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山顶上,有三百个台阶

大山顶上,有三百个台阶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大山顶”是一座山的名字,微波854台就坐落在这个“顶”上,海拔2647米。但我们真正到达它的麾下,还是在一道道山梁上盘旋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大山顶854是个大台,有7个机架,同时向会宁855、陇西8541和827广播台发送信号。  站在大山顶上,幽默滑稽的孙尚俭台长向我们吟诵了他构思了3个月的诗:机房矗立大山顶,朔风劲吹四季行。他们的口号是“小故障不出班组,大故障不出台”。仅这一顶,节约资金3000多元。

  “大山顶”是一座山的名字,微波854台就坐落在这个“顶”上,海拔2647米。199921日,我们坐的汽车刚一上坡,鹤立鸡群的大山顶就显露了出来。但我们真正到达它的麾下,还是在一道道山梁上盘旋了一个多小时之后。

  脑海里最抹不去的,是那300多个台阶,远看像一条干瘪的蜈蚣,从山尖蜿蜒爬下,连着机房和生活区。在城里,这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大山顶854是个大台,有7个机架,同时向会宁855、陇西8541827广播台发送信号。这个台也可称作知识密集型的台,安杰、陈文军、王益民、雒天乐等都是省广播电视学校的毕业生,有的还上了大专。

  雪的故事一大串

  站在大山顶上,幽默滑稽的孙尚俭台长向我们吟诵了他构思了3个月的诗:机房矗立大山顶,朔风劲吹四季行。傲视马衔不觉高,远眺华岭脚下涌。

  云海蜃楼收眼底,早春深秋冰凌崎。

  六月飞雪不为罕,冬来路陡艰又险。

  身在此境心志坚,誓保电波安且全。

  孙台长是个乐观热闹的人,诗写得不怎么样,但所述情状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里山高,高得雷在院子里滚,电在院子里窜;这里山冷,冷得他们时常忘了季节,穿着棉袄回城,人家笑说是威虎山上下来的。在这里,据说从国庆节到来年儿童节,都有可能落雪,风卷积雪封了机房的事经常发生。

  1986年’一次大雪封山,下面换班的人一时上不来,山上值班的3个人断粮一周了,谢彦明和一个同伴在附近的老乡家里借了几斤面维持,然后沿捷径走了四五个小时到陇西县城办伙食。第二天,搭乘去岷县的班车往回赶,到了岔路口下车,他们从树上折了两根棍子,挑着100多斤重的东西在积雪中行进,6公里的路走了3个多小时,一到院子就瘫倒了。

  1989年,台上已有一辆车,但下雪时最陡的那个坡还是上不去。一次几个人奋力铲扫,用衣襟撩土铺垫,均无济于事,130多米的坡折腾了4个多小时,还是败下阵来,最后只好出钱雇佣了20多个附近的村民才开了路。

  1991年的一天,刘翔和胡应锡坐开往陇西的班车上山换班,但车到山根就知难而返了。按时交接班,这是铁定的纪律,他们只好背着东西抄小路上山。饿得实在走不动的时候,胡应锡真正当了一回叫化子,到附近村民家要了一顿吃的。还有一次,零下26摄氏度的天气,大雪压断了高压线,又封住了汽车路。柴油机的水箱和油管竟在运行中冻住了。在万般无奈之时,他们冒着违章操作的危险,把油箱和水箱同时卸下来在火上烤。柴油用完了,油库又在生活区,他们硬是把150多公斤重的油桶沿着台阶抬了上去。孙台长自称“剁柴墩”孙尚俭70年代在榆中县广播局搞自发电时就小有名气,他把小单缸柴油机和一个老式发电机相配套发出了电,从而在榆中县进行了推广1985年,他被抽调筹建榆中吕家岘微波853台,1986年,省厅微波处动员他来这个台协调工作两个月,后又动员他坚守半年,再后来,动员他帮助筹建陇西8541台,没想到一千就是13年。他的家至今仍在榆中县北山山区,距这里138公里。

  孙台长有一件事难以忘怀。那是1987年的一天,家乡来电话,说他妻子住了院,他正准备回家时,山上的发电机又出了毛病。他只好连夜修好发电机后往回赶,到家已是夜里4时多,才知道妻子是急性肾炎发作,大小便不通已7天了,差一点要了命。

  筹建853,装机854,扩建8541,工作人员带了一批又一批;还有上下衔接、左右协调、后勤保障等等的事,孙台长不能不操心,有时少不了有些气受,所以他自称为“一个老剁柴墩”。

  省一点算一点

  我们在生活区简陋的宿舍里吃完酸汤面后,走上300级台阶来到了机房,没想到这是一个近乎豪华的所在。双层玻璃窗,里层的窗框是铝合金的,华丽洁净的釉面地板砖上,7个机架一尘不染,锃锃发亮。据说,这些装饰都是他们在仅有的包干经费里省下钱置办的。

  从1988年起,这个台从来没有向厅微波处维护科发出过求援,因为太远,浪费太大。他们的口号是“小故障不出班组,大故障不出台”。19939月,一台发电机由于调速器失灵,造成飞车、轴瓦损坏停止运转。按常理,这属于工厂装配问题,需厂方来人大修。但为了节约经费,他们动用私人关系,仅花了几十元钱就从近旁邮电微波站的一台废旧柴油电机上弄到了调速器总成,安装后,居然用到了现在。仅这一顶,节约资金3000多元。

  分别时,当班的雒天乐说:“省厅微波处有纪律,不允许外人随便出入微波台,所以,当班的最盼望山下来人。只要有人来,这一期班就感觉不是那么太长了。”下了台阶回望,他还站在那里,他的形象并不是高而大,而是高而小。

  此文与史良先生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