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浪花逐大潮

黄河浪花逐大潮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以言志,抒发胸怀,因而也催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人词家,诞生了无以计数的诗词作品,为中华文化宝库不断增添着瑰丽的光彩。他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宁夏诗词学会的认可。下一步他们打算注册成立市一级的诗词学会,进一步规范诗词群体,扩大创作影响,为宁夏的诗词繁荣做出贡献。大河东去,气势雄浑,她是天佑中华大地的一条巨龙,她在诗人的心目中也是最有情的。诗意悲伤,诗句淋漓,不失为一首好诗。

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们纷纷著述撰文、作赋填词,师承诗经楚辞,追踪唐宋先贤,同时紧跟社会发展潮流,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万物竞发,盛世承平,显现出了一派辉煌向日的灿烂景象。这其中最能代表和表达人们心声的就是诗词。诗以言志,抒发胸怀,因而也催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人词家,诞生了无以计数的诗词作品,为中华文化宝库不断增添着瑰丽的光彩。宁夏虽地处西北偏远一隅,境域不广,人才有限,但这一片土地却蕴藏着无限的诗情,激发着人们创作的灵性。在银川市西夏区就有这样一个集聚着数十人的诗词爱好者和创作者的队伍,他们以诗词为“链接”人们的纽带,每周都在进行诗词创作或研讨活动,每天由一名有创作实力的诗人在微信群里写出“头诗”,其他人跟写,然后由热心的编辑把诗词作品汇集到一起,请共同的参与者投票选出其中的好作品,再由群里有一定诗词理论水平的评家进行分析评论。这种形式生动活泼,简便易行,而且借助微信这一平台,传播快、影响大,对诗词普及与宣传起到了非常好的推进作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其诗词作品数量可谓洋洋大观,其中不乏优秀作品。通过这样一种有益的活动,他们创作的诗词作品质量渐次提高,写作者的诗词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宁夏诗坛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况。当然光有爱好显然还不够,只有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才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最初的爱好者已经慢慢演变成为自觉的诗人,难能可贵。他们在创作的同时,每月都在开展诗词理论讲座,请一些有成果的诗人讲授诗词创作方法和经验,传授诗词知识与技巧,效果很好。他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宁夏诗词学会的认可。下一步他们打算注册成立市一级的诗词学会,进一步规范诗词群体,扩大创作影响,为宁夏的诗词繁荣做出贡献。这中间离不开一位热心的带头人,她就是郑晶大姐。郑大姐诗词书画皆有造诣,组织能力极强,在诗友们中间有很高的威望,正是通过她的不懈努力,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不断地交流学习、切磋诗艺,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令人欣喜的良好局面。

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他们不仅要具有丰厚的知识、独特的视角,还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有做人的良知,能够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与时代共命运,为人民鼓与呼,这是“诗人”这个称号对我们的要求。既然走到诗词的这条道路上来,就应做好准备,义无反顾,要有献身精神,因为诗词导引着我们的“灵魂”,我们不能够“无为”地去应对。我看了郑晶大姐拿给我的诗稿,首先我觉得大家的创作有一种“责任”,它体现在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再就是真实,它倾注了每一位诗词作者真纯的感情,毫无造作之感。以往初学者的作品大多有无病呻吟的毛病或困在个人好恶的狭隘圈子上故弄玄虚而走不出来。但现在的诗人知识储备深厚,视野自然开阔,关注社会,针砭时弊;接触民生,了解生活。所以写出来的作品鲜有“闭门造车”之嫌,都很真切感人。如:“大漠雄浑塞外风,黄河咆哮浪涛声。东方龙奔东流去,福佑中华最有情。”(郑晶《母亲河》)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河东去,气势雄浑,她是天佑中华大地的一条巨龙,她在诗人的心目中也是最有情的。塞上的大漠风光映衬着奔腾不息的滚滚巨流,跃然纸上,何等壮观,铺展开来就是一幅壮美的图画,使人陶醉;又如:“东风初起万花欣,柳绿桃红遍野薰。炼石补天撑宇宙,甪端迎驾护仁君。真真廉洁千秋炳,赫赫丰功百世勋。保卫山河安九域,神州黎庶乐耕耘。”(余丽萍《甪端生僻》)。东风桃李,域内清明。山河安泰,神州繁荣。千百年来人们心中都有一个“神明”——甪端,它呵护着廉洁,保佑着庶民。诗中蕴含了多少期盼和愿景,看似写“兽”,其实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发人深省。再如:“海阔无垠巨舰航,长空万里战鹰翔。和平岂会从天降,我自磨刀待虎狼。”(于卫东《九月三日观阅兵有感》)。山河壮丽,海疆辽阔,需要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护卫,没有坚强的后盾,和平就是一句空话。诗人既赞美了“巨舰”“战鹰”,又居安思危,发出振聋发聩的警醒:“和平岂会从天降,我自磨刀待虎狼”,韵味深长。丰厚的社会生活,独特的观察视角,是写好诗词的基础;扎实的知识功底,灵巧地驾驭语言的能力,更是写好诗词的必备条件。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是精神的产品,但它必是有生活的支撑,也一定高于生活本身,又能让人能感受到浓烈的生活气息。好的诗词作品要求语言生动又富于情感,意在笔先,内容大于形式,但又形神兼备,不可偏废。这样的好诗在集子中也是比比皆是。如:“细雨一夜羞怀春,金鲤九跃自浅深。垂眉柳丝衔泥燕,绿水不改处子心。”(曹小文《早春艾依河》)。春来燕归,细雨柳丝,多么美好的季节,艾依河如同一个怀春的少女,处处都含着羞涩,柔情万种,惹人爱怜。语言生动,比喻恰如其分,诗意盎然。又如:“独立层楼望远方,山重水复映斜阳。故园更在斜阳外,谁有乡愁似我长。”(朱建设《远方》)。登高望远,山重水复,斜阳美景,却勾起了诗人的无限乡愁。“故园更在斜阳外,谁有乡愁似我长”。千言万语尽在诗中,遐思无穷。再如:“才梦花中母手牵,却闻窗外雨呜咽。痴心欲盼亲还日,落瓣纷纷泪满天。”(余秀玲《思亲》)梦中花下,与母牵手,何其融融,忽又雨声呜咽,花瓣如雨,感伤万端。语言变幻,情景交替,道出了诗人对母亲的眷恋与思念之情,感人至深。当然诗词的创作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丰富多彩,姹紫嫣红,才耀人眼目。请欣赏下面几首诗作:“妾意长相守,君心在九州。行装初备好,晓镜几生愁。林鸟啼枝上,江风阻浪头。浮云千里外,唯见一沙鸥。”(王靖《别怨》)这首诗借古意而抒发离别之情,幽怨入骨,惆怅万分。晓镜、林鸟、江风、沙鸥都被人格化了,充满了忧愁。夫妻相别,何日再见。其情其景,最为哀怨。诗意悲伤,诗句淋漓,不失为一首好诗。“客自远方来,登枝觅旧台。一鸣惊蓓蕾,千树丽花开。”(于秀萍《黄雀》)。语言简练,节奏明快,远方“客”来,花为你开,机缘因果,却是旧时相识,诗情画意,妙不可言;“幽香兰麝薰,寺静大山亲。风送磬声远,桥连佛印尊。雅谈茶韵品,诚志谒禅殷。竹茂接云气,谐缘悟自深。”(丁玉芳《题金山寺》)山深寺远,幽静迷人,这里的风、桥、茶、竹都有了禅味,山外来客也许更应该放下身心,认真参悟一回自己的人生。人与自然的亲近,文化与自然的和谐都包含在诗中,怎能不让人感悟。诗词集中还收有部分新诗作品,自由奔放,激情充溢,感情真挚,旋律优美。其中田凯、钟元悦、陈军、杨波等人的新诗皆有上乘之作。上面所列举的几个例子仅仅是诗词集中数量非常少的一小部分作品,诗词集共选了41位诗人词家的数百首作品,涉及的题材、体裁、内容较为广泛,精品力作俯拾皆是,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尽述。另外,诗词集中除了本地诗人词家的作品外,还收录了一些外地作者的作品,质量也很高,体现了宁夏诗词创作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交流性,这是该诗词集的一大特色,值得赞许。我想,通过举例,虽是管中窥豹,难以以偏概全,但爱诗的读者一定会从中感受到诗的美丽与魅力,这里就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朋友们来仔细阅读与欣赏这本诗词集,发挥大家更自由的想象力和鉴赏力,同时给出更权威的评语,因为,唯有读者最有发言的权利。

臧克家先生曾说过:“如果‘诗言志’的‘志’字是包括了感情和挣扎向上的两个含义,那么,我们就是接受下这个古老的定义也是无妨的。‘诗’,这个字,是旧的,而它在今天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生命了”(《克家论诗》5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8月)。是啊,“诗”在我们学诗者的眼里是强大的,永远都是有生命力的,新的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诗”的激情和理想,哪怕我们是一朵浪花,也要追逐大潮,用绚丽的彩虹诗化我们的人生。

2016年7月22日于银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