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的领域性行为

人类的领域性行为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利己性及领域性行为,在其它社会物种中也是存在的。人体的功能不仅对体外的对象能够识别,而且对体内的情况也能够识别,因此人体的领域性行为涉及到内外两个方面,这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的领域性行为_人文生态学

第四节 人类的领域性行为

人类既是社会物种,又是领域性物种,在自然演化过程中,在自己群体与其它群体之间,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分别划下了界线;关心自己及其亲属的利益较关心他人为重。这种利己性及领域性行为,在其它社会物种中也是存在的。例如蚂蚁、蜜蜂、老鼠、豺狼等经常利用信息素去识别自己群体与其它群体中的成员。一个动物如果没有自己的巢臭或气味,很容易遭到自己群体成员的袭击。例如一个老鼠外出,如果改变了它的巢臭,当它再回来时,很容易被原来同巢的伙伴咬死。人类最初必然是靠视觉识别自己人与陌生人,此外又靠衣服、装饰、皮肤上刺花纹作为信号以便增加识别。

人体的功能不仅对体外的对象能够识别,而且对体内的情况也能够识别,因此人体的领域性行为涉及到内外两个方面,这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人体是由数十亿个不同的小单元组成的巨大系统或复杂社会,这些单元也有识别能力。例如当体外的有机物进入体内时,由于免疫反应很快就会识别其中的适应者与不适应者,对于不适应者最终都被拒绝。这种免疫力能把侵入体内的病毒、病菌、寄生虫等进行排斥,使人体不生疾病。

又如遗传基因也有很强的识别力,当人体内的某一脏器发生故障不能继续使用时,可以置换新的同一类型的脏器。当脏器拼接处的基因密码与原来不同时,新脏器的功能就不同于原脏器,结果失去功能,发生病变,甚至病故。

由此可以推测到:人体与人脑的识别能力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人脑的识别能力是有层次性与领域性的。层次越高,认识越强;领域越广,认识越多。这既与遗传基因有关,也涉及到外界环境。总之人体与人脑的识别能力,意味生物信息或生命信息,这是一个待研究的新的广阔天地。

现代人已经继承了原始人的识别能力与领域性行为,把人群按两岐划分为自己与他人,好人与坏人,朋友与仇敌,熟人与生人,以及其它等等。在战时,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对敌人特别痛恨,对祖国非常热爱。这种感情不是由于任何抽象的理智而引起的,而是世世代代的遗传习惯力量而滋生的。在佃猎社会与氏族社会中,原始人之间的战争是不能免除的,这可以从南方古猿骨胳的化石中看到。

此外对今天亚马孙与新几内亚地区原始人的直接观察,对希特勒集中营资料的查阅,对古罗马游戏兢技的沉思,对东巴基斯坦暴刑的回忆,可以认识到有些人确实是违背了人性。人性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来说,应该是从原始人进化到现代人所具有的互利共生本能;从人文哲学来说,就是人的平等之性与恻隐之心,这也是进化的产物。事物的发展,总是对立统一的:正向是恻隐,负向是残忍。但残忍者最终又被反残忍者所埋葬。

生物进化的结果指出:动物是靠生理功能保卫自己的领域,人类是靠集体智能创建的科学技术维护各自的边防。例如很多动物用信息素暗中守卫自己的巢穴及通道;猫准备捕鼠时就蹲下前腿,弯起腰背,一纵即抓住老鼠;警犬守卫在紧急状态时,即竖直颈毛,狂叫不已;老鼠的嘶嘶之声也是守卫鼠洞的显示;鸟类除靠视觉与听觉宣传领域所有权外,又展示美丽的羽毛,唱出响亮的歌声。此外狮子的鬃毛,海象的长鼻,雄狒的翎毛,老虎的牙齿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领域行为的生理条件。至于人类则不然,主要靠集体智力辗转发现的热力、电力、原子能、核能来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科学技术的创建与使用不是某一时代某一个人的智力,当然其中某些个人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可是这些集体智慧的结晶往往为少数权力者所垄断而误用,造成很大的杀伤力而破坏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