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进沙退”与“沙进人退”

“人进沙退”与“沙进人退”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人进沙退”不再提倡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沙进人退”了。其实,“人进沙退”与“沙进人退”,是我国人民在与沙漠化长期斗争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表现了人们应对荒漠化严重威胁和巨大挑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反映了一种求实态度和主观能动意识,充满了科学的辩证法。“人进”与“沙进”,“沙退”与“人退”,共同存在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相互对立统一。

在纪念第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时候,国家林业局公布,目前中国沙化生地已经达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影响着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每年由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人民币。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荒漠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从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和祝副局长焦急的声音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已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绝非危言耸听。

记得前不久,还是国家林业局的一位副局长曾说过这样的话,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再提倡“人进沙退”了云云。不管他的这种说法用意何在,但总给人一种消极悲观之感。既然“人进沙退”不再提倡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沙进人退”了。仅从宁夏的情况看,被称为没有石油的“小撒哈拉”的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沙漠实现“恶劣联盟”后,会师东侵,从1996年开始,三大沙漠整体年均扩大353平方公里,并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漫漫黄沙已经翻过天然屏障贺兰山南北两端的余脉,向内蒙古、宁夏的众多城镇紧逼。据预测,三大沙漠东移,每年将会把1亿吨黄沙倾入黄河。这样,用不了多久,黄河将会被沙漠吞噬,银川将被黄沙淹没,华北、北京……真不敢再想下去了?!

其实,“人进沙退”与“沙进人退”,是我国人民在与沙漠化长期斗争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表现了人们应对荒漠化严重威胁和巨大挑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反映了一种求实态度和主观能动意识,充满了科学的辩证法。“人进”与“沙进”,“沙退”与“人退”,共同存在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相互对立统一。人不进,沙就进;人不退,沙就退,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道理就这么简单。我区治沙典型沙坡头,治沙英雄王有德,治沙能手白春兰,以实际行动和巨大成果,完美地诠释了“人进沙退”的真实含义。正是由于包括他们在内的千千万万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国沙化面积由1995~1999年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2000年以来的年均净缩1283平方公里。这是“人进沙退”的最好例证。

把“人进沙退”的治沙实践经验与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牵强在一起,确属风马牛不相及。毋庸置疑,中国曾有过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的痛苦年代,人们干了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错事、蠢事和傻事,吃了不少苦头,付出过沉重代价。但消极的汲取教训,把尊重规律与按规律办事截然对立起来,抹杀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简单地把自然界出现的一些恶化现象完全归结于人类本身,如珍奇动植物少了,是人类滥砍滥杀造成的,江河水量减少了,是人类不节约用水影响的,沙漠化现象严重了,是人类破坏植被造成的,似乎人类成了破坏自然生态的罪魁祸首。其实,他们忘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人类不改变生存环境,至今的世界将依然是一个动物世界,哪有人类的主宰地位;如果人类不改变生产方式,至今将依然停留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哪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生存的地球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有人类自身的原因,也有自然生态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人类是简单化的,也是不公平的。

人类无力创造自然规律,但可以认识规律、驾驭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人进沙退”,不仅是一种精神,而且是一种警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步步为营、咄咄逼人的“沙魔”进攻,人们决不能放任不管、坐守待毙。只有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采取多种综合防治办法,才能够有效遏制沙漠化的进攻,还适宜人们生存的一片绿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