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家王东祥笔下的李育基

作家王东祥笔下的李育基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县政府院子北楼二楼东南角的一间房,就是深圳市援建康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育基的办公室。李育基到康县挂职前是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今年39岁。8月14日晚,已是深夜一点钟了,李育基办公室的会议还在继续。10月2日是国庆长假的日子,李育基回深圳参加公务员考试之后,顾不上休息又匆匆忙忙赶回康县安排灾区群众的安全过冬问题。李育基,肩负着深圳在康县的所有援建工作,每天忙得连轴转。

  县政府院子北楼二楼东南角的一间房,就是深圳市援建康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育基的办公室。李育基到康县挂职前是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今年39岁。他从2008811日来到康县挂职,就超负荷地工作,白天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协调处理问题,督促工程进度,晚上还要召开协调会议

  部分学校在地震后两个多月时间没有地方上课,大家急切企盼能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814日晚,已是深夜一点钟了,李育基办公室的会议还在继续。李育基175米的个头,体育运动员一样壮实的身体,南方人特有的白皙的面庞,在此刻显得都有些疲惫憔悴。他强调克服一切困难,要建设单位(中铁一局、雅致公司、英莱监理公司)的负责人,必须赶在824日前完成1500套学校和医院活动板房建设任务,保证学校在秋季开学时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场所。在随后的十多天时间里,他与深圳援建康县项目工作站的负责人孙宏安、冯清源及其他工作人员同吃同住,现场协调解决学校活动板房建设,所有建设单位全力投入,通力合作,使工程顺利开展。

  从20086月到824日,在深圳人的帮助下,在康县学校、医院、乡镇机关的废墟上,1505套活动板房全部建成,孩子们有了临时的教室,医院有了临时的病床,乡镇机关有了临时的办公场所,灾区的一切秩序都在迅速恢复之中。

  康县山大沟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县长的办公室也非常简陋,没有空调,没有换气扇。李育基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只能放一张办公桌和一套沙发,每天还要接待各方面的客人。102日是国庆长假的日子,李育基回深圳参加公务员考试之后,顾不上休息又匆匆忙忙赶回康县安排灾区群众的安全过冬问题。105日上午,他早早地来到了县政府自己的办公室上班,感觉空气有些闷热,想打开窗户通风,当一扇窗户被推开时,哗啦一声窗户高处的一大块玻璃掉下来,砸在了手掌上,顿时鲜血直流,忍着钻心刺骨的疼痛,他没有叫喊任何人,用一块毛巾扎住伤口,自己赶往医院,由于伤口深,出血多,一行鲜红的血迹从政府二楼的办公室一直滴到了县医院,在这之后不久,假日值班的县长也是一大早来到政府,县长刚走到政府大院走廊里时就发现了一行血迹,担心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马上叫来政府办公室的值班人员顺着血迹一同找到了李育基副县长的办公室门口,叫来通讯员打开房门里面没有人,只有一堆破落的玻璃和斑驳的血迹。县长判断一定是李县长受伤了,急忙拨打县医院的电话才知道李县长手掌和手指受了伤,正在医院里缝针,他们又赶到县医院,发现李县长右手三处受伤,总共缝合了13针。后来查找原因时发现,地震造成办公楼窗户变形,玻璃松动破裂,轻轻一震动就掉了下来。

  2009311日,下着小雨,山路很危险,来自深圳宝安区的企业家为康县三河中学捐建了一间电脑室,促成这件善事的李育基出席了捐赠仪式,活动结束后他立即坐车花了近两个小时返回县城,中午简单吃了一碗牛肉面后,又赶去位于武都区的深圳对口支援前方指挥部开会,路上又花了两个多小时,开完会已经5点半了,本来可以住上一晚,但他为了看望宝安来的企业家,又返回康县。这一天,他在路上颠簸了八个多小时。

  自20093月份以来,深圳企业家已经为康县中小学捐建了3间电脑室,这是李育基着力促成的事。曾经有一些企业家找到他,希望为灾区做些好事,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李育基就会“游说”他们:“既然要做好事,干吗不做更有意义、做更有成果的事情呢?送书包、送文具这些事有很多人在做,锦上添花当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我感觉山里非常闭塞,孩子们既没去过大城市也没上过网,他们需要了解外部世界,为山乡学校捐建电脑室这才是迫切需要的事。”就这样,深圳市齐昌公司老总陈任辉、创丰公司老总钟卫国428日又分别为当地的两所小学捐建了电脑室。“秧田四月尽绿装,叶嫩花红蜂正忙。便道悬崖深沟险,陡坡路窄幽隧长。稚脸不见去年痛,小手新存午炊伤。开机初上互联网,山娃也开世界窗!”李育基当天写下的这首诗,应该很能见出他的心情。李育基,肩负着深圳在康县的所有援建工作,每天忙得连轴转。14岁的儿子今年6月参加中考,一次又一次给他打电话:“爸爸,我快考试了,你赶紧回来陪我。”李育基总是说:“爸爸忙,走不开,这边还有好多孩子,连教室都没有。”失望了许多次的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你一点都不关心我,心里就只有你的工作。”之后不久,李育基接到妻子催他回家的电话,他大哥病危,等着他回去见最后一面。李育基兄弟俩从小感情非常好,当时正是灾后重建最关键的时期,李育基总想着工程告一段落后,再回家看望大哥,但是直到大哥去世,他都没有赶回去。

  从20088月到20097月,李育基在康县挂职的十一个月中,他个人给康县受灾民众捐赠钱物共计13000多元,平均每月捐出近1200元。他先后为王坝乡“三孤”人员购买捐赠棉被5床、电视机1台,为云台镇农村特困户捐赠电热毯6条、现金6000元,为大堡镇和三河乡特困户捐赠现金3000元,为康县民族宗教局捐赠2000元,为岸门口小学学生捐赠5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