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至真至朴心中情

至真至朴心中情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期以来,经过几代文学工作者的努力,西海固文学一帜独树,声誉鹊起,这其中也应有旧体诗词的地位。诗稿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描绘和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诗稿中有一部分诗作是生有先生少年时代的作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人生年少,感情炙热,诗意率真。其中有一些写景的诗简洁明快,状景状物,信手拈来,恬然入诗,不乏雅致。愿生有先生植根于西海固的沃土,能够写出更多、更优秀的诗歌作品来!

隆冬时节,朔风袭人。生有先生冒着严寒专程从固原来银川寻访我,刚一坐下,他便从包中拿出一本装订整齐的打印诗稿,说这是他三十多年间断断续续创作的旧体诗,请我为他把关并做修改。真是惭愧得很,我于旧体诗词虽然有一些粗浅的钻研,但仍然处于学习阶段,还谈不上替人“把关”和“修改”作品。生有先生言辞恳切,再三推辞不过,只得答应他先放下容我看看再说。过去我和生有先生同在固原市委工作,相识二十多年,对他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印象深刻。他在工作之余创作的一些作品也常在报刊上能够读到,尤其是他的旧体诗如同他的为人一样真实、质朴,让人感慨。没有想到,这次他竟拿来了厚厚的一本诗稿,说明他是勤于创作的,而且也获得了丰收。生有先生走后我认真阅读了他的诗作,大概有一百来首,多是五言、七言的古风,间或少量的绝句,都是他有感而发、因情而发,记录生活、承载感情的结晶,自然、拙朴,如山间溪水,原汁原味,涓涓流淌,无任何雕琢之嫌,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探索。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诗的影响,一些优秀的作品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使旧体诗词受到了“洗礼”,但其生命力依然顽强,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知识分子不仅钟情于它,而且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在文化知识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热爱于它并进行有益的创作,写诗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旧体诗词开始走向复兴,作者和读者以千万计,优秀诗词作品也在不断涌现,形势十分喜人。固原虽然地处偏僻,但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雅士就有作诗填词的传统,地方志上多有记载并有大量诗词作品传世,深深地影响和启发着后来之人。新时期以来,经过几代文学工作者的努力,西海固文学一帜独树,声誉鹊起,这其中也应有旧体诗词的地位。旧体诗词的所谓“旧”,只是区别于“五四”时期兴起的新体诗,它形式上虽“旧”,讲求一定的格律,但内容上只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囿于传统的窠臼,始终充溢着时代的鲜活气息,它依然是“新”诗。欣喜的是,在当地从事旧体诗词创作的诗人们,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终以自己的作品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在文学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西海固文学增添了新的荣誉,生有先生便是其中的贡献者之一。

生有先生的诗作既有对故里乡梓的眷恋热爱,也有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歌颂,既有对友情亲情的深深感念,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遐思,人生追求开阔明朗,思想境界积极向上。他在《回僚坡》一诗中写道:“一别僚坡三十年,僚坡大改旧时颜。夏丰秋旺牧满圈,回汉知己话当年。”僚坡是固原北川一个回族聚居的村子,距作者的家乡不远。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贫困落后的村庄,如今已是旧貌换了新颜,回族群众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稼禾殷实,牛羊满圈。一首颇有诗味的短诗,明白易懂,无须什么遣词造句,就把一个村子由贫困到富足的变化逼真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对故乡大地上脱贫致富所带来可喜变化的欢欣。“回汉知己话当年”更是包含着许多的情愫,意蕴深长,令人回味。诗稿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描绘和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生有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在外出学习考察之际,不忘用诗来吟唱他所看到的美景,用诗来抒发他寓情于景的真切感受。《江上异景》:“清江无际一面镜,七洲揽照两鬓青。狂飙抱起三峡浪,拍打悬崖巨石林。”抒写的是他在长江上看到的奇异景色,江面时而风平浪静如镜子一般,仿佛世界上所有的青山绿地都能在此映照出它们的壮丽容颜,时而狂飙怒吼,风云变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全诗以浪漫的手法描写出了万里长江广阔庞大的气势,给出的画面气象万千、惊天动地,使人叹为观止。在亲情友情方面,作者对感情的表现却很细腻。《答友人》写道:“远眺百鸟翔,近视皆成双。天地共步韵,与君暂相望。”用借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抑或是爱情,虽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尚待时日,但天地一心,有着同谱人间最美韵律的期盼,真情不露,藏于诗中,富于联想。在《秋潮》中,作者吟道:“枫叶浮轻霜,夏榴初笑长。春花存香气,秋月沐辉煌。”虽描写的是季节的变化,却寄托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缕缕情丝,借景寄情,抒发心志,达到了情景合一的审美效果。

诗稿中有一部分诗作是生有先生少年时代的作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人生年少,感情炙热,诗意率真。其中有一些写景的诗简洁明快,状景状物,信手拈来,恬然入诗,不乏雅致。但也有一些诗作过于平白,词不达意,还需要在文字修饰上多下功夫,使其更接近于诗的“语言”,要把握好旧体诗词创作少概念而重形象,“贵含蓄而恶浅露”的规律。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还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言时代之志,抒人民之情”,在不断创新中让作品更具有力度和厚重感,这也是诗的“责任”。生有先生的诗体多是古风,不受格律过多的约束,看似自由,但在美学的层面有一定缺失,影响形象思维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在以后的创作上还应自觉靠近“格律”,在真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使自己的创作在艺术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使作品更臻成熟、更加多样化,因为“诗人不仅应该是社会的斗士,同时也必须是艺术的斗士”(艾青《诗论》)。愿生有先生植根于西海固的沃土,能够写出更多、更优秀的诗歌作品来!

(原载2013年2期《夏风》诗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