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儿童的语言写儿童诗

用儿童的语言写儿童诗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圣野的《捉迷藏》,在儿童诗语言上给我们很多启发:这首儿童诗捕捉了儿童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场景,通过妈妈与小犁犁的一问一答,写出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在写儿童诗时,要避免按照成人的思维习惯与表达习惯使用成人化的语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诗句让诗的形象成为儿童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诗的语言,是文学语言中最精练的语言。语言要有童趣,就要以儿童的口吻来表达。再次,儿童诗的语言要形象具体。

五、用儿童的语言写儿童诗

儿童的语言是通俗、朴素、简明、精练、具体、可感、口语化,但又是非常幽默和有风趣的。只有这样的语言,孩子们才会认为这是写他们的事,他们爱读,会受到教益。例如圣野的《捉迷藏》,在儿童诗语言上给我们很多启发:

妈妈和小犁犁,

做捉迷藏的游戏,

小犁犁找哇找哇,

不知妈妈藏在哪里!

小犁犁大声地喊:

“妈妈,妈妈,

您在哪里?”

妈妈说:

“白天,我在你心里,

晚上,我在你梦里。”

这首儿童诗捕捉了儿童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场景,通过妈妈与小犁犁的一问一答,写出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诗的语言既是口语化的、简明易懂的,又是具体可感的。诗中的“找哇找哇”,完全是孩子的口头语言,却逼真地突现小犁犁找妈妈的神态,动感十足;“大声地喊”也是口语化的,正是这简简单单的口语,突出小犁犁找不到妈妈的急切心情;结尾两句依然简洁朴实,却丰富了诗的含义,把诗带进绵长优美的意境之中。这正是创作者应该学习的。

在给儿童写诗时,可以调动的词汇相对较少,要想把这语言的珍珠挂在孩子胸前确实很不容易。在写儿童诗时,要避免按照成人的思维习惯与表达习惯使用成人化的语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诗句让诗的形象成为儿童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否则,诗写得再好,对儿童也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比如某儿童文学杂志刊登了一首儿童诗《老虎的眼镜》:

老虎戴了副漂亮的眼镜,

见了谁都毕恭毕敬,

他对小老鼠,

也百般殷勤。

大家感到不可思议,

眼镜店的大象揭开了秘密:

我给他配的是超级放大镜,

在你们这些“巨人”面前,

他哪敢霸道横行!

这首诗构思新颖,颇有一些悬念,立意也很好。但对幼儿来说,诸如“毕恭毕敬”、“百般殷勤”、“不可思议”“超级放大镜”等词语都显得抽象、深奥、成人化了。如果拿这首诗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是不合适的。

诗的语言,是文学语言中最精练的语言。它是语言的珍珠。儿童诗的读者是幼儿,幼儿掌握的词语数量不多,要把这一串语言珍珠挂在幼儿身上确实不易。

要让孩子读懂诗中的语言,儿童诗的语言首先要浅显明白。如圣野先生的《小妹妹醒了》,诗歌的语言质朴浅显,没有华丽的辞藻,只用浅显的话就勾勒了一副生机勃勃的晨景图。

其次,儿童诗的语言要有童趣。语言要有童趣,就要以儿童的口吻来表达。如林良先生的《葡萄》:孩子静静地/看着葡萄/要是我有/这么一大堆弹珠/该有多好!诗中的孩子看着葡萄,心里想着心爱的弹珠,诗人用孩子的口吻“要是……该有多好!”呼出了孩子心中的愿望。

再次,儿童诗的语言要形象具体。儿童的思维多是形象的思维,作为思维外衣的语言,也就具有形象具体的特色。在孩子们看来,许许多多事物都是形象的,而且处于动态之中。如林焕彰的《妹妹的红雨鞋》,把妹妹的红雨鞋比作在金鱼缸里游来游去的一对红金鱼。形象具体是此诗的一大语言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