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那一片杉树林

那一片杉树林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那片杉树林还在,仿佛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样子,还是那么苗条、挺直、细密。可这一片杉树林,总显得不够精神。那时,学校没有好地方组织大型活动,我记得每次学校的大型活动就在这一片杉树林里举行,特别是夏日炎热的时候。可如今,这一片杉树林的树,好像还是那么粗,几乎没有长。中间的树儿,有的已经枯死,倒在林子里,像一具僵尸。不然,就可能像这片杉树林一样,都生活得不开心,也会一直长不大。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来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新河中学。在三十多年前,我中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中师)毕业后,就在这个学校做老师。在那里,我教过几年语文。后来,有个省教育学院学习的机会,我便离开了。毕业后,我去了藕池河畔的二中,就再也没有回到那里教书了。

我在那儿工作的当年,学校的条件没有如今这么好,就是几栋平房,采光也不好。那时,我只是非毕业班的班主任,没有资格教毕业班。在初中一二年级徘徊的日子里,我渴望着教初三毕业班,因为当时教毕业班的老师在我眼里是很神圣的。所以,当时我的工作目标就是争取获得校长的认可,能够上初三毕业班的课。可当校长正准备安排我上初三毕业班课的时候,我去了教育学院深造。

时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过去的一些老同事、老领导也都离开了校园,很难得一遇。只有那片杉树林还在,仿佛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样子,还是那么苗条、挺直、细密。

蜂飞蝶舞的春天,本是树儿们伸出茂密枝叶的时节,以显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可这一片杉树林,总显得不够精神。只是懒洋洋地伸出几片绿叶,好像跟春天赌气一样,就是要躲藏在肌肤的深处,不让春天打开它的心窗。

我在林间漫步,踏着自然生长的嫩草,想着这一片杉树林三十年前的样子。

那时,学校没有好地方组织大型活动,我记得每次学校的大型活动就在这一片杉树林里举行,特别是夏日炎热的时候。那时,树林子里有微风荡漾,阳光只在树木稀疏的地方射进来。那不怕人的鸟儿,也不管你有什么活动,时不时地就在树的梢头唱起来。所以,当时那树林就成了学校的天然活动场。我很喜欢那片林,喜欢它的清幽、阴凉和茂密。

在那教书的日子里,我喜欢在吃完晚饭后到校园里漫步,常选择独步在这片杉树林间。不时抬头看看树林的上空,感觉树儿的叶无忧无虑地自由摆动着。伸手抚摸树的主干,就像和亲近的朋友握手,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渗入心灵深处。

我的印象里,那时的树干好像就有那么粗,碗口那么大,不然它遮阳就没有那么大的威力,我们开展活动也不会选择这个“天然场所”。

可如今,这一片杉树林的树,好像还是那么粗,几乎没有长。只有几棵靠边的树长得蓊郁一点,枝叶有些许茂盛、繁绿。中间的树儿,有的已经枯死,倒在林子里,像一具僵尸。太阳直射进来,草儿疯长着。有的还是孩童,枝干细细的,老长不大,被逼得弱不禁风的样子。走出树林,远看,又似乎就像一群苗条的“剩女”,高挑得过分,面黄饥瘦。

想到这里,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有些忧郁的情怀在心底生长。这片林不是“永葆青春”,因为有的已经老死登仙了;也不是树自身“种不好”,因为它的周遭有长得蓊蓊郁郁的“个别户子”,它们“先富起来了”。

细细地观察,树林的环境有些恶劣。地势过于低洼,有的地方还大面积积水,树儿没有透气的空间。泥土贫瘠成硬板,禁锢了树根的自由伸展。没有根深,哪来叶茂?没有了大地的营养,哪来树干的粗壮!树林的“人口”有些拥挤,密度太大。所以,个个逼着往上长,来不及也没有条件横向壮大。

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社会中生活的人群。有些生活在贫瘠的穷山恶水地方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贫困的面貌,将可能长时间地贫穷下去。所以,那些国家扶贫的贫困县一直是贫困县,怎么扶也扶不起来。有些出生在恶劣“环境”里的人,先天不足,想要发展也是很困难的。可见,“环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多么关键,自己要改变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且不可天真地“异想天开”。

我忽然想到了老子的“无为”。“无为”,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的固有规律去做事。这样,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没有什么事做不好。如果主观臆断,不从实际出发,擅权妄为,就可能事与愿违。就像这片树林子,树儿如果栽稀疏一点,不这么拥挤,光合作用就会满足树儿生长的需要。树儿就不会拼命地往“上”挤,去抢得那份可怜的阳光。彼此不争不抢,世界自然就和谐了。所以,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不要“想当然”,要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功夫,不做应付领导急于求成的事,不做劳民伤财的事。不然,就可能像这片杉树林一样,都生活得不开心,也会一直长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