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历代对茶圣陆羽的评价

论历代对茶圣陆羽的评价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陆文学自传》所载,陆羽居吴兴苕溪时,“与皎然上人为忘年之交”。可见,皎然提出“茶道”的命题,应当是和他与陆羽的交往直接相关的。茶道的内容,是陆羽《茶经》奠定基础,又经后人补充完善的。陆羽具此开创之功,所以历代对陆羽在茶史上的贡献推崇极高,比于后稷之种植五谷,称为开山之祖。这就在人生事功的高度,对陆羽做了更充分的肯定。

当我们对茶的历史发展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再回过头来考察陆羽在茶史上的地位时,那感觉、那意义应当就不一样了。从先秦到两汉,茶叶虽然被发现,但它不过如其他植物一样,具有药物功能,并没有成为全民族的饮食习惯。汉唐五百年间,虽有零星记载,亦未能形成风气。自陆羽著《茶经》,其文传之后世,饮茶之事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茶经》的传世,才形成了茶道,才极大地提升了饮茶的文化品位,又为社会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何为茶道?至今《汉语大词典》中都没有茶道的权威性解释。而很多研究者也都试图用自己的理解来定义茶道。笔者认为,茶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饮茶过程中积淀的文化观念,是一种以茶为中心的生活礼仪、文化心态和境界追求。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以和谐气氛、增进友谊、促进交流、美心修德。《茶经》中所包括的茶艺、茶品、茶仪、茶具、茶法、茶论等方面的论述,为茶道的高雅化提供了文化内涵。

茶道是谁首创的?是陆羽。陆羽开创了茶道,又经过后人的不断增广润色、完善补充,而形成民族传统。《封氏闻见记》云:“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24]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说,最早的“茶道”一词,可能就算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所载了。其句有“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说。据《陆文学自传》所载,陆羽居吴兴苕溪时,“与皎然上人为忘年之交”。赞宁《高僧传》卷二九亦谓皎然“以陆鸿渐为莫逆之交”。可见,皎然提出“茶道”的命题,应当是和他与陆羽的交往直接相关的。《封氏闻见记》成书于8世纪末,这说明,至迟在8世纪下叶的唐朝中期,“茶道”这一新的文化现象就已经产生或存在了。

茶道的内容,是陆羽《茶经》奠定基础,又经后人补充完善的。毫无疑问,《唐书·陆羽传》谓“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畧、之图尤备”,这十项内容应当就是当时茶道的主要内容。陆羽具此开创之功,所以历代对陆羽在茶史上的贡献推崇极高,比于后稷之种植五谷,称为开山之祖。明人卢之颐说:

昔人以陆羽饮茶比于后稷树糓,然哉!及观韩翃谢赐茶启云:“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晉人爱客,才有分茶。”则知开创之功,虽不始于桑;而制茶自出,至季疵而始备矣。嗣后,名山之产,灵草渐繁,人工之巧,佳茗日著,皆以季疵为墨守,即谓开山之祖可也。[25]

季疵是陆羽的字,《茶经》中,对茶叶采制之具、煎茶之器、制茶之法、烹饮之法,皆分类而详论。陆羽初隐居于吳兴苕溪,自号桑苎翁。所以这里说“开创之功虽不始于桑(陆羽),而制茶自出至季疵而始备”。其后,茶叶品类渐多,制作更巧,皆以《茶经》为归,故奉陆羽为开山之祖,诚所当然。

其实早在晚唐时期,当时的文人学者就已经高度评价了陆羽的社会贡献,大概在陆羽之前,烹茶与煮菜并无区别,至陆羽之后,烹茶之法始区分出来,见于《皮日休集·茶中杂咏诗序》:

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異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未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26]

对陆羽当时的烹茶之法,唐代就已经有了认识。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卷八记载了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竟陵大师积公嗜茶,非羽供事不乡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载,师绝于茶味。代宗闻之,召入内供奉,命宫人善茶者烹以饷师,师一啜而罢。帝疑其诈,私访羽,召入,翼日赐师斋,宻令羽供茶,师捧瓯,喜动颜色,且赏且啜,曰:此茶有若渐儿所为者。帝由是叹师知茶,出羽相见。

积公指竟陵寺智积禅师,是陆羽的养父,喝惯了陆羽泡的茶。羽走后竟绝不喝茶。唐代宗召入奉茶,命宫人善茶者烹之,而师一饮而罢,不置可否。帝很怀疑,派人访陆羽召入,密使供茶。禅师捧瓯而喜动于色,一边品茶一边说:此茶很像鸿渐儿所泡。由是代宗感叹其知茶,令其父子相见。这则故事清楚地表明,陆羽改进的泡茶法,已为社会所接受,能为大众所区分了。

当然,能更深刻认识陆羽茶道的社会价值的,还属宋人。陈师道《茶经序》便说:

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逮邑里,外及異域遐陬,賔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可谓智矣。

陈师道认为陆羽的功绩有两方面,一是有功于茶,他为茶著书,崇为经典,使茶从诸草木中突显出来,广泛饮用于社会。二是有功于人,他在最广泛的人类社会中,即从宫廷到乡里,从通都大邑到异域荒漠,人们在延宾祭祀宴飨等场合都预为献茶陈茶;他使山里百姓有了进入市场的商品,他使商贩多了一条致富的途径。后来,陆羽的竟陵同乡,明人鲁彭《刻茶经序》,又对此作了补充:

夫茶之为经,要矣,兹复刻者便览尔。刻之竟陵者,表羽之为竟陵人也。按羽生甚异,类令尹子文。人谓子文贤而仕,羽虽贤卒以不仕。今观茶经三篇,固具体用之学者,其曰伊公羹、陆氏茶,取而比之,实以自况,所谓易地皆然者,非欤?厥后茗饮之风行于中外,而回纥亦以马易茶,由宋迄今,大为边助,则羽之功,固在万世,仕不仕奚足论也。

鲁彭从陆羽贤而不仕立论,认为《茶经》三篇便自具“体用之学”,“陆氏茶”遍行中外,易地皆然。就连回纥也以马易茶,由宋至今。这就在客观上为国家边境的安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此而论,陆羽之功,功在万世,至其自身之仕与不仕,又何足论哉?这就在人生事功的高度,对陆羽做了更充分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