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面色的方法

看面色的方法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平时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面色,可以很好地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个判断,但要注意必须遵循观察原则。我们在看自己的面色时要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一般而言,不要饮酒后或情绪波动很大时看自己的面色,这时候的面色是不准确的。因此如果手背、胳膊、颈部等处的肤色与面色接近,基本上就是太阳光的照射对面色产生的影响。但如果面部和颈部、手背等处的肤色不协调或者相反,则要考虑是否是疾病因素造成的面色改变了。

看面色的原则

我们平时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面色,可以很好地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个判断,但要注意必须遵循观察原则。看面色要求最好不在灯下看,中医自古就有“灯下不望色”的俗语。尽管古代的灯与当今的灯不同,但是因为有些灯光本身是有很强色彩的,它会造成面色的改变。一般来说,日光灯会使脸色发青,白炽灯会使面色发黄。在灯下看到的面色很容易失真。

看面色最好在自然光线下,也就是太阳光下,但是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脸上。因为太阳光本身是有颜色的,它是七色光,包含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如果直接照射到脸上,太阳光中的各种光线也会反射到脸上,把脸的本色改变或者覆盖。

不仅有色光能反射到脸上会遮盖本来的面色,不同的照射量和照射强度也影响面色。例如从事室外工作的人长时间接触太阳光线的照射,面色一般较常人黑,而从事室内工作的人则面色显白。

另外,正常人在昼夜的面色也是不同的。实际上一天二十四小时,人体受到太阳的照射量是不同的,中午最多,夜间最少。因此全天中面色都在改变,只是极其轻微而已。仅就白天和深夜对比就可以发现白天面色略显明亮;夜间面色比白天略显晦暗。

所以看面色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受到有色光线的影响,不要受到其他反色光源的干扰。

如何看面色

看面色一般要分两步进行,远距离和近距离观察。第一步是远望,在六七米远的距离,我们在初次练习时可以具体测出这个距离。如果看自己的面色,可以对着镜子观察,但这时,我们离镜子的距离要保持在3米左右。远距离观察主要是对面部整体面色的观察,平常我们说一个人面色红润,就是通过远距离观察对这个人的总体印象。在实际生活中,当病人走进中医诊室的一刻起,中医师就已经开始了对病人的远距离观察。在病人开口前,已经对病人的整体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看面色的第二步是近距离观察,一般是几十厘米,也就是平常闲聊之间的距离。这一步主要是观察脸上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因为中医认为,脸上不同位置代表不同五脏系统,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病色是五脏病变的外在反映。中医师在病人坐下后通过捕捉病人面色细微的变化就已经大概了解病人的病情,因此许多中医师在病人开口前,甚至切诊前就能准确说出病人的症状,这并不是医师具有透视眼。我们自己平时可以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面色,看看脸上有没有出现病色,有没有出现危险的信号。

面色的变化

面色的变化不仅是轻微的,而且很多因素都会促使面色改变,而这种改变又不完全是病态的。一般来说,面色除可因疾病而发生异常改变外,还会受到光线强度、情绪、饮食等非疾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情绪对面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平日里常有人说某人的脸都气青了,把人吓得脸都白了,这就是情绪对面色的影响。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为我们总结了规律。一般而言,喜则面红,因为在高兴时,人体的气血充于外;怒则面青,因为发怒时静脉怒张,血管的颜色显出。忧则色沉,因为在忧愁时,人体的气机在内而不显于外,与高兴时候正好相对;思而面黄,过多的思考会伤脾,而脾的本色是黄色;悲则泽减,因为悲伤会消减人体的气机,而使整体的气机不足;恐则面白,生活中也常说把人吓得脸都白了,这是因为神经由此绷紧,造成血液暂时停顿而致。

饮食对面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饮酒后,在酒精的刺激下,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液会充斥面部,此时会出现面红目赤的现象;饱食后胃气充盈,气血充足,则面色有光泽;过饥胃气消减,气血生化不足,则面色晦暗。因此达官显贵和穷困潦倒之人面色肯定不同。

我们在看自己的面色时要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一般而言,不要饮酒后或情绪波动很大时看自己的面色,这时候的面色是不准确的。

面色与其他部位肤色

既然多种因素都能改变面色,那么如何判断面色改变到底是疾病造成的还是一些干扰因素造成的呢?有个窍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选取自身上的几个部位来与面色对比一下,看看是否有大的差异。但是我们在选取部位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与面部的外部环境接近的,一般常选取的部位主要有手背、脖子、胳膊等。

一般情况下,外界干扰因素对人体肤色的改变是全身性的,并不局限于脸部。因此用其他部位的肤色和面色对比一下会排除一些假象。例如,在田间长期工作的务农人员,身体长期裸露在太阳光下,与普通人相比,他们的面色会略黑。那么这种黑到底是不是疾病的反应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手背和胳膊的颜色,因为手背和胳膊同样也暴露在太阳光下,与脸部的外部环境是接近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太阳光如果对人体的肤色产生影响,应该是全身性的,只要裸露在外的肌肤都会有变化,而不是仅仅面部。因此如果手背、胳膊、颈部等处的肤色与面色接近,基本上就是太阳光的照射对面色产生的影响。但如果面部和颈部、手背等处的肤色不协调或者相反,则要考虑是否是疾病因素造成的面色改变了。

选取参照部位时必须要注意,一些客观条件的变化,参照部位的选择也是要改变的。例如手背和脸部外部环境接近,具有对比性,但如果在田间劳动时戴了手套,那么面部还继续受到日光的照射,但是手背就照不到了,对比性也就不存在了,也就不能被选作参照部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