首页 理论教育 国会请愿运动

国会请愿运动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请愿运动失败后,各省代表仍为之不懈,决议扩大请愿运动规模,形成第三次请愿。接着,立宪派公开站在了清廷的对立面,与清政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成为国会请愿运动中的主力军。请愿运动有了初步成效。但以梁启超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上谕中没有提及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的内容,请愿运动的目的还远没达到,但清廷却勒令请愿代表迅速离京,不得滋扰生事。

政闻社被解散后,梁启超失去了自己所依赖的组织力量,这时他一边以言论动员民众,一边与徐佛苏等立宪人士联络,争取咨议局议员席位,以便更有效地指导请愿运动。

1909年各省咨议局如期进行选举。徐佛苏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使得一大批立宪派人士进入各省咨议局。咨议局成立后,立宪派议员拥有了一个合法的组织,他们以民间代表的身份监督政府,以维护立宪派的利益,一些省份的咨议局成为了立宪派的政党机关。不久,各省咨议局召开第一届会议,商讨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组织代表上京请愿,要求速开国会建立责任内阁,以“和平革命”的方式来挽救中国时局,国会请愿运动高潮被再次掀起。

1910年,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梁启超克服窘困筹借款项,由友人代理,于3月10日在上海创办《国风报》,使之成为继《新民丛报》后立宪派的主要舆论阵地。《国风报》创刊时在《民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广告,可见其办报宗旨及精神:

本报以忠告政府,指导国民,灌输世界之常识,造成健全之舆论为宗旨。月出三册,每册八万字,逢一日出版。内容分谕旨、论说、时评、著译、调查、记事、法令、文牍、谈丛、文苑、小说、图画、问答、附录,凡十四门,议论宏通,记载详确,谈丛、小说各门饶有趣味,诚报界之伟观,而立宪国民之粮也。定阅全年八元五角……上海四马路国风报馆。

《国风报》根据时势而动,与时俱进,言论尤为切实,从事各种政治问题的具体研究讨论以及灌输国民政治基本常识。梁启超的《国家命运论》《宪政浅说》《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等文章陆续在上面发表,同时他还分析了第一次请愿运动失利的原因,为以后立宪运动提供了详尽的蓝本。

清末政局错综复杂,变幻莫测,政海之中巨浪肆动。梁启超置身于旋涡之中,一言一行皆系于全局。由于解除党禁运动的失败,梁启超对满族权臣逐渐失望,于是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1910年4月20日,梁启超发表《论请愿国会与请愿政府并行》一文,他第一次公开要求建立一个新政府,尽快筹组政党,迅即召开国会,建立责任政府,立行宪政,“激进论”又迅速彰显。

这时,徐佛苏在京主持成立了请愿同志会,并于5月组织各省代表进行请愿,商会、教育会、华侨等社会团体成员也都纷纷加入,一股请愿旋风正在形成。12月,各省代表入京,请愿速开国会,一个接一个的上书飞向摄政王载沣,朝廷内部也起请愿之声。载沣左右为难,咨议局及政府所设机关,不能镇压又不能让步,况且如今“主少国疑,民穷财尽,外患鸱张,饥馑四告”,革命党又前仆后继,如燎原之火,国势危难在即,似乎唯有召开国会,无有他法。但是在顽固势力的阻扰下,载沣没能一揽大局。6月27日清廷发布上谕:财政困难,国家时局混乱,民众自治能力低下,尚无条件提前召开国会,仍以九年为期筹备,不准再请愿干扰中央行事。

第二次请愿运动失败后,各省代表仍为之不懈,决议扩大请愿运动规模,形成第三次请愿。这时北京同志会各省分会陆续建立,并且发动了国民及工农商各界人士签名上书运动,请愿运动生机勃勃。《国风报》同时刊登了梁启超的《为国会限期问题敬告国人》一文,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督促各省议员利用合法身份进行斗争,配合民众运动。

8月,徐佛苏主持的国会请愿同志会机关刊物《国民公报》在北京出版。《国风报》与《国民公报》南北遥相呼应,共同推动了第三次请愿运动的迅猛发展。

《国民公报》发刊后,利用排满“革命暗潮”,深刻揭露清廷,大力鼓吹立宪。而此时梁启超感于清廷的昏庸顽固,思想更趋激进,革命之念再次萌生。他陆续在《国风报》上发表激进言论,为请愿运动大造舆论之势。

10月3日,依照《钦定宪法大纲》的规定,清廷主持成立资政院,大量立宪派人士的进入,使得资政院成了立宪派的政治基地。立宪派终于作为一支合法的独立的政治势力,登上了历史舞台。梁启超的《资政院章程质疑》《论资政院之天职》《评资政院》等文章成了他们指导运动的思想源泉。接着,立宪派公开站在了清廷的对立面,与清政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成为国会请愿运动中的主力军。

清廷面对轰轰烈烈的国会请愿运动热潮,手足无措,惶恐不安。11月4日,应资政院、咨议局和各省督抚之请,谕令“着手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定,提前颁布试办”。请愿运动有了初步成效。

清廷的妥协让大多数立宪派人士欣喜不已,谕令颁布是夜,他们张灯结彩,组织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欢庆请愿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但以梁启超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上谕中没有提及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的内容,请愿运动的目的还远没达到,但清廷却勒令请愿代表迅速离京,不得滋扰生事。徐佛苏、孙洪伊等激进人士也表示强烈抗议。随后梁启超发表《读宣统三年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指责清廷敷衍民意,以宣统八年、宣统五年等相搪塞。梁启超坚持以即开国会为唯一目的,他警告当权者“若仍此不变,则将来世界字典上决无复以‘宣统五年’四字连属成一名词者”,对清廷的绝望和愤怒化成了无尽的仇恨,梁启超的革命倾向已形于言表。

此时,革命派的起义正如燎原之星火,渐有腾然而起之势,而梁启超的激进言论促使一大批立宪派会员也逐渐倾向于革命。这又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康有为的反对,康有为愤责梁启超是“一人叛变,全党皆动”的罪魁祸首,师生的沟壑越来越深,眼见快成水火不容之势。

1910年8月,野心勃勃的日本吞并朝鲜后,东北人民的危机感与日俱增。奉天的立宪派首领经过商讨,决定领导青年学生罢课请愿,天津、直隶等地学生也纷纷响应,罢课、游行,一时“刺骨血书”纷飞,极力要求政府救亡图存,速开国会。一股汹涌澎湃的罢课学潮掀起了第四次请愿运动。清政府却对人民的呼声感到惊恐万分,采取残酷手段进行血腥镇压。清廷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无限愤怒。国内形势陷入一片混乱,时局顿时风云突变,政坛更加晦暗不堪。

在立宪请愿运动高潮迭起的同时,国内又兴起了“保路运动”,两者相互呼应,进一步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1911年,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即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这一卖国行径遭到了鄂、湘、川、粤等省人民的严厉抵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保路运动”由此展开。立宪派人士把立宪主张灌输于保路运动中,以咨议局为阵地,宣传爱国民主法制思想,使保路运动成为立宪运动的一股强劲推力。

梁启超迅速作文发表于《时报》,及时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引起了国人的共鸣。随后,他陆续发表《为川汉铁路事敬告全蜀父老》《收回干线铁路问题》《论政府违法借债之罪》等文章,用舆论推动此次运动的发展。在文中,他批露了帝国主义以铁路侵略、经济侵略来灭亡中国的“新阴谋”,号召国民向政府争取应得的权利,捍卫民族利益。同时,梁启超就形势发展的需要,指出政府无视资政院的存在,严重侵犯人民的权利,是无视法律的行为。他强调资政院应起国会的作用,运用法律干预政府的施政。

保路运动声势蓬勃,与轰轰烈烈的立宪请愿运动一起,掀起了一阵政治狂潮,对清廷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