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这样想法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你是孩子,你会快乐吗?家长的怀疑、挑剔和批评只会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烦躁和逆反心理。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宣泄情绪的方法,通过他们喜欢的健康的方式来保持快乐的心情,例如运动、旅游、交友、音乐、绘画和创作等。

孩子厌学、发脾气、烦躁不安、不能沟通,其实这些问题都只是表面的,深层的问题是孩子的内心不快乐。

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什么都想摸摸、看看、尝尝,但家长总是千方百计限制孩子的尝试,不让孩子在地上爬、不让孩子玩土、不让他们东摸西摸。再大一些的孩子总想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想和小动物玩,到了外面就不想回来,但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干这些事。孩子8岁以前,主要乐趣就是玩,但家长希望孩子学习,甚至从胎儿时期就开始教育,让孩子厌烦。上学以后,学校的限制更多,即使下课也不能到操场上自由活动。

首先,孩子是在玩中培养学习兴趣的,对大自然的探索、人际交往中的比较、生活环境的需要,都会自然激发孩子要学习的欲望。因为不学习就什么也不知道,就没法跟小朋友一起玩。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让孩子玩够了,他自然就愿意学习。如果我们能保持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让他感到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就会鞭策自己学习。

其次,家长总是不愿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例如孩子想看电视,家长会说,出去活动活动多好啊!孩子想出去玩的时候,家长说为什么不看看书呀!“从小到大,我一直是按我妈的意愿做事,我有意见她也会说服我,我自己的想法从未实现过,妈妈不能理解我,我什么也不愿意跟她说,我讨厌她让我干的任何事!我觉得特别没意思!”有这样想法的孩子不在少数。家长恐怕绝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片爱心,却使孩子如此痛苦。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例如周末是先写作业还是出去运动等。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信任、欣赏,还是挑剔、否定、专制、批评、冷漠……有的家长经常会这样说:“你买这些书看吗?”“看得懂吗?”“看把衣服都弄脏了!”“看你吃饭是什么样子?”“你考第几名啊?”“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就考不好?”……如果你是孩子,你会快乐吗?家长的怀疑、挑剔和批评只会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烦躁和逆反心理。

第四,许多家长替孩子做一切事情,孩子除了学习,其余什么都不会做。这样的孩子一方面会变得懒惰,一方面觉得生活枯燥乏味,对自己的“无能”沮丧自卑

第五,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一心学习,但学习本身是艰苦和枯燥的,孩子的许多快乐来自于和同学的交往,自己的兴趣爱好,慢慢地当然会感到痛苦。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宣泄情绪的方法,通过他们喜欢的健康的方式来保持快乐的心情,例如运动、旅游、交友、音乐、绘画和创作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