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但求不愧我心

但求不愧我心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岁末年初,想起了弘一法师手书的这副对联。纪念堂正厅中央是弘一法师三米高的铜质立像,两侧是“超脱”和“皈依佛门”两幅大型浮雕。回国后曾任教于天津、上海及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美术教师。他是中国从绚丽至极而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我将弘一大师的简历和处世格言,作为新年祝辞献给大家,望细细咀嚼,慢慢体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但求不愧我心

——2007年新年献辞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岁末年初,想起了弘一法师手书的这副对联。记得是在浙江杭州西湖边的虎跑泉。那儿有一座李叔同(即弘一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厅中央是弘一法师三米高的铜质立像,两侧是“超脱”和“皈依佛门”两幅大型浮雕。左厅则陈列着李叔同的墨宝,有手书石碑八块,木刻格言十幅。那秀丽端庄的书法,警世喻人的处世格言,使观者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临事须替别人想 论人先将自己想

大著肚皮容物 立定脚跟做人

以镜自照见形容 以心自照见吉凶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善用威者不轻怒 善用恩者不妄施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 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他辑录并手书的这些处世格言,渗透着他的人生感悟、睿智、哲理,沁人心脾,耐人咀嚼,被他同时代的文化巨擘梁实秋、林语堂等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其父李世珍为李鸿章同年进士,曾任职吏部,后辞官返津经商,为津门巨富。李叔同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曾任教于天津、上海及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他“既是才华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当代名人都以能得弘一法师一幅字为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所创作的《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脍炙人口,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美术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使他先后培养出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批文化名人。他在人生盛年事业达到高峰时却在杭州虎跑寺披剃出家,苦心向佛,过午不食,潜修律宗,弘扬南山戒律,普度众生,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三代世祖。抗战爆发后,他提出“念佛不忘爱国”的口号,影响很大,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1942年他在福建泉州圆寂,终年63岁。他为后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从绚丽至极而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人们都说弘一法师做人做得太完美,风骨、才骨、傲骨一样都不少。其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则说他“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为教师,三变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赵朴初先生则评价他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上了年岁的人,记不住眼前的,却怎么也忘不了过去的事,特别是岁末年初,最容易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我将弘一大师的简历和处世格言,作为新年祝辞献给大家,望细细咀嚼,慢慢体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也祝同志们:新年吉祥、健康、快乐!

2007年12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