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里人与乡下人

城里人与乡下人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城里人对农民的歧视司空见惯,而且成了一种时髦。比如,经常听到城里人酸溜溜地说,“现在老乡富了”,“现在有的老乡也当上董事长、总经理了”,“新鲜事,现在农民也开上汽车了”,等等。与城里人相比,乡下人确实文化水平低,少见识,不文明。但是,如果城里人往深里想一想,为什么农民没有城里人文明、有教养,就不会那样理直气壮地鄙视他们了。然而,农村城市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听城里人吆喝。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酒过三巡,菜上五道,衮衮诸公都有点面酣耳热了。座中一位用餐巾擦擦油汪汪的嘴,主动要为大家助兴,把今晚的聚会推向新高潮。

“一个山东乡下人来到北京,好不容易挤上了公共汽车。咣当一声,车门关上,山东人大喊一声,‘同志,你夹住俺的腚了!’‘什么腚呀腚的,那叫屁股,土老帽!’售票员很不屑地说。‘同志,俺买票。’‘买到哪儿?’‘俺,俺买到安屁股门!’”席间一阵哄堂大笑,推杯换盏,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这是一个在北京非常流行的笑话,每次有人讲,都能收到良好的娱乐效果。因为我来自农村,对笑话背后表达的对农民的歧视十分愤怒。每次听别人津津有味地讲述这个笑话,在座的人享受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都会不合时宜地站出来:“查查诸位的祖宗三代,大家进城才几天,不要数典忘祖”,一下子败了大家的兴。

现在,城里人对农民的歧视司空见惯,而且成了一种时髦。比如,经常听到城里人酸溜溜地说,“现在老乡富了”,“现在有的老乡也当上董事长、总经理了”,“新鲜事,现在农民也开上汽车了”,等等。弦外之音,农民压根就不应该富,就不应该当董事长、总经理,不配坐小汽车。再比如,公共汽车上,如果一位女士旁边站着一个农民工模样的男人,她就会眉头皱得紧紧的,做委屈状、厌恶状、不安状,好像那乡下小伙就要对她非礼了。再看那年轻的农民,努力保持着与别人的距离,紧紧抓住扶手,生怕接触了别人身体,招人讨厌。

与城里人相比,乡下人确实文化水平低,少见识,不文明。比如,有的农民虽然有了几十万、上百万身家,当了董事长、总经理,但是身着西装却脚蹬布鞋,领带系在毛衣外边晃来荡去,土洋土洋,反而透着更土;有的农民在公共场合被抓住随地吐痰,死活不肯掏那5毛钱罚款,有的实在赖不过了,掏出1块钱,很气派地再吐一口痰,“不用找零钱了!”但是,如果城里人往深里想一想,为什么农民没有城里人文明、有教养,就不会那样理直气壮地鄙视他们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强调要消除“三大差别”,而实际上公共资源多数投到了城市,教育和文化设施条件好得多,使城里人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和接触现代文明,变得相对的文明和有教养。在农村,许多人还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不少学校还是“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没有机会见识现代文明。而谁能够成为城里人,是生下来就注定的。生在了城里,就可以进机关、工厂当干部、当工人,做一辈子城里人;生在了农村,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修理一辈子地球。城乡隔离的政策,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实现鱼龙蜕变,可以逃离农村,更多的人是跳不过“农”门的。电影《人生》中的高加林,不是不爱巧珍,从乡下人变成“公家人”,对他的诱惑太大了。他的痛苦与矛盾,局外人是无法理解的。司汤达写作《红与黑》,对于连有道德谴责,但也抱有深深的同情。看《人生》,如果只是鄙薄高加林,那是相当浅薄的。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后期,毛主席一声令下,成千上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农村。农民们不懂反帝反修的大道理,不知道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怎样去教育来自城市的文化人。在他们看来,本来乡下就地少人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里娃是和乡下人争饭吃来了。尽管满肚子不乐意,念及孩子们远离父母不容易,他们还是张开怀抱给予关心,帮助城里孩子盖了房子、安了家,一碗饭分给城里娃一半。

后来,城里娃回到城市,伸开手让人看他们手上的老茧,诉说着他们在农村吃的苦、受的累、遇到的委屈。有本事的,还把他们在农村的苦难以及在农村看到、听到的龌龊事写成书、拍成电影,赚了钱,出了名。

再后来,一些不安分的乡下人也跑到城里来了。城里人开始抱怨了,乡下人来到城里,城市变得拥挤了,不安全了。一些理论家就如何对付城市流动人口献计献策,格外起劲。一般城里人更干脆,把乡下人赶回乡下去!这其中,有不少当年的知青,受过人家的恩惠。

且不说城里人这样做是否薄情,作为一个现在的城里人,我不禁为城里人捏一把汗:果真把乡下人都赶回去,城里人还能活得这样滋润吗?

几十年来,我国实行“铁饭碗”、“大锅饭”,以及从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制度,已经使一些城里人贵族化了。他们根本不满足什么按劳分配,而是希望少劳多得,甚至不劳多得。这些年,一方面城里不少人待业失业;一方面,有些脏点累点的工种,在城里根本招不到人干,像翻砂、环卫、锻造、纺织、建筑等工种和行业,只能从农村招工。在有的企业里,真正卖力干活的,是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合同工。上海人就说:“上班白相相,干活靠阿乡。”城里人只看乡下人长着一张口,要吃饭,要穿衣,看不到乡下人也长着一双手,能劳动,能创造。改革开放以来,眼瞅着高楼万丈平地起,混凝土里搅拌着乡下人的汗水;乡下人到城里开饭馆、开发廊,城里人不再为吃饭难、理发难犯愁;成千上万乡下姑娘进城当保姆,为年轻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

心理学家指出:在乘公共汽车时,车上的人和车下的人想不到一块去。车上的人说,够挤了,快开车!车下面的人说,等等我,别开车!现在城里人已经“上了车”,就讨厌乡下人再往上挤。然而,农村城市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听城里人吆喝。所以,城里人最好还是欢迎农民到城里来,大家一起乘上城市列车,共同奔向文明与富裕。

(1995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