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事业后继有人

事业后继有人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光启从事了一辈子的农业科学研究,在实践中,他深刻地认识到农业的重要。这不仅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生存有好处,对国家也是一件好事。1633年8月,七十一岁的徐光启脾脏患病,此时他正在任宰相。10月16日,徐光启病情加重,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该著作在徐光启逝世后六年,由文学家陈子龙等整理修改后,于1639年刊行。《农政全书》共有六十卷,五十多万字。

徐光启从事了一辈子的农业科学研究,在实践中,他深刻地认识到农业的重要。觉得也应当让孙子们重视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农业方面的科学知识。这不仅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生存有好处,对国家也是一件好事。于是,在重新修订书稿时,就想让孙子们参与书稿的修订。

有一天,他把三个孙子——尔斗、尔默、尔路一一叫到跟前,问他们每天都读些什么书籍,做些什么样的文章。孙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读的是《四书》《五经》,做的是‘八股文’。”

“农业书你们看不看?”徐光启又问道。

“多少也看点儿。”孙子们说。

徐光启叫三个孙子坐下,耐心地对他们说:

“我当年不在家,很少关心你们。所以,你们把读经书和作‘八股文’当作头等大事。其实,‘八股文’是天地间最没有用处的文章。做这种文章,只不过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真正有用处的是农家之事,农书才应该是你们的必读之书。”

徐光启看着面前坐着的三个孙子,他们衣着朴素,神情也显得老实而憨厚,他点点头,表示满意,深情地对他们说道:

“你们没有染上贵族子弟那种奢华、世故的不良习气,这很好。可是,你们不肯干农活,也很少读农书,这就不太像我的孙子了。我平生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也不论是教书还是做官,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个‘农’字。如今,我在家‘冠带闲住’,想编著一部《农政全书》。这可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啊!现在,我把你们叫来,不为别的事,就是想要你们替我做点事,要你们帮我抄书。怎么样?”

孙子们听说要他们抄爷爷写的书,非常高兴。从此,徐光启的书房就成了《农政全书》的编辑室。孙子们一边读爷爷写的《甘薯疏》《泰西水法》《北耕录》等书,一边一丝不苟地帮爷爷抄写修改好的书稿,成为爷爷的得力助手。在读书、抄书的过程中,孙子们逐渐对农业科学知识产生了兴趣。

1633年8月,七十一岁的徐光启脾脏患病,此时他正在任宰相。10月16日,徐光启病情加重,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他拖着久病的身子,把孙子们召到身边,谆谆嘱咐他们说:

“我恐怕不能亲自把这部农书整理完了。你们一定要替爷爷把它整理完,呈送皇上……”

孙子们含着眼泪,点头答应祖父最后的嘱托。11月8日,徐光启离开了人世。儿孙们按照他生前的要求,齐心合力,把书整理好,呈送给崇祯皇帝,完成了徐光启生前未竟的事业。

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徐光启编写出了农学巨著《农政全书》。该著作在徐光启逝世后六年,由文学家陈子龙等整理修改后,于1639年刊行。

《农政全书》共有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包括营治、开垦、授时、占候)、水利、农器、树艺(谷类及蔬果各论)、蚕桑、蚕桑广类(棉、麻、葛)、种植(竹木及药用植物)、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其中水利和荒政占篇幅较多。书中大量辑录了古代和当时的文献,也随时提出作者自己的心得与见解,是我国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