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文化漫说

茶文化漫说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之后,茶道一度中落。到80年代,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下,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京城茶文化也在这个时候重露峥嵘。据悉,目前京城开设的各类茶馆、茶店、茶屋、茶庄已不下数百家,足可见京城茶文化的“火”。一时间,京城茶馆,茗香四起,新老共存,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文化情调的领地。

跑完公务,准备乘车返程。在上车前的一段时间里,应两位朋友之邀去茶馆品茶。我是一日喝茶,三日睡不着觉,因此从不喝茶,当然也没去过茶馆。这次去茶馆,纯属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想开开眼界。

提起茶,人们都知道,我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已饮了三四千年的茶,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就连北京走大众化路子的前门大碗茶也很有些历史了。对于茶的作用,我觉得唐人顾况在《茶赋》中说得最为清楚:

滋饭蔬之精素,

攻肉食之膻腻,

发当暑之清吟,

涤通宵之昏寐。

可以帮助消化,可以涤荡腥膻,可以祛暑助思,可以清心提神。对茶的这些体验,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对于饮茶的趣味,诗人元稹在《一言至七言》茶诗中谈得最为地道: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岂堪夸!

多么美妙!如果如此喝下去,便可以飘飘欲仙了。因此,在中国古代,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处处喝茶,人人喝茶,茗香四溢满中华。

明清之后,茶道一度中落。到80年代,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下,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京城茶文化也在这个时候重露峥嵘。据悉,目前京城开设的各类茶馆、茶店、茶屋、茶庄已不下数百家,足可见京城茶文化的“火”。这些茶馆既保存了老北京人留下来的品茗精髓,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有所改良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馆风格。一时间,京城茶馆,茗香四起,新老共存,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文化情调的领地。

今日所去的茶馆,我想可能是比较典型和标准的。一进屋,迎面的大玻璃墙壁上挂着五盏大红灯笼,灯笼上分别写着“俭”、“和”、“敬”、“美”、“健”五个大字。这五个字可能就是这家茶馆所追求的精神或情趣。坐下来,仔细观看室内的情况,室内陈设讲究雅致,衣冠不整者不好进茶馆,进了茶馆也不好高声大嗓地说笑。茶馆成了闹市里的清静之地,成了人海中宁静的港湾。再看看顾客,“茶人”们的身份比较复杂,有文化人,有学生,有金发碧眼的老外,也有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既钟情于茶馆内充满文化内涵的茶艺、茶道,更是为了融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环境,追求的是放松,是情调,是“浅茗悠品”的劲儿。

我在茶馆坐了大约两个小时,虽然没有喝茶,但却尽情地享受了茶香。清新美妙的茶香,直到现在还有一种回肠荡气之感。

1999年10月16日(星期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