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却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有些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具体孝敬父母。更有甚者,16岁的某中学生因憎恨母亲严格管教,竟残忍地将其杀害。造成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古人早就懂得溺爱子女的家庭,不会有“孝子”的道理。它发展到一定限度,非但出不了“孝子”,反而会成为“败家子”。再次,是为人父母者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孩子孝敬父母的具体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却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有些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具体孝敬父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现在大多数父母非常重视为孩子过生日,不少未成年孩子之间也互相请客吃饭为自己过生日。但却有50%以上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能主动为父母过生日的则更少。(关鸿羽 著.《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世界出版社)一些孩子只知道接受父母的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更有甚者,16岁的某中学生因憎恨母亲严格管教,竟残忍地将其杀害。17岁的某少年辍学在家迷上网络游戏,为了能偷一笔钱去网吧玩游戏,竟将自己的奶奶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成为了冷血“少年杀手”。

造成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教育者而言,其关键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溺爱者,过分宠爱也。中国古人早就懂得溺爱子女的家庭,不会有“孝子”的道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指出:“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溺爱不是一种理性的爱,而是一种盲目的爱。它发展到一定限度,非但出不了“孝子”,反而会成为“败家子”。试想,在一个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六个大人围绕一个“小皇帝”转的环境氛围中,孩子接受的是“单项输出”式的近乎盲目过度的亲情之爱。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只知道接受父母的爱,而不知道爱自己的父母;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奉献。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怎么能不养成自私、任性、冷漠、无情的恶习呢?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又有几个能够孝敬父母呢?

其次,是父母自身模范作用差,没有带头孝敬好自己的老人。有些父母,一方面对自己孩子溺爱,另一方面,又“心尖朝下”,不孝敬自己的老人,只顾孩子,不顾老人,不是“家有一老,胜似一宝”,而是把老人当作负担,冷漠无情。对此,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实际行动中模仿。更有甚者,一儿子婚后6年竟没有一次回家看望父母,逼得老人不得不将其告上法庭讨个公道。一位“七旬老人有六女,倒毙数日无人知”。当父母者如此对待自己的老人,他们又有何“资格”来教育子女来孝敬自己呢?又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呢?众所周知,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久唱不衰,一则“今年爸爸妈妈不收礼”的广告风靡全国,不正是对孝敬父母这种传统美德的热切呼唤吗?

再次,是为人父母者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尤其是年幼的孩子,生活不独立,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收入,一切依靠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究竟如何孝敬父母,很值得加以研究。孩子孝敬父母的具体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父母也是需要孩子关爱的。但是,孩子孝敬父母并非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教孩子如何具体孝敬父母,这一重任自然就落在为人父母者自己身上。我们不能光埋怨孩子不会关心、体贴、照顾父母,而忘记了自己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

另外,有些孩子出生后不久便由老人或亲朋好友长期抚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有些夫妻常年在国外工作,或长期在外地工作,自己无暇亲自照顾子女,只好将子女送给老人或亲朋好友长期抚养。待孩子长到五六岁时,才接回家自己抚养。这时,孩子对亲生父母毫无感情基础,而对原有抚养人的深厚感情又被割断。俗话说,孩子谁喂养就跟谁亲。岂不知,对孩子进行感情培养是从零岁就已开始了。初始的情感培养是来自母亲对孩子身体和目光的接触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父母与孩子的亲密交往中,这种感情就会进一步加深、升华。孩子的情感培养关键是在人的幼年时期。错过了这一最佳时期,再进行孝敬父母教育,不能说不可以,但其效果则是事倍功半了。

当然,造成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原因,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以及孩子自身的原因,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