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月半节“搭梁粑”的来历

月半节“搭梁粑”的来历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月半节是田林县各个民族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其规模仅次于春节,也叫中元节,俗称“鬼节”。汉族人过月半节的代表性食品是“搭梁粑”,壮族称为“额磨”。这种传统食品壮语称为“额磨”,意思便是“磨好的糯米制成糍粑”,没什么特殊含义,但是汉族人“搭梁粑”的叫法就另有意思。后来其他人发现他的这种做法可取,于是逐步流行,人们便取意为“搭梁粑”。

口述:杨流钧 整理:杨方华

月半节是田林县各个民族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其规模仅次于春节,也叫中元节,俗称“鬼节”。汉族人过月半节的代表性食品是“搭梁粑”,壮族称为“额磨”。其做法是先将糯米粉加红糖水搅拌成面团,后搓成椭圆条状,再用核桃、花生或木耳、板栗和竹笋之类作为原料,制成馅包在中间作包心(旧时因为都穷困,没那么多食材,因此普遍不包心),再用芭蕉叶包成条状后蒸熟即成。包的时候为便于日后“搭梁”晒干,每片芭蕉叶里面要放置两条椭圆形的糯米团,两个糯米团之间的距离不能靠得太近,也不能离得太远,靠得太近蒸熟之后就互相粘连在了一起,不便“搭梁”,而离得太远的话既影响美观也会从芭蕉叶两头滑落(为防止糯米团粘牢芭蕉叶,不易剥离食用,在包的时候先用食用油涂抹芭蕉叶),所以整个制作过程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包糯米团这一步了。

这种传统食品壮语称为“额磨”,意思便是“磨好的糯米制成糍粑”,没什么特殊含义,但是汉族人“搭梁粑”的叫法就另有意思。这个叫法的起源无具体的史料可考,已故老人杨流钧倒是传给后代一种说法:古时的一位先祖为了能在月半节这天尽情地表达祭祖之情(因七月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老祖宗要回家上神台),而当时由于官府过度地搜刮民脂民膏,造成百姓十分穷困,食不果腹。当时有一寨主家中只有少量米粉,于是他就地取材,摘了一张芭蕉叶将揉成的面团包好蒸熟,正要摆祭的时候,突然犬声大作,官府又来人搜刮了。他急中生智,为应付官府的搜查,将蒸熟的糯米粑搭在草房的猫梁(正梁下面的副梁)上,使前来搜查的官兵没有发现,待他们走后,寨主再拿下来祭祖,了却心愿。后来其他人发现他的这种做法可取,于是逐步流行,人们便取意为“搭梁粑”。

无论这种说法是否真实,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这种食品做好后只要挂起来,在七月这样的湿热暑天,使之快速风干,不易霉变。

(流传于田林县)

编辑:王旭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