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亮点·拐点·突破点

亮点·拐点·突破点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与“亮点”相伴而至的是中国经济整体出现了许多调整的新契机,即当前经济学界所谓的“拐点”的出现。这些“拐点”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拐点”的出现,即“民工荒”的出现。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经济发展现象,笔者认为最要紧的是坚持辩证地看问题:“亮点”喜中有忧,“拐点”忧中见喜。亮点,拐点,突破点,矛盾就在此,希望也在此。

亮点·拐点·突破点

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表现为三个“多年未有”。一是夏粮产量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增长,扭转了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二是粮食播种面积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增长,结束了5年来连续下降的趋势。三是农民现金收入增长之快是多年未有的。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创8年来新高。“亮点”的出现一扫多年农业低迷不前的现状,显示了中央重农政策的务实绩效。

与“亮点”相伴而至的是中国经济整体出现了许多调整的新契机,即当前经济学界所谓的“拐点”的出现。这些“拐点”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拐点”的出现,即“民工荒”的出现。据报道,今年初以来,在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如山东等北方一些地区的中小企业普遍出现了招工难现象,与前几年出现的“民工潮”现象形成巨大的反差。

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经济发展现象,笔者认为最要紧的是坚持辩证地看问题:“亮点”喜中有忧,“拐点”忧中见喜。为什么如此讲?因为发展说到底是社会和经济结构不断高级化的过程。对于当前及今后若干时期的我国经济、社会的高级化发展过程而言,伴随这一过程始终是消除“二元经济”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城镇人口比重至少要达到60%以上。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我国每年要让将近2%的人口转向城镇。对于这样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的“突破点”在哪里?在于让大量农村人口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亮点,拐点,突破点,矛盾就在此,希望也在此。冷静观察,统筹兼顾,就能“草船借箭”,争取获得最好的前景。否则,就可能徘徊不前,丧失机遇。

喜中之忧:由于重农政策的即期效应,土地和农业重新对农民产生了吸引力,虽然避免了大量弃耕、撂荒现象的发生,农民的即期收入是有所增加,但同时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如果说我们不从未来发展的高度去认真审视,那么我们将有可能让刚刚移步城市的农民又退回到农村去,这势必反过来固化我们正在努力消解的“二元经济”格局。为此,在贯彻落实中央重视农业的大政方针时,一定要坚持长期目标与当前目标统筹兼顾,坚持农村稳定发展与加快城镇化步伐互动。

忧中有喜:劳动力缺乏,工厂出现停产或者开工不足,应该说不是好消息。但祸兮福所倚。“民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种有形的无形与“门槛”性障碍。如工资太低、权益保障不力等等。近年来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工资被拖欠的事,很少听说给农民工加薪水等。现在情况正待变化。因为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供给不足,需求有增,必然导致价格的上涨。就此而言,“民工荒”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平衡利益的“叫板”。因为它正在迫使社会的各个利益层给大量转移到城镇的群体以平等互利的发展空间,这可能将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

(原载《固原日报》2004年8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