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最后一课

,我的最后一课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昨天早上,受教育局教研室邀请去三合中学上了一堂公开课。我说问题是快放假了,课程都应该结束了,我最反感的是重复教学,白白浪费人家一节课。我选了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七年级),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老师适时适度点拨引导,竟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后老师们对这堂课的评价很高。贝尔曼与其说是画上了最后一片叶子,不如说是奉献了一颗善良的爱心!

昨天早上,受教育局教研室邀请去三合中学上了一堂公开课。去之前我问教研室张主任,现在都快放寒假了,还上什么课。他说,三合中学是中英项目学校,咱们今天去的名堂就叫“教学支持”,你去随便上一堂示范课就行,这个项目有个内容叫“参与式”教学,你的课我听过多次,实际上就渗透了“参与式”的教学理念。我说问题是快放假了,课程都应该结束了,我最反感的是重复教学,白白浪费人家一节课。他说,你可以换个角度,另辟蹊径,在“出新”上做文章。我就说,那我试试看吧。

我选了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七年级),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老师适时适度点拨引导,竟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后老师们对这堂课的评价很高。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1.导入自然,就地取材。

教者能从“5·12”大地震切入,盛赞中华民族在这场大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并能联系三合中学广大师生在抗震救灾中纷纷捐款捐物献爱心的感人事例(这些事例是我从该校张校长《写给四川朋友的一封信》中看到的,该文发表在《乌兰》杂志上)。这样导入至少有两个好处:(1)就地取材,自然亲切,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2)揭示主题,“5·12”大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人间大爱、这种人性美正是课文的主题所在。

2.关注过程,关注细节,自始至终充分体现“参与式”教学理念。

课堂上,学生广泛参与,合作探究,从开课时学生板书课题,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片大大的绿叶,到中间关于小说主人公到底是谁的辩论,再到结束时齐唱歌曲《爱的奉献》,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3.既注重工具,又注重人文,体现语文课的学科特点。

在说到肺炎这个不速之客时,老师故意问“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说出答案后,老师也不忘幽默一下:老师今天对于你们来说就是“不速之客”哦,但肯定没有“肺炎”那么可怕!在讲到贝尔曼的“最后杰作”时,老师说,贝尔曼在作画上可以说是不成功的,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他挥了四十年的画笔,竟连艺术女神的裙子边都没有碰着,但在做人上他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说到这里,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并解析道:一撇一捺才构成“人”,这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就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撑。贝尔曼与其说是画上了最后一片叶子,不如说是奉献了一颗善良的爱心!说到这里,老师又把学生在黑板上画的那片叶子的绿色描成了红色,所有这些都做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绝不是无病呻吟,有意拔高!

4.重视学法指导,重视情感教育。

比如学生填过关于时间线索和人物活动的表(填此表旨在理清脉络,熟悉情节)后,老师关于阅读有这样的指导:怎样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或文章?我以为第一必须读出自己,即读出自己类似的体验或独特的感受;第二必须读出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你已经学会思考了,要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高明。老师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本节课上去,先围绕故事中的三个人物让学生读出自己,你更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再读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很有学术价值的问题:按时间顺序,贝尔曼画最后一片叶子应该在第一天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小说为什么安排到了第四天,让休易给乔安西最后说出事实真相?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涉及欧·亨利式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特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是需要倾注感情的,不论是以“5·12”大地震导入,还是以演唱《爱的奉献》为结束,也不论是“人”字的解读,还是“绿叶”到“红心”的演变,老师都能做到情动于衷,声情并茂,以情动人,且拿捏得很有分寸,而绝不是目前课堂教学上比较盛行的作秀和煽情。

(以上是教研室高云峰、徐长霞老师,三合中学张玉学校长,王帮勇、贺玉萍、魏列翔、王雅琴等老师的点评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