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在考验面前微笑

让孩子在考验面前微笑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女士的儿子因为在学校里中午睡不着觉而遭到老师的批评。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摔跤时不哭,更希望他在生活的考验面前微笑。姑且让我们把这种微笑的能力叫做“挫折抵抗力”,它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像球一样,每一次被拍打都能高高弹起。第一个孩子恐怕就需要在“挫折抵抗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当然,面对挫折的不同反应与孩子们的个性和脾气也有关系,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完全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在考验面前面带微笑。

让孩子在考验面前微笑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上帝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遇到了一位种麦子的农民。农民祈求上帝给他一年的时间,让他的田地里没有风,没有雨,没有烈日与灾害,好让他田里的麦子有一个好收成。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上帝满足的他的要求。第二年,农民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丰收的那一天。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到了收成的那一天,农民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农民去问上帝怎么一回事。上帝告诉他,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也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

看了这个故事,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孩子。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得到的多是长辈百般的呵护、关心和赞赏,他们像温室里的花朵,很少经历风雨,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因而养成了怯懦、吃不得苦、经不起挫折等一些不良的品行。他们就像那些麦子,不经受考验,就不会有收成。

杜女士的儿子因为在学校里中午睡不着觉而遭到老师的批评。从此一到周末,中午吃过饭,儿子就怯怯地对妈妈说:“我不想睡,你别让我睡觉。”睡觉对他而言,已经成了一件很难完成而且心理负担很重的事。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他的情绪还不能好转,很怕在学校里做错事被批评。

于是,杜女士忧心忡忡起来:“他的心事为什么这么重?我怎么才能让他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还有,怎么能够培养他遇到挫折也不灰心,能够克服困难呢?我不希望他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心事重重,情绪低落,我愿意他做一个开朗坚强的男孩。”

是的,虽然童年的快乐“无边无际”,但就像学走路的时候总会摔跤,失败和挫折也总有一天会到来。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摔跤时不哭,更希望他在生活的考验面前微笑。姑且让我们把这种微笑的能力叫做“挫折抵抗力”,它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像球一样,每一次被拍打都能高高弹起。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教给父母们一个叫做“3C”的办法来帮助孩子们度过困境。所谓“3C”是指control(调整), challenge(挑战)和commitment(承诺)。

“调整”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困难并不等于绝境”——“我知道没评上小红花你很不高兴,但我相信你下学期会更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小红花,可能还能评上‘好孩子’呢。”而给孩子“挑战”的感觉则是为了让他学会在不高兴的事情中看到快乐的一面——“转到一个陌生的学校是很让人不开心,但我知道你不管到哪里都能交到很多好朋友。”最后一条是“承诺”,用“承诺”的方式帮助孩子看到生活更为广大的目的和意义——“爸爸没来看你跳舞你一定很伤心,但我们都知道爸爸希望你能跳得非常非常好。”

5岁的童童没有被邀请参加楼下小朋友加加的生日会,他伤心不已,还抽抽搭搭地哭了很久。童童的妈妈一边隐藏住自己对楼下那位妈妈考虑不周的不满,一边想办法安慰儿子。她告诉童童,可能是加加家的客厅比较小,也可能是加加的小椅子不够了,所以才不能请所有的小朋友都参加。“我不确定童童心里是否接受了我这个解释,但是第二天我高兴地看到孩子已经不再伤心,见到昨天参加了晚会的其他小朋友时,他不但不生他们的气,反而和他们一起玩得很开心。”童童妈妈回忆说。

回头再用“3C”的理论解释童童的故事,那么,他是通过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调整”了没有参加生日晚会的挫折,而他所得到的“承诺”是:长久的友谊比一次小小的忧伤的插曲更重要。童童当然不了解我们这个有些晦涩的理论,但我们和他的妈妈一样高兴地看到他找到了一个抵抗挫折的方法。

缺乏“挫折抵抗力”的孩子往往会把他们遇到的挫折或者失败归结为一些看来“无法改变的原因”:“我太笨,我就是学不会数字”;或者“普遍的原因”:“我做不好这个,我什么也做不好”;或者是“自责的原因”:“我在新的学校里找不到朋友,因为没有人喜欢我。”……而“挫折抵抗力”强的孩子看问题的方式就截然相反,在他们心目中,挫折只是暂时的,而且并不一定是自己的错。

两个6岁的孩子受到了同样的打击,哭着从学校回家。一个说:“丁丁不给我玩他的小卡车,因为他不喜欢我。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喜欢我。”另一个则说:“丁丁不给我玩小卡车,他真小气。”第一个孩子恐怕就需要在“挫折抵抗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

当然,面对挫折的不同反应与孩子们的个性和脾气也有关系,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完全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在考验面前面带微笑。

1.先让自己快乐

孩子的“挫折抵抗力”有多强,有时候取决于你自己面对挫折的态度。当你找新工作的时候遭到拒绝,你是会大怒,然后认为自己再也不够资格找到心目中的好工作?还是总结经验,继续迎接下一个新的挑战?

另外,幽默感也很重要,能够以轻松诙谐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这样的父母会是孩子们很好的榜样。但有一点需要提醒你:你可以自嘲,但永远也不要嘲笑你的孩子。在合适的时候,跟孩子讲讲自己的失败体验或者曾经经历过的尴尬事,孩子会从你的故事中了解“错误和失败总是难免,它们会让人很不舒服,但有的时候也会带来好的结果。”

2.我会和你在一起

孩子自信的来源不一定是考试第一名,也不一定非要擅长舞蹈或者钢琴,很多时候,孩子们最大的成就感恰恰来自你对他的珍视与骄傲。“我是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这种感觉非常好。

所以,你一定要留给孩子一些全心全意陪伴他的时间。无论是亲手为他做的早餐,睡前必念的歌谣,还是半个小时的游戏,你一定要从自己忙碌的生活中分出一点点时间来,专门留给你的孩子——哪怕是周末带他一起去超市采购。当这些时间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孩子会知道,不管大家在做什么,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事,不管爸爸妈妈有多忙,他们一定会有时间和自己在一起,一起解决碰到的问题。

3.避免空洞的夸奖

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判断和思维能力。你可以对孩子说一百遍“你的画是最棒的”,或者告诉他:“你做什么事都做得最好”,但实际上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知道自己到底什么真的做得好,什么不行。

5岁的牛牛很不开心,因为他自己用积木搭的高楼又一次轰然坍塌了,而8岁的表姐却每次都能搭得又高又稳。牛牛的爸爸安慰他:“你搭的高楼挺好的。”看牛牛还是高兴不起来,爸爸又说:“要不然,爸爸给你搭一个吧。保管比姐姐的好。”牛牛的爸爸错了,他的这种安慰的方式其实起不到什么效果。他应该对儿子说的不是勉强的表扬,而是应该告诉他:“姐姐搭得好是因为她比你大三岁呢。她在只有你那么大的时候,也不会搭高楼。”

4.让孩子有机会放出光芒

虽然对那些孩子明显不可能做好的事情应该诚实地跟孩子做解释,但另一方面,父母们要努力去发现孩子擅长做哪些事情,并且鼓励他去做。如果女儿的算术总是不如别的小朋友算得快,但是却很有舞蹈天赋,那么你就可以说:“虽然你的算术不是最好,可在芭蕾班你却是最棒的,而且我知道,你最喜欢跳舞了。”在某一领域里有充分的自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挫败。

但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因此而强迫孩子学习或者参与某项活动。强迫一个喜欢敲鼓的孩子去学小提琴或者在孩子只想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给他报了课外英语班,这样的做法只能导致孩子更多的怨恨。

5.失败长得什么样

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心理学家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尝试对失败做个分析:在纸上画个圈代表失败,在圈的边缘拉出一条条线代表失败产生的原因。比如你的儿子没能被选上代表班级参加联欢会,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别的小朋友。”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们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们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这样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责任——有些时候导致失败的确实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做这种失败分析的关键在于让孩子看到:那些导致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可以改变的。比如考试没有考好是因为“我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而不是“我比别人笨。

6.给“努力”一个A

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与教他正视失败同样重要。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有心理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让400名小学一年级生参加了一个考试,然后对所有孩子都说他的成绩很好。但是在表扬孩子成绩的时候,科学家采取了不同的说法。他们对一些孩子说:“你很聪明,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而对另一些孩子则说:“你很努力,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

几天之后,这些孩子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科学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成绩不如上次好了。面对这样的结果,那些曾因为“很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表现出了很好的控制力并且愿意接受挑战。这是因为失败对他们来说只是意味着“还不够努力”。而那些因为“很聪明”而受表扬的孩子则显得缺乏对失败的忍受力,因为他们认为失败意味着“我笨”。

所以,当你的孩子第一次独立完成了一幅拼图,你应该告诉他:“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祝贺你终于成功了。”而不要对他说:“我就知道你最能干了。”只要稍稍调整一下你表扬的方式,就能让孩子明白:成功意味着掌握了一项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种天赋。

7.鼓励帮助

具备很强的挫折抵抗力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旧能够快乐前行的孩子,往往也是非常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孩子。鼓励你的孩子照顾和帮助他人是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的好办法。

美国加州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瓦尔纳博士在对700名出身贫寒的孩子的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那些在成年后个性坚忍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的时候就很乐意照顾别人,为他人提供帮助。帮助别人的同时会让自己发现自身的能力——如果你可以帮助别人改变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鼓励他陪奶奶到院子里散步,小孩子则可以帮助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瓦尔纳博士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地抗击生活的暴风雨,关键在于你是否给他创造合适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