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应试能力

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应试能力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学科能力,作为历史复习的主要内容,又无不以提高历史高考应试能力、获得较好历史成绩为最直接目的。这种考试实实在在是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历史学科能力竞争。

历史总复习,问题很多。其实,说千道万归根到底就是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历史高考应试能力三个问题。

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学科能力,虽然两者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截然分开,但毕竟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和质的差异。这是我们讨论两者关系时不能不视之为矛盾的对立两面加以考察的主要依据。而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学科能力,作为历史复习的主要内容,又无不以提高历史高考应试能力、获得较好历史成绩为最直接目的。

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含基础理论,下同),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没有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所谓能力培养和考查全是空话。

历史学科能力问题,是近年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也是历史《考试说明》重点强调的问题,这当然有其合理性、权威性。因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记住再多的历史知识,也不能在高度紧张的历史高考中灵活应变、切实运用。往近里说,对成绩有大影响,难为高等学校所选拔;往远里说,难为社会所接受,于实际无益,至多是“书袋(呆)子”、“辞典”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关键就在于它背离了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但是,什么是能力?什么是历史学科能力?离开了历史基础知识,还有没有历史学科能力?所谓能力,说白了就是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未知问题并获得新知识的主观条件。所谓历史学科能力,就是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并以此知识为基础,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未知历史问题的主观条件。显然,离开了历史知识作基础,是没有什么历史学科能力可言的。在日益重视能力训练、突出能力考查的今天,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防止矫枉过正,这反而是当前历史复习中特别值得认真反思的、有积极实践意义的重要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人所皆知的至理名言。事实上,即使大学历史教师包括教授,高中历史教师包括高三年级把关历史教师,不能说没有较强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如果不花相当时间进行全面、认真的系统复习,切实全面准确熟练地识记课本所涉及的历史基础知识,一旦请入考场和高中毕业生一同参加限定时间的历史高考,结果会如何?似乎不容十分乐观。这不是耸人听闻。因为,这是规定时间内的闭卷考试,既不准翻资料也不准查辞典。这种考试实实在在是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历史学科能力竞争。不考虑闭卷考试的这种特殊的情况,无视高考历史试卷中基础知识占相当比重的客观事实,一味地强调所谓的“能力”培养,而忽视对基础知识全面、系统、牢固、准确的掌握,到头来,只能是沙滩上建大厦,危险之至。历史《考试说明》强调的四条十点能力要求,摆在第一条的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考查是否记全、记牢、记准了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知识。再认再现能力之所以摆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它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牢固、准确的掌握。从近年来的全国历史高考题来看,虽然一再强调考查能力,而准确记忆性的基础知识的分数比重仍是相当可观。我们知道,材料题、问答题是运用已知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很难清清楚楚地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能力分数有几多,但我们完全可以说,不掌握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再有能力也只能是望题兴叹或胡说八道。撇开这些题型所蕴藏的基础知识分值不算,仅以近五年历史高考中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1998年无)而言,纯粹属于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分值也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1994年:单选题15道22.5分,多选题5道15分,填空题15空15分,合计52.5分,占总分的35%。

1995年:单选题10道15分,多选题5道15分,填空题10空10分,合计40分,占总分的26.67%。

1996年:单选题18道27分,多选题5道15分,填空题8空8分,合计50分,占总分的33.3%。

1997年:单选题12道18分,多选题3道9分,填空题8空8分,合计35分,占总分的23%。

1998年:单选题12道18分,多选题4道12分,合计30分,占总分的20%。

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就是能力性考试最为突出的1995年,仅单选、多选、填空三种题型中纯基础知识的考题分数也高达26.67%。而1997年的试题特意加大单选题难度,减低材料、问答题的难度,也还达23%。正是基于上述种种事实,我们才把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看作第一要务,这是经得起历史高考时间检验的。无论是历史的教、学还是考,均没有理由不在基础知识上先下苦功夫。

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辨过程中,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玄物,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它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不可能在简单的历史背诵中获得,只能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辨过程中逐步提高。

全面,就是对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全面掌握,不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更不在所谓“重点”、“热点”的掩盖下,淡化“冷”点、“次”点,造成知识的盲点或糊涂点;系统,就是历史知识在历史理论的“串通”下纵横一体,不是机械拼凑而是有机系统;牢固,是对考点内容的记忆程度,“背”要过硬,“记”要记死。准确,是指对考点内容的准确性,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可以大胆地说,做到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科能力提高的过程。脱离能力训练抓基础知识掌握,或脱离基础知识的掌握来抓能力训练都是一厢情愿、行不通的。在掌握“知识”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掌握“知识”,实在是唯一可行之路。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没有一抓就灵的法宝,也没有终南快捷方式可循。如果要说有,那只能是戒浮忌躁,在吃透教材上下“死”力,在切实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练扎实的学问功夫。

第一,以本为“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流行过“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说法,对此,应该如何认识?应该说,“以纲为纲”是明显不适时宜,因为现在是以《考试说明》为纲。但是对“以本为本”,则不宜简单地予以否定。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不十分适用也不完全过时。历史高考命题以国家教委制定的《考试说明》为依据,而以历史教材为依托。这是没有疑问的。什么是依据?就是根据;什么是依托?就是依靠。两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这对命题者来说,却意义重大,因为可以不迁就教本,不受教本表述的约束,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过仔细研究近几年历史高考题,虽不是以本为本,但也并未超本,只是有些试题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已。而对学生复习考试来说,依据、依托两者并无根本的区别。《考试说明》往往迟至高考前几个月才确定并发至学生手中,而应试考生,早在高一阶段就开始学习历史了,因而一年365天,学生不以课本为复习的依据,那依据什么?历史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已发生过的人、事、现象真是天上星海中水,从何谈起,从何考起?这是其一;其次,我们所说的“本”主要是相对各种复习资料而言的。复习只能是以课本为“本”,而不能以五花八门的练习题和复习资料为本。虽课本有时候会与命题者的观点不尽一致,但这终究是极个别现象,决不能因考题与课本偶有出入而动摇课本的根本地位,更不能脱离课本而在复习资料上下力气,以为可以找到一条终南捷径。其实,市面上流行的各种复习资料不管是科学的、比较科学的,抑或是低劣的,无一不是源于对历史课本的分析、处理。现成是现成,省却了许多劳精费神的疑辨思问,但历史学问的功夫亦即历史学科能力也是在这种“现成”中萎缩了。我们并不反对使用现成的复习资料,而是反对盲目使用资料。我们主张在这一问题上一定要少而“精”而不能多而滥,是作复习参考而不是复习依据。

第二,全面落实。什么意思?有两层:一是全面,二是落实。如前所述,就是不能仅抓人为的“重点”,而应是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内容一一过关,全部落到实处,在这点上不能抱侥幸心理。近年来,在强调“能力”的氛围中,一些人讥笑“地毯”式的复习方法,以为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陈腐不堪。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浮躁的,只是看到费神的一面,似乎是不“科学”的一面,而没有看到这才是真正学问功夫的一面。历史复习就要逐字、逐句、逐段、逐节、逐章地反复阅读,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外延,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前进。因为历史学习,本来就没有什么“多快好省”的事。我们反对不问主次轻重不花脑筋地平均用力,但极力主张节节落实、章章过关,练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历年高考命题并没有依照人们的良好愿望,只考所谓的“重点”、“热点”而不考“一般”;只考宏观的“大概”,不考微观的“精确”。选择题覆盖性特点不用多说,即以问答题而论,也不可以“重点”而概括之。1990年关于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问答题、1993年关于刘迎榷场诗的问答题、1994年关于墨子思想的问答题,都很难说是重点内容。前两题不仅不属“重点”,相反,还是从教材中的注解来发难的。后一题虽教材有九行文字的表述,但亦属极少见出大问题的先秦部分。历史无“重点”,考到的内容就是“重点”,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这是一;第二,细览90年代的历史试题,虽然考查宏观综合的分析题很多,但考查微观、具体、准确性的也不少。比如1996年最早出现在陕西省境内的人类,1992年骨针缝衣、用天然火、用粮食酿酒、用麻线织布的时顺,1998年的麻丝棉生产顺序,1994年炎帝部落的生活区域,1992年何时开始以煤冶铁,1996年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归属,1990年几个古代战役的发生地,1998年的犁耕法图,1992年《天工开物》的内容,1993年皇帝年号的时顺,1996年南京政府的性质,1998年周恩来的活动,1994年独立国家先后顺序,1998年德国疆域,1991年二战中四大战役的时顺,如此等等,俯拾即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轻视历史知识复习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呢?正因为如此,盲目地对传统教学中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全面复习的作用给予否定,乃至不屑一顾。对这种观点、态度,说不科学也许言重了,但至少可以说是不慎重的。不求甚解地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会害死人,但对历史考点基础知识,包括历史时间、地点、人物、现象、概念、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的背“硬”记“死”,却是救“命”之灵丹。“背”不过硬,“记”不记死,只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才真正事倍功半,后患无穷。

第三,吃透教材。《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全面落实是必需的,但并不是说死死记住教科书上的知识,熟悉了《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便达到了目的。这至多是夯实了基础而已。更重要的是在知道历史有什么、是什么的基础上懂得“为什么”、“说明什么”。这实质是吃透教材、融通知识的问题,也是所谓能力问题的关键所在。什么是吃透教材?并不是说真正达到“透”这一具体要求。因为,一个“透”十分了得。谁也难以定个标准。谁也不敢说“透”了。但作为一种目标,却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吃透教材不在真正做到“透”,而在于不断地追求“透”。要做到这一点,紧扣课本复习的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地瞻前顾后、思左想右、寻疑问难,发觉其隐性联系。明暗、显隐、此彼、因果、主次、知行、积极消极、继承发展、群众英雄、形式内容、必然偶然、共性个性、主观客观、宏观微观等等,无一不在学问思辨之列、刻意追求之列。把厚书读薄,建立一个点实、线清、面广、体全的有机整体,正是这种学问思辨过程中,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材料处理能力、阐述历史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在经典题型的解答中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历史复习的最直接目的是什么?如前所述是参加高考以获得好的分数。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管怎样讲大道理,怎样批判“应试”教育,对高三年级文科班即将应试的学生来说,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在高考制度未得彻底改革之前,没有相应的分数,就无法取得大学深造的门票。这是严酷的事实,回避它或不承认它,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怎样做才能有较好的复习效果、有较好的高考成绩,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勤学苦练。从总体来说,士兵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学生则是平时多练习,考时多取分。无数实践证明“勤学苦练”是提高历史高考应试能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功效是难以忽视的。应该指出的是,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不等于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是缺乏选择性,不管题目优劣、效果好坏,一味地以“练”代“学”、以“练”代“思”,以数量换质量。这无疑是疲劳战术,当然不会没有效果,而是复习付出与高考成绩收入不会成正比。事倍功半是必然的,甚至产生相反作用也不无可能。我们讲的勤学苦练,是在增加知识再现频率以加深记忆外,更侧重于历史理解,更着眼于知识运用,更追求分析、综合、表述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第一,在缩写、扩写的思辨劳作中勤学苦练。“苦”意味着什么?就是下大力气,来不得半点虚假。最实用的方法是平时把“厚”书读“薄”,即依照复习教学的进度,逐章逐节认真缩写历史课本。缩写过程就是阅读、分析、抽象、概括、归纳、综合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具有思维概括性、逻辑性、深刻性的特征和质量。在总复习的最后个把月的“冲刺”阶段,则应将“薄”书读“厚”,比较好的方法是充当编者的角色,就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依照历史教材章节体例或按专题形式,重“编”教材,将一个个孤立的历史知识点,“垒砌”成历史“大厦”。因为在“编”的过程中可以梳理历史知识,强化历史记忆,掌握历史概念,训练历史表述能力,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历史知识结构。

第二,在求异思维的复习中勤学巧练。所谓巧练,就是要打破常规,尽可能在枯燥无味的复习中寻找刺激的因素,花小力而收大效。历史总复习,习惯做法是由古而今,由因而果。为创造一个新的历史意境,我们可以(就总体而言)而且必须(就某些章节而言)打破这种套路,来个逆程序复习。如由今而古、由近而远的方法、由果而因、由末而本的方法即是。还可以标新立异,变换一个角度评价历史、认识历史。“正”面人事“反”面思维。“反”面人事“正”面思维。

第三,在模拟性练习和考试中勤学实练。实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平时的开卷实练,二是在规定时间内闭卷模拟考试实练。不管是练习,还是考试,其题目都须经过精心选择,要有思辨性、代表性。而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试题就是历年的高考题,以及类似的题目。勤学“实练”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反复训练迅速、准确地审清题意抓住题眼、阅读材料掌握有效信息、整理答题思路和文字表述的历史高考应试能力。着眼点不在于懂得如何做,更重要的在于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实练一般说总是多比少好,但要把握一个度,即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超过承受极限,就是过度,过度的结果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总之,宁精勿滥,每做一题均应力求有所收获,以收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效。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1999年获顺德市1998—1999学年度中学历史科教学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