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阎敞诚信无私

阎敞诚信无私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时期,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阎敞,一个叫第五常。特别是阎敞,人品端正,诚信无私,深得第五常的敬重。第五常去世了,他的孙子记住了他的话,知道他在家乡的阎敞爷爷家中寄放了三十万贯钱。阎敞闻听第五常一家的不幸遭遇后,回想起过去两个人的友情,百感交集,为朋友哀伤。

阎敞诚信无私

引语:如果我们要将财物托付给朋友保管时,都会首选品行最无私的人。因为无私者不会垂涎甚至占有他人物品,会更加讲信用,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

东汉时期,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阎敞,一个叫第五常。两人来往密切,交情深厚。特别是阎敞,人品端正,诚信无私,深得第五常的敬重。

一天,第五常来到阎敞家中,说道:“阎兄,小弟奉命调京城供职,路途遥远,且限日到京,行程匆促,钱物携带很不方便。我想将一百三十万贯钱先寄放在兄长这里,以后再来取。您看行不行?”

阎敞满口答应,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一定代贤弟妥善保管。你什么时候来取都行。”于是,第五常就把一百三十万贯钱送到了阎敞家中。阎敞当面把钱封存好。

第五常起程赴京那天,阎敞十里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第五常再三劝说留步,两人方依依惜别。临别时,第五常还说:“那笔钱阎兄如果需要用,您尽管用就是了。”

第五常到京后不久,京城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第五常一家不幸染上此症,先后死去,只留下了他的一个小孙子。第五常在临终前抖抖索索地拉着小孙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你如果……能够……活下来,年纪……这么小,怎么……生活啊?我有……三十万……贯钱,寄放在……家乡……你……阎敞爷爷……家中,你可以……取来……维持……生计……”

奇怪,明明是一百三十万贯钱,为什么第五常只说有三十贯呢?因为这笔钱数量太大,他有着万一收不回来的担心。如果将数目说少,也许收回来的可能性会增加,也说不一定。

第五常去世了,他的孙子记住了他的话,知道他在家乡的阎敞爷爷家中寄放了三十万贯钱。但他当时年幼,路途又远,无法去取回这笔钱,只能靠他家在京的亲戚朋友周济度日。

十几年过去了,第五常的小孙子长大了,这才返回故里。为了安置家业,他想去找阎敞爷爷取回爷爷存放的钱,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这口说无凭,手中没有任何证据,这么多年过去了,能拿得到这笔钱吗?

那一天,阎敞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家人进来说,有一位青年公子求见。阎敞来到客厅一看,觉得似曾相识,又实在想不起是在什么地方见过,是不是真的见过?那青年拜见了阎敞,说起爷爷第五常,阎敞才知道他原来是自己五常贤弟的孙子。

阎敞闻听第五常一家的不幸遭遇后,回想起过去两个人的友情,百感交集,为朋友哀伤。第五常的孙子还没有启齿问钱的事,阎敞就说了:“你的生计暂时不用发愁,你爷爷有一百三十万贯钱寄放在我这里,你现在可以拿去用。”

第五常的孙子一听,着实吃了一惊——爷爷说的是三十万,不是一百三十万呀!于是,他将爷爷临终前的话说了一遍,问阎敞道:“您老人家是不是搞错了?没有那么多,只有三十万。”

阎敞忙说:“没有错,没有错!孩子,我估计是你爷爷在重病之际,头脑兴许不清醒,把话说错了。”说着,忙到储藏室将第五常当年寄放的一百三十万贯钱搬了出来,亲手交给了第五常的孙子。

第五常的孙子接过钱来,含泪告辞。

启示:第五常之所以将一百三十万贯钱寄放在阎敞家中,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位朋友人品端正、诚信无私,而且后来发生的情况也确确实实证明了这一点。

延伸问题:很多人会小看无私的作用,它看不见、摸不着,不像好学历能找到好工作,也不像好脾气能交到好朋友。无私甚至是没有人监督的,它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老木匠在做家具时,总要把家具里面也打磨得光溜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的徒弟不解:“师傅,别人又不去看里面,何必这么傻费力气呢?”师傅则说:“不管别人去不去看,但我自己心里知道。”正如老师傅想的这样,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事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做了亏心事,他的内心深处就会留下阴影,负疚感会时刻羁绊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折磨。

“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境是形成完美人格的根基,也是撑起一个人灵魂的杠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