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一个乐于付出的无私者

当一个乐于付出的无私者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有个人叫第五伦。汉章帝时,第五伦继续当官,官职是司空。第五伦很实在地答道:“曾经有人送给我千里马,被我拒绝了。此后,每当朝廷让我们选荐人才时,我心里总是想到这个人,不过我始终没有举荐他。我的侄子生病了,我一夜去探望十次,回到家倒头就睡;但我儿子生病了,我虽然不去探望他,可是却整夜睡不着。依你说,我有没有私心?”自私是孩子们常见的问题。而有些孩子所出现的自私行为,则是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的。

第四章 当一个乐于付出的无私者

无私的品质是一种无价之宝,它使人的心灵显得高贵又圣洁,心地无私的人必将因得到别人的厚爱而幸福一生。

而每个人都有私心,但要看我们怎样表现,如何权衡。

东汉有个人叫第五伦。汉光武帝年间,他出任会稽太守时,虽居一郡之长,仍然亲自打草喂马。妻子下炊做饭,更将自己的俸禄只留下一个月的食粮,剩下的全数济助贫苦百姓生活。汉章帝时,第五伦继续当官,官职是司空。由于他为人正直,奉公尽节,言事从不违心阿谀奉承,更善于识才、举才,深得百姓及官吏的爱戴。

曾经,有人问他:“你难道没有一点儿私心?”第五伦很实在地答道:“曾经有人送给我千里马,被我拒绝了。此后,每当朝廷让我们选荐人才时,我心里总是想到这个人,不过我始终没有举荐他。我的侄子生病了,我一夜去探望十次,回到家倒头就睡;但我儿子生病了,我虽然不去探望他,可是却整夜睡不着。依你说,我有没有私心?”

第五伦的故事告诉我们,私心是人之常情,而决定它增减的是个人。

虽然人人都有私心,却人人都能做到无私。据美联社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很小的婴儿也非常乐意帮助他人。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故意将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在地上,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拣起来,并且还给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人类本能的“亲社会动机”,是一种渴望成为社会成员的动机。

人们会给慈善团体捐献钱、物,会对环境作再利用的努力,在公车、地铁上会给老年人让座……这些行动都属于无私之举。它们很少会有回报,只会使我们得到本身的满足感。无私,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

自私是孩子们常见的问题。产生自私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天生的利己倾向,这种自我中心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推移,逐渐地转变为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行为的出现。而有些孩子所出现的自私行为,则是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的。自私的孩子,他们在餐桌上可以随意霸占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不会顾及是否与别人分享;在游戏活动中,他们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可能会出手伤害同伴……这样的孩子,对父母的辛苦视而不见,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极强,蛮横霸道。等他们长大之后,心中的自私欲会不断地膨胀,有可能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不择手段,其可怕的后果可想而知。

带着自私心理的孩子,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希望别人多付出一点,却不愿意自己去付出。不懂得去珍惜别人的付出,不知道生命的坦然在于学会付出,生活的充实在于懂得了珍惜。只有学会了付出并懂得珍惜的人,才会得到生活的善待。

当你无私地对待别人时,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别人来说可能就如雪中送炭。终会有一天,在你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会迎来许许多多人真心实意的帮助。

就像我们常说的舍得,“舍”与“得”,先有舍,才有得,只有先学会无私地付出,才会得到诚心的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