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待记者的,仍是赵子立

接待记者的,仍是赵子立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者团中有位身兼作家的记者,将第二次长沙会战看成一次非常成功的诱敌歼灭战,这样的成功让他作为一个深受日本人凌辱的中国人激动得不能自已。(二)依据首次防卫长沙之经验,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敌军此次进攻长沙,鉴于上次的失败,乃集中兵力于湘北一地,不似上次赣北鄂南湘北,各路齐进。

薛岳从第二次长沙会战开战以来,从情况不明却似乎胜券在握,到王牌军迅速失败后长沙将陷的震惊,再到最后意外地驱走日军,心情经历的这个过程,使他原本瘦削的面庞更加瘦削了。

到了将日军赶过新墙河,湘北大地竟又回到手中,他如释重负之后有一种大病初愈的疲劳感。

而参谋长吴逸志中将则是怀着沮丧的心情。

执意随长官共进退,留在指挥所指挥战事,原以为有第一次会战的经验,这回至少比第一次成绩要辉煌。他清楚,在中国当前的抗战形势下,些许的胜利都会使当事者身价百倍,受到国人的拥戴。

取得胜利,奖励、鲜花曾经让吴逸志在窄小的指挥室的作战间歇憧憬过好多回,满腹经纶又富有文采的吴逸志甚至想好了预备在祝捷大会上的演讲词。

此刻的沮丧是因着战场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这完全出乎他当初执意留在指挥所所企盼的那种预料。

但国民政府的宣传机器却将他战前所怀想的辉煌呈现在了国人的面前。

大功率的重庆广播电台在会战刚结束,就播出了“第二次长沙大捷”的捷报。

全国的各大报刊都在显要的位置报道了战况。

一向沉稳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孙科对香港记者发表谈话:

“……中国军队在湘北之胜利,奠定对日军反攻及收复汉口广州之大道。岳州长沙之区域,可供机械化部队作战,日军若不能进取长沙,则更无希望可以深入内地险峻山区。”

“中国军队已取得主动地位,并预计在6个月内将有惊人之军事发展……”

孙科在说这些的时候,脸上充满了自信和神秘,埋头记录之香港记者不自禁地抬头看着孙科,似乎想从这位中华民国缔造者的儿子漂亮的镜片后面顿悟些什么,但孙科继续说:

“美国租借法案所供给中国之接济物品,刻正源源而来,将可协助中国军队早日实行总反攻。日军进犯长沙不逞,狼狈败窜,不特给予国际人士以一极坏之印象,且足以影响日本国内民众之精神。其实日军此次进犯长沙,不过欲向英美等国示威,但结果则徒揭示日军力量之孱弱云。”

桂林。各界庆祝国庆纪念大会。

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上将正在演讲:

“今天在此举行庆祝,盼国人饮水思源,毋忘革命先烈牺牲热血头颅,创建民国及捍卫疆土之伟业。30年前,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民国十五年,蒋委员长完成北伐,今又领导全国完成民族革命,所有功绩,均可不朽。目前国际形势于我有利,且湘北二次大捷为我转败为胜之枢纽。盼各人仍负起抗战艰巨责任,努力排除困难,始不负今日庆祝之意义……”

一时,贺电贺信又如雪片般飘向长沙,飘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

这样的大捷自然又吸引了中外记者,一群碧眼金发的外国记者和中央社、《大公报》、《扫荡报》等记者在军令部人员的陪同下,前来湘北前线采访。

薛岳指派赵子立再次担此重任。

参谋处长赵子立这回已很有经验了,他将重庆广播的新闻和报刊上宣传的资料收集起来,对照实际战斗,加工整理了一番。

在大幅标有各色箭头、圈点的作战地图前,赵子立照着作战计划的理想,向记者们介绍了大捷湘北的作战经过。

薛岳在接见记者时则避而不谈打仗,而是一番政见宏论:

“中国军阀专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日本正朝着中国的旧路倒退着,财阀的敛财,军人的跋扈,甚至一个连长或排长也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喜功自大,为了个人的聚敛,不惜驱国内的无辜良民去干不必要的战争而牺牲,情形一如中国过去的军阀,这现象决不能持久的,结果必致引起国内的革命。”

薛岳将军平静地说到这里,立即被记者的掌声所打断。

没想到指挥两捷长沙之赫赫战将竟有如此高远的洞见,记者们不觉更加敬重眼前这位身材不高的中国将军。

“但是,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需继续努力,便可坐观日敌的崩溃。”薛岳笑了笑,继续说,“一切仍须反求诸己,抗战胜利仍系于我们的党政军方面的团结合作。努力迈进,不骄不馁,则胜利绝不成问题。成功得自己去争取,非可幸致,只等敌人自杀,以为不劳而获,决无此理……”

薛岳彻底让记者们折服了。

记者毛子明后来在《薛岳将军印象记》中写道:

“……他个子不很高,面貌清秀,那种宽容、肃静的风度,不免使你惊奇,这就是一位具有指挥百万大军的天才,而且屡次杀败日本鬼子的名将。薛将军虽不像他人般的欢喜舞文弄墨,但我们都觉得他是真正具有儒将风度,他生平最崇仰的历史人物是曾国藩,因此他每样事都依照着曾国藩,治军、做事、待人、理家、教子、交友、处世,均仿照先贤。薛将军坐立的时候,不论久暂,腰老是伸得直,参加集会,皆以立正姿势相始终,据他自己的解释:‘下体所以承荷全身,吾人欲肩国家重任,安可不自支其身耶’。”

毛子明以他满含景仰的笔继续写道:

“薛将军这回确然劳苦功高,难怪会得到各方景仰,慰劳函电交驰,据说在会战当中最紧张的三个星期里,不论日夜,他都没有好好睡过,但精神却不受影响,日夜听报告指挥,看察地形从不停顿,因此头发和胡须也变白了,这些都是百分之百的实事情,因为这是出自一个月来日夜陪伴着薛将军的一位重要幕僚沈久成之口,又有二位高级参谋告诉我的话。从战事爆发到终止,他都抱着必胜的信念,好些时候,有人向他报告那方面不稳,这方面又不安,但是他始终用这句话回答那些怀疑他作战的人,‘你安心支持下去吧,我们必定得到胜利。’这句话,初听似没甚重要,但细加考虑,都会知道这里却有着很大的道理在……”

记者参观团的再次湘北之行,达到了各方面预期的效果。

“第二次长沙大捷”再度通过舆论工具传遍全国,传向全世界。

记者团中有位身兼作家的记者,将第二次长沙会战看成一次非常成功的诱敌歼灭战,这样的成功让他作为一个深受日本人凌辱的中国人激动得不能自已。

他昼夜奋笔疾书,写出一部名为《壮志千秋》的长篇纪实。

在书上,他总结了这次战役的四点经验。他在书中写道:

“(一)大云山序战告捷,挫伤了敌人的锐气。

(二)依据首次防卫长沙之经验,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敌则忘却前次教训,将我新墙河、汨罗江正面开放,误以为我军溃退,乃深入浏阳河一带,为我包围歼灭。

(三)我方处于外线,使敌无法策应,敌由汨罗江东犯瓮江,企图抄我后路,向我右翼大迂回,进而压迫我军于湘江河畔,以直下长沙。我方使敌始终处于内线,其后方补给,处处遭我截击,致使弹尽粮绝。

(四)我方以重兵控制在敌后,破坏了敌人稳扎稳打计划。敌军此次进攻长沙,鉴于上次的失败,乃集中兵力于湘北一地,不似上次赣北鄂南湘北,各路齐进。由新墙河至捞刀河不过200里,由平江至洞庭湖滨不过150里,集中兵力18万,民夫15万,实可谓战史上未有的先例。而其战术亦较前不同,如敌在渡过新墙河后,即将其部队分为若干小队,不顾后路,四处窜扰,以为能及我军之背,我即发生动摇。殊不知我已改变战略,以小部队正面抵抗,以大部队控制在敌后,任其前进,等到敌通过时,再行侧击,使敌首尾不能兼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