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繁星璀璨映塞上

繁星璀璨映塞上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诗词学会的成立为培养诗词文学人才、繁荣宁夏诗词创作、宣传塞上文化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次会议标志着新边塞诗派的崛起,其共同点是诗风粗犷、阳刚豪气、质朴平易、沉郁慷慨。其特点虽以感事抒怀、咏物寄意为主,但脱离了完全个人化浅唱低吟的不足,题材广泛、意境开阔,既歌唱塞上的新生事物,又赞美神州大地的可喜变化,彰显时代风采。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脍炙人口的优秀传统诗词千古传诵。诗歌向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国诗歌王国中的一员——旧体诗词,其创作与现代诗一样,如奔涌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会刊《中华诗词》海内外公开发行,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与内部出版的诗词刊物一千余种,各地民间的旧体诗词社团近两千个,每年出版诗词集近千部。一些纯文学刊物也纷纷开辟旧体诗词栏目发表作品。无论是从创作人数还是作品数量来看,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旧体诗词创作正在走向复兴。2011年,在国务院关怀下,成立了中华诗词研究院,旨在加强对当代旧体诗词推陈出新、审美趋向的理论研究,以此进一步促进旧体诗词的创作,发展和繁荣我国文艺事业。

和全国一样,宁夏的旧体诗词创作从小到大、从萧条到繁荣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1949年至“文革”期间,由于受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宁夏创作旧体诗词的诗人很少,只有罗雪樵、贾朴堂、赵庚、吴淮生、秦中吟、彭锡瑞、吴宗渊等数人。他们中大多数是从文化发达省份支宁来的知识分子,有着良好的古典文学素养,也有宁夏本地成长起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爱好者,但他们的创作是自发的,是一种个人爱好。特定的年代,诗词创作如万物萧瑟,难发枝芽。改革开放为宁夏旧体诗词的复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诗词创作者日渐增多。1985年《宁夏日报》副刊编辑秦中吟联络时任宁夏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淮生,并通过他联系宁夏文联名誉主席石天、朱红兵等人,由石天牵头成立诗词组织“塞风诗社”。石天任社长,朱红兵、吴红兵、贾朴堂、肖维章、吴淮生、秦中吟为副社长。这是1949年以后宁夏第一个诗词组织。随着诗词队伍的壮大,诗词创作也日渐繁荣。1988年宁夏诗词学会成立,挂靠宁夏政协教文体委员会。张源任会长,石天、朱红兵、秦中吟(兼任秘书长)、吴淮生(兼任副秘书长)任副会长。学会成立之后,积极开展采风、创作、吟诵、学术研究、对外文化交流、编辑出版诗词等活动。宁夏诗词学会的成立为培养诗词文学人才、繁荣宁夏诗词创作、宣传塞上文化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1995年9月,宁夏诗词学会与银川市政府联合承办了全国第八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国内外100多名专家、诗人参加了会议,以边塞诗与爱国主义问题为主题进行了研讨。会后由秦中吟编辑出版了《重振边塞雄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中华当代边塞诗词精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这次会议标志着新边塞诗派的崛起,其共同点是诗风粗犷、阳刚豪气、质朴平易、沉郁慷慨。宁夏地处边塞,历史悠久、山水独秀,前有古人留下的不朽诗篇,后有新时期旧体诗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本土一些诗人的作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发展,在国内产生影响,为宁夏赢得了荣誉。周毓峰的《古剑行》,秦中吟的《鹧鸪天·咏荷》,张源的《塞上喜雨》,李增林的《红豆吟》,吴淮生的《旧调新声》,刘世俊的《贺兰山》,彭锡瑞、胡清荷的《湖海诗情录》,王其桢的《紫塞驼铃》,唐麓君的《沙海诗林》,刘沧的《宁夏川》,崔永庆的《绿野春秋》,邓万的《扬黄扶贫灌溉工程感赋》,王文华的《岚溪吟草》,何敬才的《蓝梦集》,崔正陵的《平仄人生》,杜桂林的《秋风》,张程九的《宁夏解放五十周年》,杨森翔的《江南塞北》,刘剑虹的《西夏鎏金铜牛》,黄正元的《六盘山长征纪念亭》,沙俊清的《青山集》,韩长征的《雪晴塞上》,王文景的《农村新貌》,任登全的《山村人家》,王正华的《艾依河巡礼》,沈华维的《六盘山写意》等以及张嵩创作的以六盘山区生活为主题的系列作品、白林中创作的以回族题材为主的作品,段庆林创作的曲、李玉民创作的词等作品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女诗人方阵,代表性诗人有苑仲淑、陶玲、杨石英、熊品莲、宋玉仙、熊秀英、闫云霞、赵达真、刘秀兰等,她们为这一时期宁夏诗词的壮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新世纪之初,宁夏诗词学会组织出版大型诗词集《西部大开发诗词大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2月),为西部大开发吹响进军的文学号角,走在了全国诗词创作的前列,显示了诗词的力量。其中秦中吟、崔永庆、吴淮生、邢思顒、崔正陵、黄正元、沙俊清、刘剑虹、李玉民、熊秀英、张嵩等11人的作品入选《诗刊》(2004年11月号上半月刊),这是宁夏旧体诗人作品第一次集中亮相国家权威刊物。由此开始的十余年间,宁夏旧体诗人的作品频频亮相国家级刊物并在全国大赛上获得多项大奖,作品内容也丰富多样,在走向成熟的同时显露出激扬飞动、顿挫劲键的气势,既有对传统诗词的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形式虽“旧”,内容全新,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并与时代息息相关。其特点虽以感事抒怀、咏物寄意为主,但脱离了完全个人化浅唱低吟的不足,题材广泛、意境开阔,既歌唱塞上的新生事物,又赞美神州大地的可喜变化,彰显时代风采。这一时期继续坚持创作并成绩显著的诗人有秦中吟、项宗西、崔永庆、邓万、魏康宁、马志凤、杨石英、熊品莲、杨森翔、崔正陵、刘剑虹、何志鉴、沙俊清、任登全、海军、张嵩、闫云霞、熊秀英、白林中、李宁善、李宪亮、许凯、丁玉芳、李克昌、李贵明、杨玉杰、李秀明、陆占洪、潘万虎、孟健、杨作枢、刘德祥等,同时还涌现出一批有创作潜力的中青年诗人,如闫立岭、许东君、强永清、天唐、马翚、佐红星、贾志中、杜枚、侯玉红、许金平、祁国平,农民诗人马建国等。

自2007年至2013年间,宁夏诗词学会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塞上清风全国廉政诗词大赛”“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全国旅游诗词大赛;两次参与举办黄河金岸全国诗词大赛,编撰出版了《中华诗词文库·宁夏诗词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5月)和将编辑出版的《当代中华诗词集成·宁夏卷》,不仅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诗词新人,也对提高宁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学会成立二十多年间,编辑出版《当代诗人咏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中华当代边塞诗词精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等大型诗词集14部,会员个人出版诗词集近百部。

宁夏诗词创作水平和全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骨干力量很少、整体质量不高、理论水平有限,爱好诗词和写作诗词的人不少,但真正理解诗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作品的作者不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大部分作者年龄偏大,不能经常性参加诗词交流活动,创作渐趋衰竭,发现和培养新人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宁夏的诗词创作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诗人,他们为新时期宁夏的诗词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的已经去世,但诗名长存,令人难忘;有的年事已高,仍然笔耕不辍,使人感动;一些中青年诗人创作精力旺盛,已成为宁夏诗坛的主力军。

吴淮生(1929—),安徽泾县人。一级作家,曾任宁夏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宁夏作协副主席,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宁夏诗词学会名誉会长。195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分配来宁工作,文学基础扎实,诗词功底深厚。他写新诗也写诗词,亦写文学评论,三者互补,颇有建树,是宁夏文学界的前辈。他的诗词作品多以表现宁夏山川风物、名胜古迹以及亲情友情为题,内容广泛,思想深刻,语言凝练,风格典雅,是20世纪80年代宁夏最早走向区外,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旧体诗人。步毛泽东韵写三门峡的一组词作大气磅礴,想象丰富,堪称力作。其诗词集《吴淮生诗词选》是《旧调新声》的增版,颇能代表宁夏诗词创作的水平。诗人已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每有诗词佳作问世。堪称塞上诗坛的一株常青藤。

崔正陵(1935—),江苏盐城人。1957年上海二师毕业,1958年支宁来银。长期从事中学教育,同时坚持诗词创作,是我区比较成熟且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作品凝练,意蕴深沉,绝句多富韵味。七律《景德镇瓷》构思精巧,曾获全国大奖。三十多年来先后在区内外二十余家报刊上发表诗词作品数百首,其中不少作品被海内外多种诗词选本收录。现任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夏风》诗刊副主编。纵观崔正陵的诗词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严于格律,精于结构,语言清新流畅,凝练简约,意蕴深沉。他尤长于七绝,往往构思精巧,言约意丰,颇富韵味。其诗风刚正、清深。代表作有七绝《赠银川绿化大队》《题西夏王陵》《西湖三墓》《景德瓷》,七律《过明孝陵》《青铜峡》《七十回眸》等。自传体长诗《平仄人生》基本上用七绝写成,颇见功力。近期又完成了该书的修订本,从内容到形式更臻于完美。诗人熟练地运用七绝联章的方式,抒写其80年的沧桑经历,力图通过个性命运的展现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艺术上有一定创新。该书的特点:一是唯真唯实,爱所当爱,憎所当憎,无浮词泛语,更无阿谀取容之词。二是生活面广阔,思想感情浓烈,往往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到,颇见功力。三是严守格律,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注重炼字、炼句、炼意。《平仄人生》的探索和追求,是作者对当代宁夏诗词创作的突出贡献。

秦中吟(1936—2014),宁夏平罗人,原名秦克温。195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宁夏作家协会理事、宁夏诗词学会会长、《夏风》诗刊主编等。著有旧体诗集《朔方吟草》《塞上新咏》《攀登兰山》及《秦克温文学评论集》《诗的理论与批评》《诗论新篇》等十余部著作。诗词作品曾获艾青杯奖、全国诗歌节奖、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国诗歌征文奖等。秦中吟是土生土长的宁夏籍诗人,20世纪60年代开始诗词创作,其诗讲究构思,以现代汉语为基础,多吸收生活化口语入诗,多方面表现塞上山川文物、田园风光及风土人情,自觉地把新诗意象、象征、通感白描等表现手法运用于诗词,追求豪放阳刚之美,形成了清新淡远、语言朴素流畅的风格,并不断探索西部诗的审美空间。秦中吟的诗词作品植根民间、关注民生,反映人民疾苦,有很强的现实色彩,这和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不无关系。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歌唱宁夏的山川之美、河岳之美,宁夏的热土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也留下来了他灿烂的诗词华章。他在宁夏诗词学会初创时期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后任会长兼《夏风》主编。1990年主编出版诗词集《塞上龙吟》,填补了宁夏诗词出版的空白,作品反映了新时期以来我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就,回汉各族人民新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宁夏壮丽山河及淳朴浓郁的风俗民情,初步显示了宁夏诗词豪放阳刚之美的艺术特色。他主编的《当代诗咏宁夏》《当代中华诗词精选》《中国西部开发诗词大典》《中华诗词文库·宁夏诗词卷》等14部诗词集突出了鲜明的西部特色,是我国当代西部诗创作的重要成果。秦中吟扎根塞上,倡导和积极实践西部诗,被评论家称为中国“新边塞诗”的领军人物。

崔永庆(1940—),宁夏中卫人。196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农学系。青年时代写作新诗,中年后写诗词,孜孜不倦,每有出新之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出版诗集《绿野春秋》《秋悦平畴》《流苏集》《雪泥集》。部分诗作入选《中华诗词家名典》《中国西部开发诗词大典》《中华当代边塞诗词精选》《当代诗人咏宁夏》和《宁夏旅游诗词精选》等诗词选本。作品数次在全国和自治区诗词大赛中获奖。他长期在农业战线工作,淀积了对农村和农民关爱的深厚感情,近一半的诗作都是反映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辉煌成就。他的诗风朴素、充满真情,出自自我,通向人心,有益社会。他把艺术之根深扎于人民之中,一颗向真、向善、向美的诗心贴近于人民大众。他的诗熔铸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凝练、隽永、典雅和现代诗词的清新、活泼、明丽,成为宁夏诗坛上一道风姿独异、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近年来艺术触角伸入官场和人生体验,关注时事、老辣独到。创作多用生活化口语,朴素自然,不乏情趣、理趣,一些作品达到了情与理的和谐统一。他一直主张和坚持应以普通话的音韵为标准的白话写作格律诗词,提倡现代口语入诗。他所创作的旧体诗,无一例外的都是使用的新声新韵。

刘剑虹(1941—),宁夏中宁人。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多年从教从政,退休后从事诗词创作,时间虽短,但一出道便崭露头角。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诗词集《剑如虹》《塞苑流韵》。作品七律《西夏鎏金铜牛》意象粗犷,韵味深沉,获“凤城旅游诗词大赛”一等奖。七律《任长霞》获“塞上清风”全国廉政诗词大赛二等奖。擅长诗词艺术的研究、探索与创作,注重深入实际感悟人生,其作品多以凝练的笔墨,烘托出深邃的意境和宽广的情韵。诗风简洁犀利,想象奇特新颖;文字工整,质朴明达,情事合一,情理互现,熔思想和艺术于一炉,富有哲理和感染力,具有鲜明的个性。诗作或达观,或悲壮,或凄婉,或哀怨;在表达上或含蓄,或形象,或深沉。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用句,显示了其娴熟的艺术功力,实现了景致与情怀、现实与历史的和谐统一。在创作实践中,他依据自己创作的宝贵经验,撰写了多篇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诗论,凸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艺术把握。

邓万(1942—),宁夏永宁人。1966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宁夏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有较高文学修养和深厚生活积淀,诗词创作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颇高,作品数量虽少,但风格典雅、庄重,创作势头看好。诗人生活在宁夏,成长在宁夏,他对家乡风土景色的变化有亲身体验,垂髫居所、同伴鬓衰、车流、鲜花、风沙、碱滩、湖泊、泉水的变化都“诗化”为出自内心的诗句,形象贴切,充满生活气息。诗人的一些作品通过抚今追昔,进行时空对比,表现了他对大时代变革的正确把握,具有强烈的感恩思想和时代特色。诗人聪颖敏感,语出于心,句出于情,作品艺术性较强。出版有诗集《履痕韵语》,从中既可见其多年来心灵之旅的履痕,亦可观其诗词创作的发展轨迹,语言清新,颇富韵味。

项宗西(1947—),浙江乐清人,笔名宗西。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政协主席。现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宁夏诗词学会、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总名誉会长。著有诗词自选集《春色秋光》、诗文集《霁月清风集》等。20世纪60年代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浙江杭州来到宁夏,从此深深扎根于斯,视宁夏为第二故乡。部分诗词作品先后在宁夏、浙江等地的报纸杂志发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他的诗作少而精,但注重形象思维,结构严谨,语言清雅,意境高远,兼有西北的雄浑豪放和江南的细腻柔情,情感真挚。往往因情设境,境由心生,笔力细腻,精妙传神,“优美”与“宏壮”兼得,显示了他作诗为文的修养和文化素质。以自选诗集《春色秋光》为例,其中突出的一个艺术特点,就是把“春色”“秋光”相互交织、映衬,超越时空,在抒写江南的诗中常常嵌入歌唱塞上的诗句,在描绘塞上的词里又时时不忘填上怀念江南的妙语。虽然这种感情是复杂的,但也是炽热的,更是真挚的。因为在诗人的心目中“两个”故乡是同等的重要,不分彼此,一往情深,都给予了他人生成长丰富的营养。诗人以诗词寄托情愫,感时怀事,布景造境,铺叙爱意,热忱地表达他对“故乡”的痴情。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更是一种情与爱的投入。他的诗作语言质朴而豪迈乐观,境界高远而情真意切,常能把对江南的寄寓与北国的感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效果出奇,内容出新,深得古诗写法之妙。其作品不乏婉约之韵,但以豪放为主,更具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但继承了盛唐边塞诗雄奇豪迈的诗风,而且在探索中进一步拓宽了诗的题材,融入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为当代新边塞诗的兴起、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是豪放与婉约兼得的诗人。著名评论家郑伯农在《春色秋光》(中华书局2011年)序中所言:“他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诗词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大视野、大胸襟。写起诗来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用的是古典的艺术形式,说的是当代人的话语,倾吐的是当代人的心声。所以,自然而然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上是当代宁夏诗词界的几位代表性诗人,为宁夏诗词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而女诗人的作品,清香典雅,情真意切;回族诗人的作品颇具民族特色,与众不同。

熊品莲(1933—),女,湖南临澧人,字寒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顾问。自幼深受潇湘文化熏陶,酷爱诗词。1952年中学毕业后随家人来到宁夏,并深深地爱上这片她笔下常常吟颂的土地。她的诗词创作在艺术手法上题材丰厚、广泛,既赞颂自然美、山河美、人情美、风物美,又关注历史变迁、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写作手法多样,体裁多有变化,兼容性较强,既有古风、近体律绝,也有长短句词和曲联;内容上既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又直抒胸怀,义理融情。比较起来五言律绝运用得更得心应手,语言较为凝练、老到、含蓄。她的诗词就是她心灵的感应和情感历程的真实记录。其代表作品《荷塘观鱼》《晨燕》《五律二首》《寄远十首》《七律二首》《重九抒怀》,词《喜迁莺》(二首)、《玉楼春》《鹧鸪天·梦难成》《长相思》,曲《双调·拨不断》等,皆以爱情为主题,情真意切,思绪绵绵,如莲之清香,沁人肺腑。

熊秀英(1943—),女,河北涿州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作品见于《中华诗词》《诗刊》等多家刊物。诗人善于借景抒情,描写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和亲情的诗朴素自然。其诗作感情浓烈,含蓄婉转,既清新直率,又英姿勃发,富有洁气。善于缘情写景,长于创造有我之境,作品始终荡漾着浓烈的浪漫的气息。如《初春》一诗:“草木经风各自新,桃花先占一枝春。柳丝也解人间意,长蔓悠悠牵客心。”评论家张铎评析:诗人写春,先从风写起,而这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贺知章笔下“似剪刀”的风。在这样的和风吹拂下,草木各自新。此处之“新”乃词类活用,着一“新”字,使万物充满了生机,尽得风流。诗人写桃花,先占一枝春,是形似,是画工,即画得像。而写柳丝长蔓牵客心,是神似,是化工,即写出了精神。

闫云霞(1953—),女,宁夏中卫人。东北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曾在中卫铁厂、科委,建行宁夏分行等单位从事冶金生产技术、科技管理、企业管理等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散曲》编委,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夏风》诗刊副主编。她学诗虽晚,但性聪慧,能够虚心学习,勤于探索,可谓后来居上。其作品感情细腻、洒脱,柔中有刚,在散曲创作方面颇有成就,且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是我区散曲创作的带头人。曾四次出席中国散曲学术研讨会,并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得到与会者好评。部分作品入选《雄浑贺兰·多彩银川》《黄河金岸诗歌节诗选》《华夏诗词奖获奖作品集》《中国诗词年鉴(2012年)》等诗词曲选本。著有诗词曲集《云霞韵语》《沙坡头咏怀》。其代表作有《黄河金岸十二咏之河畔新居》《[中吕·山坡羊]退休感怀》等。其词曲作品善于将世俗生活诗化、雅化,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和反映,语言朴实,接近口语化,富有曲味。《[正宫·双鸳鸯]缘思情闲》,被诗人吴淮生评为“是散曲重头兼独木桥体,连写四遍感情越写越深;同用一韵,感情也越唱越激越”。

马志凤(1937—),回族,河北大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顾问。1958年由北京回民学院毕业支边来到宁夏,长期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后从政。文学训练有素,有一定的传统诗词基础。五十多年中,他视宁夏为他的故乡,并且深深地眷恋,他的诗作就是明证。他在《新天府畅游》写道:“夏日晴川一色新,无边原野绿如茵。悉听座下驰高速,不禁心中叹美辰。塞北神游扬子畔,江南景赏大河滨。纵横八面观奇幻,尽享古今风物淳。”发自内心对塞上新变化的赞颂,意高韵远,语言明快,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而且遵从格律,手法严谨。诗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擅写回族生活,描述回乡风情。作为回族的一员,又长期在宁夏生活,他熟悉回族人民,熟悉他们的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及风物。诗人的作品在这一方面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为别人所不及。如《瞻仰同心清真大寺》《凤城民族团结碑落成》《移民开发区》《感吾妻》等,从语言、风格、特点、情感、特定环境都能很好把握,往往是大处落笔,意在笔先,艺术效果明显,读之令人神往。

白林中(1953—),回族,宁夏银川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自小喜爱诗词,30多年来创作不辍。其部分诗词作品被收入多部大型诗选集,出版《白林中诗词》《白林中诗词第二卷》。他擅长描写回乡风情、穆斯林生活,颇有特色。如《白帽》《盖碗茶》《古尔邦节》《回乡婚俗》等民族题材的诗作,艺术地展现了回乡风情的优美,地域特点鲜明,贴近生活,气息浓烈,而且语言流畅,音调和谐,是不可多得的回族题材作品。他的诗感情充沛,立意清新,音韵铿锵,特点鲜明。既有传统的白描和赋比兴手法,也采用现代诗的隐喻与通感等方法,或数种方法并用于一首之中。意象奇瑰,想象独新。他在创作上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和方法,因而他写出的作品不仅有特立独行之感,而且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如《咏莲》一首:“连天碧叶画中翩,绿碎风翻倩影旋。玉臂入泥仍素净,仙葩出水更娇妍。轻姿冉冉凌空舞,华盖亭亭御浪喧。淡雅清幽非自好,一尘不染沁人间。”仙姿洁净,风格高标,诗人襟怀,证见于此。

海军(1956—),回族,宁夏固原人。毕业于宁夏大学政治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顾问,出版诗集《旅痕吟草》。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热爱文学艺术事业,尤善诗词,钟情书法。发表诗歌、散文作品近300首(篇),曾获宁夏第七届文学艺术奖。其诗歌以旧体诗最为擅长,现代新诗也有涉猎。他创作的旧体诗充分体现出对社会事件及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时代脉搏的触摸,对家乡变迁的礼赞,对历史人事的感喟。有豪情也有悲悯,善于抒情咏怀,胸襟开阔,文气浩荡。有古风雅韵、高洁精神和独特的人生感悟,作品中对私我情感的咏叹至少,而对民之维艰咏唱的大气朴实之风较盛。一些作品尤其透着别致的意趣和用心的祝福,表现出作者的自由性情和坦直胸怀,不溺于技法,不偏于旁门,颇有歌词之韵,体现出汉语的语义之美。

同时,王其桢、彭锡瑞、苑仲淑、周毓峰、李增林、魏康宁、丁玉芳、段庆林、闫立岭等诗人的诗词创作各有特点,各具风采,共同促进了宁夏诗词的发展与繁荣。

王其桢(1920—2001),河北元氏人。先后在宁夏文教厅、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生前任宁夏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顾问等职,有较深的诗词学养,著有诗词集《紫塞驼铃》,记录了诗人跋涉塞上坎坷经历和情感历程。诗品如其人品一样厚道、崇高,韵味如驼铃悠扬。写给妻子的组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彭锡瑞(1926—1997),湖南桃江人。生前曾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理事。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词创作,充满爱国主义情调。50年代在宁夏军区工作,后考入陕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长期任教。诗作主要讴歌新中国新宁夏的建设,作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社会生活,文字厚重而苍劲,格律考究严谨。七律组诗《致牛化东同志》是其代表作,感情真挚,具有较高艺术境界。与遗孀胡清荷合著出版有诗词集《湖海诗情录》。

苑仲淑(1927—2004),女,河北安平人。生前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诗作多歌颂社会主义现实生活,政治热情饱满。一些描写亲情、友情的诗味道醇厚,感人至深,诗词集《秋叶篇》有一定影响。

周毓峰(1928—2016),湖南益阳人。1949年参军来宁,1998年回原籍。曾任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其前期作品大多反映宁夏建设,也有自己从军的体验、感受。古风长歌《塞上行》深沉地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命运,不折不挠的意志,透视时代的巨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当代豪放壮美的边塞诗的代表作品。

张程九(1928—2016),安徽泗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任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著有《晚晴室吟草》《雁韵鹅声》等诗词集。作品题材广泛,气象万千,诗笔所向,触及社会各个层面。曾在宁夏老年大学担任诗词教师,培养众多学员,为宁夏诗词事业做出了贡献。

陶玲(1930—?),女,浙江绍兴人。原在天津三联书店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后调宁夏银川任中学英语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名誉常务理事,2004年出版诗集《晚荷集》。诗作多从性灵流出,创作颇具才思,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唐麓君(1931—),湖南零陵人。著名治沙专家,长期从事治沙工程建设,曾任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被称为“大漠诗人”。出版有诗词集《麓君吟草》等,主编《沙海诗林》系列丛书。诗风浪漫,像沙生植物般纯朴自然。其所著《治沙造林工程学》一书,将学术与诗词相糅合,别出新意,颇见特色。

王文景(1932—2012),宁夏平罗人,农民诗人。生前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名誉理事。50多年笔耕不息,诗词严守格律,笔力遒劲,表现新农村建设的田园诗有声有色,在诗词创作方面扶持和带动了不少新人。

杨石英(1933—),女,湖南邵东人。曾参加抗美援朝,转业后在宁夏地方企业工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顾问、银川西夏诗社社长。著有诗集《秋韵》等。作品多带有军旅色彩,诗风豪放,境界脱俗,语言凝练苍劲,格调高昂。

李增林(1935—),北京人。曾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长,宁夏政协七届、八届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总顾问。学者型诗人,著有《离骚通解》等著作。诗作立意宏大,境界高远,贴近现实,关注国计民生,诗风典雅、语句凝练。其五古《红豆吟》韵味浓郁,情意缠绵,堪称精品力作。

杜桂林(1936—),河北滦南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执教于宁夏大学中文系,退休后在老年大学讲授诗词,为宁夏诗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诗词集《秋风》题材广泛,意境开阔,讲求格律,达到了一定艺术水准。

任登全(1936—),宁夏平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平罗诗词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知识面较宽,参与意识强,勤于写作,诗艺日渐提高。七律《卢沟桥》概括准确,获由成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主办的中华魂诗赛三等奖,是我区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力作。

黄正元(1944—),宁夏银川人。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多年从事林业战线工作,熟悉六盘山区林业生活。诗情饱满,贴近实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代表作《六盘山长征纪念亭》《世纪钟》在艺术创作上有一定探索和创新。

李贵明(1946—2014),河北威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地质勘测工作,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作品大开大合,气概豪迈。几首《咏秋》诗典雅含蓄,颇有韵味;七律《塞上清风》获“塞上清风”廉政诗词大赛三等奖。

魏康宁(1948—),陕西咸阳人。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巡视组组长等职。现任宁夏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代会长,《夏风》诗刊主编。其作品写实性较强,关注重大题材,贴近生活、倾情民生。组诗《建国六十周年感怀》《参观中华回乡文化园》《隆德马社火》等诗作,格调高昂,语言铿锵,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是新时期边塞诗的力作。

薛建民(1948—),宁夏中宁人。宁夏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神华宁煤集团宣传部原部长。诗作朴实清新、生活气息浓厚,有很强的现实色彩、真诚感人。

丁玉芳(1952—),女,陕西户县人。宁夏诗词学会理事,曾在《中国诗人》《古风》《千千》《国学论坛》等著名网站发表大量诗作。《五古·故居怀感》《月下恩》《四季风》《叹金陵》等诗词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人网站诗歌精选等诗集中。诗风明朗、张扬,是宁夏网络诗人的代表者。

李玉民(1954—),宁夏中宁人。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专攻词作,集中表现煤炭战线生活,热情有如煤炭燃烧,富有时代气息,文采斐然,真情感人。词作散见于《宁夏日报》《诗刊》《中国西部开发诗词大典》等报刊和诗选集。

邓成龙(1955—),四川三台人。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宁夏党委机关原副巡视员,高级政工师。诗词作品格调高昂,意气豪迈,语言质朴。古风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颇见功力。

潘万虎(1957—),宁夏中卫人。宁夏诗词学会顾问,宁夏地质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诗词作品内容丰富,境界广阔,关心时事,倾注现实,情景错落有致,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真情。

段庆林(1963—),宁夏平罗人。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研究学者,业余时间进行诗词曲创作。在《诗刊》《同晖》学刊、《大海洋诗刊》等报刊发表旧体诗词曲作品近百首,入选《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等多种选集。所作诗词曲语言鲜活、平实质朴,接近口语化,生活气息较浓。作品多有创新,风趣幽默,每有出彩力作,令人耳目一新。辑有未刊稿旧体诗词曲集《念珠集》。

闫立岭(1966—),河北清苑人。宁夏诗词学会副会长。在从事核工业勘查之余进行诗词创作。作品构思严谨,讲求格律,诗风明丽,注重意象,一些诗词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曾获“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词赋联大赛”优秀奖。

马翚(1969—),女,山东郓城人。宁夏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主任医师。她的诗词虽然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清丽婉转、纤巧灵动,律绝多抒感慨,不乏佳作;词令每有怀思,寄托深远。颇得古意却常常出新,奇而不俗,雅致有度。

在宁夏从事旧体诗词创作的中青年诗人中,张嵩是“新生代”诗词创作的佼佼者。

张嵩(1963—),宁夏固原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宁夏作家协会理事、宁夏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夏风》诗刊副主编。少年时代即开始诗词创作,发表作品近千首(篇),作品入选40余部选集,著有《遥远的岸》《散落的羽片》《渐行渐远集》《温暖的石头》等作品集。诗作多次获区内外大奖,张嵩兼写新诗、诗词、评论,鉴赏写作水平较高,富有才情,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宁夏南部山区固原,作品多表现六盘山区的发展变化及其山水风物,具有豪放阳刚之气。长篇古风《六盘山颂》,获“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全国旅游诗词大赛一等奖,作品以优美的文字不仅写出了六盘山的崇高俊美,也给人以历史沧桑感和时代使命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古风《重读“清贫”有感》获“塞上清风”全国廉政诗词大赛一等奖。诗作通过对方志敏烈士70年前所作《清贫》一文的深情解读,歌颂了烈士“愈是清贫志愈坚”的崇高精神境界,进而批判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形形色色的腐败之风。作品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激情澎湃、感人肺腑。全篇描写酣畅淋漓,歌颂情深,批判腐败深刻有力,闪烁着思想的光彩。两首作品是宁夏诗词创作的重要收获。张嵩擅长律绝,兼及古风。前者追及盛唐,意境为先,构思奇巧,富于哲理,工于对仗;后者以歌行体见长,语言考究,一韵到底,于平常处每见新奇。

还有出生于宁夏西吉县的回族农民诗人马建国身有残疾,生活拮据,但钟爱诗词创作,他发表作品的形式是将诗作贴在门板上背到集市上让人阅读,他住的房间四面也都贴满他创作的诗词,令人感动。他的诗作内容多反映农民生活的艰辛,劳动的不易或打工的辛酸,真实悲切,催人泪下,作品朴实无华,却有震撼力,大多都是对宁南山区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女诗人侯玉红的诗作充满生活情趣,深受古诗意境的影响,语言流畅,独具特色;许金平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画家,诗词作品虽不多,但如其画绚烂多姿,光彩闪动。

值得一提的是由宁夏诗词学会主办的诗刊《夏风》,前身是于1992年5月1日在《宁夏日报》开辟了两月一期的《夏风》诗词专版,为全国省级党报发表整版诗词之先例,广受诗词界好评。

2004年《夏风》改为16开本诗词季刊,立足宁夏、面向西部、放眼全国,以发表诗词为主,兼及民族化新诗、诗歌评论、信息、诗人活动等,为综合性诗刊。开设栏目有:《时代强音》《西部放歌》《塞上新韵》《感事抒怀》《华夏山河》《佳作欣赏》《吟坛信息》《读者来信》等。通过多年努力,推出了一批新人,团结了一大批区内外及海外老中青年诗人、诗评家,现已成为在全国诗词界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诗刊。

平罗县诗词学会主办《平罗诗苑》季刊,于2007年11月创刊,基本栏目有:《平罗风采》《塞上新声》《感事抒怀》《时代风云》《华夏风情》《楹联集锦》《创作漫谈》《新诗之页》等。现已刊登诗词作品4000多首、诗词理论文章50多篇,总计诗文50多万字。为歌颂平罗、宣传平罗,提升平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总而言之,宁夏的旧体诗词创作在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扎根塞上沃土,紧跟时代步伐,敢于探索进取,不断推陈出新,已成为宁夏文艺百花园地一簇越来越鲜艳的花朵。宁夏旧体诗词创作的群体已经形成,更需要树立精品意识,打破藩篱界限,形成独特风格,在新边塞诗词的丰富和发展中必将做出独有的贡献。

注释:

①张嵩:《春花开故乡 秋月照塞上》,《朔方》2012年第7期,第114~117页。

②秦中吟:《宁夏诗词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走向》,《宁夏诗词通讯》2007年总第7期,第18页。

③秦中吟:《“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全国旅游诗词大赛作品集·序言》,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年。

④秦中吟:《“塞上清风”全国廉政诗词大赛作品集·序言》,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

(原载《宁夏诗歌史》,阳光出版社,2015年,略有增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