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字文》背后的故事

《千字文》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位朋友参加一部辞书的撰写工作,有几个辞目写不出来,请我帮助撰写,其中一条是《千字文》。我虽然对《千字文》比较熟悉,但要撰写辞条也感到无从下手。翻阅《墨影禅心》一书,使我眼界大开,知道了许多有关《千字文》背后的故事。最早写千字文的是智永和尚的老师萧子云。他在七十岁到八十岁这段期间,写了八百本千字文,真草并列。一千多年来,以千字文为习书范本,从中吸取营养的书家,不计其数。

一位朋友参加一部辞书的撰写工作,有几个辞目写不出来,请我帮助撰写,其中一条是《千字文》。我虽然对《千字文》比较熟悉,但要撰写辞条也感到无从下手。翻阅《墨影禅心》一书,使我眼界大开,知道了许多有关《千字文》背后的故事。

据宋代《广川书跋》记载:“千字文其初本,得右军遗书,梁武帝萧衍赏命殷铁石拓一千字,每字一纸,杂碎无序,因命周兴嗣员外次为韵语,当其成时,一夕鬓发尽白,谓心力极于此文。”周兴嗣是南朝梁武帝的文学侍从,他以所集王羲之的一千个字,编撰成文,全文每句四字,两句一韵,举凡天文、地理、经济、易经、礼乐、法律、饮食、技艺、历学、劝世、宫室、器服、游观等,无所不包。周员外以一夜完成千字文,才华之高,举世无匹。

最早写千字文的是智永和尚的老师萧子云。后来智永隐居永欣阁上,临书三十余年,发誓“学不成不下楼”,有“铁门限”与“笔冢”之美誉。他在七十岁到八十岁这段期间,写了八百本千字文,真草并列。真书化方为圆,秀润遒劲,八面俱备,敦厚有味;草书更加特出,统一了张芝、二王各家的今草笔法,骨气深稳,后代书家都承其规矩,努力竞写。《广川书跋》又说:“学草书先学智永千文,得其使转顿拙之法,最为要紧。”智永写的八百本千字文,当时分发到江南各寺庙,可惜传到唐代,已经是真伪难辨,现在仅存一、二本,藏在日本的“东大寺南大物帐”。

一千多年来,以千字文为习书范本,从中吸取营养的书家,不计其数。欧阳洵的行书千字文,笔法劲险刻厉,精神洒落;孙过庭的草书千字文,笔锋神韵得自智永和尚;怀素的大草千字文,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米芾的小楷千字文,宋徽宗的瘦金体真书千字文,赵构的行书,李唐卿的篆书等,各有风格。赵孟頫所写的六体千字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真书、草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还有行书本,沉著稳便,平正严谨,初展现时,平淡无奇,但一仔细琢磨,却是韵味无穷,耐人寻味。

元朝鲜于枢在四十五岁时写的千字文,奔放自如,苍劲利落,可惜只写了五百六十八个字就死了。赵孟頫看到这未完成的佳作,无限感慨,于是补续了四百三十二字,圆润流丽,蕴藉渊懿。两位书法大家合璧,天衣无缝,古今罕有。文徽明也以千字文写日课,日写十遍,合一万字,尤以小楷更富有法度。于右任把草书标准化后,也写了草书千字文。千字文流传海内外,法国的希伯和藏有《藏汉对音千字文》,巴黎图书馆藏有四十卷《千字文》,伦敦大英博物馆也藏有二十余卷。

千字文从“天地玄黄”起到“焉哉乎也”止,无一字重复,不但有教人识字、习字、读书的教学功效,更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范本。

1999年7月15日(星期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