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创办的武大,富有朝气,校风纯朴,各系大都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主教,在国内名列前茅。不久,发还作业本,鲁老师在班上对我本人大加夸奖,并公开宣布给了95分,是班上最高分。可见我不赞成“不模仿古人”,是完全符合鲁老师的心意的。她和当时武大中文系的苏雪林老师、凌叔华女士一起,被称为“珞珈三女杰”。他娶了一位日本夫人,添了两个女儿,女儿当时只有十几岁,都在读中学。

张培刚

我初中毕业后,适年15岁半,就决定以同等学力报考文预科插班生。新创办的武大,富有朝气,校风纯朴,各系大都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主教,在国内名列前茅。我读法学院经济系,师资优秀,阵容很强。

高瞻远瞩教学得法的英文课老师

英文这门课,我在读文预科一年级时,是张恕生老师讲授;张老师体形魁梧特胖(可能是高血压,后来不幸早逝),发音清正,教课得法,对作文要求严格,是一位好老师;只因要求过严,且批评学生时语中常带讽刺,有些学生不喜欢他。在文预科二年级时,英文课老师是文华大学(后来改名为华中大学)骆思贤先生。骆老师长年在教会大学里工作,英语讲得流利,教课简明清楚。到大学本科时,经济系的基础英语课老师是哲学系胡稼胎教授。胡老师讲英语是一口“伦敦标准音”,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也大开眼界(实际是“耳界”)。我们都很顽皮,比如“Which”一词,按“韦氏音标”读法,我们故意译为“晦气”,而现在按伦敦口音(或“国际音标”)读法,又故意译为“围棋”,这里“h”是不发音的。胡老师讲课严肃认真,不但注重作文,而且非常注重英文的修辞学。

英文课的张、骆、胡三位老师,教课认真负责,讲授得法,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使我当时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回忆起来,上面几位老师讲授英语,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大量阅读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短篇文章或传记文学选读,如莫泊桑的“项链”、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弗兰克林的“自传”选读等。第二,反复讲清“语法”中的疑难部分,特别是时态和前置词的各种用法。第三,强调作文和修辞。记得从大学预科到本科一年级的三年内,所上的英文课,几乎都是每两周(至多三周)要写一篇作文。当时同学们被逼得真有点儿“敢怒不敢言”。但后来同学们都认识到这些做法是正确的。

大约10年后,1940年暑期,我在昆明参加清华庚款留美公费考试,英文这重头课,一个上午就只考一篇作文。这时,我内心更加钦佩这几位大学英语老师高瞻远瞩,教学得法了。在大学本科上“基础英语”课时,我读到英国大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篇有名文章,其中有两句我特意译成押韵的中文:“多读使人广博,多写使人准确。”自后我也一直把这两句话作为我的“求学座右铭”。

我终生引为典范的国文课老师

文预科的国文课,主要是鲁济恒老师讲授的。鲁老师当时是湖北省有名的国文老师,我在读省一中时就已闻其名。鲁老师为人和蔼慈祥,两眼虽高度近视,但讲课声音洪亮,神情激昂,诲人不倦。教材以古文为主,亦有白话文章。作文每月一次到两次不等。记得1929年春季入学后不久,第一次作文课题是“论文学之创作与模仿”。当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又很重要的题目,一下写了三、四千字。文中谈到胡适之先生的“八不主义”,其中的几条我很赞成,但有一条“不模仿古人”,则表示不完全赞成。我写道:“今人有好的,我们固然应该学习和模仿;但古人有好的,我们也应该学习和模仿。”“不能因古而弃善,亦不能因今而扬恶。”不久,发还作业本,鲁老师在班上对我本人大加夸奖,并公开宣布给了95分,是班上最高分。待我打开作文本,只见鲁老师对上面几句文字,用红笔浓圈密点;文章末尾还有一段评语,最后两句是:“文笔如锐利之刀,锋不可犯。”可见我不赞成“不模仿古人”,是完全符合鲁老师的心意的。

谈到大学时期的国文课,我还要特别提到中文系刘赜(博平)教授。博平老师早年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当年武汉大学已经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和教学惯例,那就是“凡属本科一年级的基础课,不论是为本系学生开的,还是为外系学生开的,都必须派最强或较高水平的老师去讲授”。所以当我到了经济系本科一年级这个大系的班次时,学校特委派刘博平老师讲授国文,仍派程纶副教授讲授数学,又专派生物系台柱之一的何定杰(春桥)教授讲授生物学(当时按学校规定:文法科学生要选读一门理科课程)。博平老师虽然刚来武大不久,学生们却早已经知悉他是国学大师黄侃(季刚)先生的真传弟子,对说文解字、声韵训诂之学,造诣极深。他和后来的黄焯教授一道被学术界公认是章(太炎)黄(季刚)训诂学派的主要继承人。博平老师为人谦和,讲课认真细致,当时为讲《文心雕龙》及其它古籍书刊,旁征博引,字字推敲,引人入胜。博平师又常曰:“吾推寻文字根源,每于一二字用意穷日夜,仍难得其声、义所由之故;泛览文史,辄日尽数卷,宁用力多而畜德少耶?然吾终不以彼易此。”博平师的这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使我终生引为典范,受益良深。

知名女文学家讲法文课

法文从本科一年级学起,共学两年。一年级的法文课是陈登恪教授讲授,从字母、拼音学起,着重语法和造句。陈老师真是一位忠厚长者,穿一身长袍,却口授外国语,在一般人看来,与其说他老是一位洋文教师,还不如说他是一位八股中文先生。陈老师对学生和蔼慈祥,教课认真细致,很受学生的敬重。

二年级的法文课是当时知名女文学家,外文系教授袁昌英老师讲授。袁老师是当时武大经济系著名经济学家杨端六教授的夫人。她和当时武大中文系的苏雪林老师、凌叔华女士一起,被称为“珞珈三女杰”。袁老师讲课,精神奕奕,声音洪亮,强调作文,选读法文名篇短文和小说,要求严格,从不含糊;有时袁师还挑学生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学生喜欢她,但也怀有三分畏惧之意。

记得当时是1931年秋到1932年夏,学校已由武昌东厂口旧校迁往珞珈山新校址,袁师就给我们班上出了一个法文作文题:“珞珈山游记”,真是非常应景。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趣味,只是要使用的单词很多,难以拿准。我不断地查阅字典,对照法语书刊,几乎花费了一个星期的课余时间,才写完这篇短文。这时,我更体会到大哲学家培根所说的“多写使人准确”的深刻含义。

认真负责的德国老师

再谈谈德文课。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我自愿额外选读了第三外语德文。教德文的是一位德国老师格拉塞先生。据说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来到东方的,自后他不愿回德国,就在中国留住下来。他娶了一位日本夫人,添了两个女儿,女儿当时只有十几岁,都在读中学。格拉塞先生教书认真负责,讲课用简单德文,很有条理。一般来说,他比较严肃,但有时也很幽默。我总记得他把一堂德语课文编成了一个简单的笑话故事:有一天,老师给学生上课,说是要记住一条规律,凡物逢热就胀大,遇冷就缩小。一个学生连忙站起来,说道:“是的,我懂得了,所以夏天天热,白天长一些;冬天天冷,白天就短一些。”全班同学听后大笑起来;格拉塞先生当时已年逾半百,也和大家一样天真地笑着。

“何胡子老师”的生物学课引人入胜

我在大学本科一年级读的一门课程,是生物学;就经济学而言,这可以说是一门基础课,但也可以说是一门专业知识课。当时按学校规定,凡读经济的学生,除数学必修外,还必须选读一门理科课程: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任选一门。我选了生物学。

前面提到过,当年武汉大学有一个好传统,有关的系都是派最好的或较高水平的老师给外系的学生讲授基础课,生物系派出了知名教授何定杰(春桥)老师为一年级外系学生讲授生物学。何老师当时不过40岁左右,却已蓄起有名的“长髯”,自后在武大学生和同事中,就传开了颇有名气的“何胡子老师”。

何老师讲课,不但条理清楚,而且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我当时对生物学这门课所讲的内容,特别是对遗传与变异,非常感兴趣。比如奥地利神父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著名实验,研究出基因(Gene)的分离规律;又如法国学者拉马克以“用进废退”学说,阐述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至于英国大学者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学说,更是令人推崇,启发深思的。

听课笔记里有很多处老师的口头禅

还要着重提到,为我们讲授外国经济史和外国经济思想史两门课程的任凯南老师。我记得任师讲课,湖南乡音极重,但条理分明,十分详尽。讲到激昂处,喜用口头禅“满山跑”,遍地开花结果遍地发展之意。任师讲英国产业革命起源,特别是讲述纺织工业的兴起过程,极为详细,比如讲“飞梭”的发明及其广泛传布应用,就在好几处用“满山跑”口头语。当时我在教室听课做笔记,为了求快以免遗漏,同时也来不及另行措辞,就直接写下很多处的“满山跑”,成为他的这门课笔记的一大特色。

周鲠生校长与“哈佛三剑客”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担任过武大校长的周鲠生教授。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又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国际法学专家,他为我们讲授宪法和国际法。在我的记忆中,周先生总是穿着一身西服,冬季寒冷,教室未生火炉,无热气取暖,他老一进教室,首先脱去大衣,再走上讲台,为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对他十分尊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先生担任武大校长。周校长有孕育栋梁的博大胸怀,爱才、惜才,也善于大胆启用青年人才。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士学位尚未毕业,他到美国,就预先聘我和吴于廑、韩德培三人学成后到武大任教。后来我们三人就被称为“哈佛三剑客”,分别主持经济系、历史系和法律系。后来我代理法学院院长一职,当年我和吴于廑32岁,德培兄长我们2岁。我还邀了一批国外留学生相继回国到武大任教,他们是吴纪先、李崇淮、周新民、刘绪贻、谭崇台、刘涤源、黄仲熊等。前任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曾给董辅礽说过:“那时的武汉大学经济系,师资最整齐,最年轻,水平超过南开。”要知道,那时的南开大学不仅设有经济系,还有经济研究所,并有美国耶鲁大学博士何廉、方显廷两位著名教授主持。他们在《大公报》上创办“经济周刊”,按期发表文章,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

(原载《武汉大学报》,2007年9月14日,原文题为《感恩母校 怀念师长》,本书有删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