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苦难过后,便是大好晴天

苦难过后,便是大好晴天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牧羊人的话语令佛陀陷入了沉思,他仔细地将过往自己的行为思考了一番,才发现陷于苦难当中时,自己并没有正确地区分何事是可放弃的,何事是该坚持的。度过了许多修行所带来的苦难之后,佛陀便顿悟得道了。在佛陀顿悟之后,他不忘拯救世人的初衷。希望佛陀能给他讲道,以减轻他的痛苦。佛陀对于人生苦难的顿悟是在几乎丢了性命之后才豁然开朗的。

对于世间的纷纷扰扰,佛曰:要放下,勿执著。可在面对困难时,佛却告知人们应该迎难而上,此间区别为何?事实上,对于世间万物,佛无论主张放下抑或执著,都是为了让苦难成为过去,若在这其中挣扎不清,才会陷入真正的泥潭与深渊。人们唯有知道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放弃,并等到一切皆成过眼云烟,眼中的世间才会永久晴朗且美好。

我们无法推翻走过的人生之途,也无法预知即将呈现于面前的将是何种情形。待到苦难降临时,大多都忍不住选择躲避与逃离,空想过去的一切都可重新再来,甚至想要命运能为自己安排另一条人生之途,可这一切只能是徒然。若人们从未发觉苦难会给自身带来怎样的改变,亦未发觉自己能在苦难之中收获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旧时有个佛陀,在看遍炎凉世态、人间疾苦之后,甚觉人类在这其中受了许多无谓之苦,便希望能寻求一个方法为人类解脱。

于是他在大树下苦修了多年,却依旧无果。虽然修行其中所受的苦难难以计数,可是他并没有想过放弃,更是在磨炼中更加坚定了要达到目的的决心。为此,他甚至不思茶饭,所有的心思都用于寻求方法当中,身体自然日益消瘦。

一日,一个牧羊人经过树下,看到正在禅坐的佛陀枯瘦如柴,问他为何如此消瘦。

佛陀便把事情的起因与发展一一诉说给牧羊人听。

听完佛陀的言说,牧羊人取了一碗羊奶递给佛陀,并实实在在地对他说:“我并不是修道之人,并不懂得其中玄妙,但我懂得世间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先把身体保养好,才有力气去做其他事情。”

说完,牧羊人便赶着羊群离去了,离去之前,还不忘嘱咐佛陀好好生活。

牧羊人的话语令佛陀陷入了沉思,他仔细地将过往自己的行为思考了一番,才发现陷于苦难当中时,自己并没有正确地区分何事是可放弃的,何事是该坚持的。

从此之后,他每天积极生活,虽然还是在大树下参禅打坐,却会定时定点去吃饭。度过了许多修行所带来的苦难之后,佛陀便顿悟得道了。

在佛陀顿悟之后,他不忘拯救世人的初衷。于是四处游历,向众人传道解说,他的说道很有寓意,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纷纷投在他的门下作为门徒。不久之后,他就因为得道且普度众生而名扬天下。

一天,有个饿极了的流浪汉昏倒在佛陀的门前,门徒给他喝了水之后,流浪汉清醒了过来,却还是没有力气说话。这个流浪汉一直在嘴里嘟嘟囔囔,门徒以为他内心定有许多痛苦要向佛陀诉说,便把他带到了佛陀的禅房。希望佛陀能给他讲道,以减轻他的痛苦。可佛陀一看流浪汉的样子,就知道他是饿极了,而不是有什么苦楚要说,便对门徒吩咐道:“去端饭菜来,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佛法,而是食物!”

佛陀对于人生苦难的顿悟是在几乎丢了性命之后才豁然开朗的。在苦难面前,人们不可执著于一物,因为这会使人忘却生命最本真的模样,亦会遗忘人最基本的方向与追求

人间处处是修行,我们总在迷惘之中犯下本不应该犯的错误,或嗔怒、或贪念、或痴愚。人们总是在欲念的洪流中丧失自我,变得不和善且不满足,最终被贪念牵扯着脚步。而苦难也总是从这些看似细小的事物里,积累发芽,在遮挡了生命之光的尘埃中越发扩散,直至对我们产生影响和威胁。

生命滚滚红尘之中总会被尘埃沾染,有些是前尘孽事,有些是今生恶果。在得道的佛家眼中,今生不过是三世轮回中的一趟短暂的旅程,正如我们所遇到的苦难一样,终会成为过眼云烟。或许苦难会让人在一时之间灰心丧气,但在我们战胜之后,便会发现,正是因为历经了如此多磨人的苦难,人们才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安稳现今。

世间许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苦难的折磨,最终选择了躲避放弃。在此之后,看到当日坚持下去的人之成功,便会开始埋怨命运的不公。其实,生命向来都是平等地对待众生。苦难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人们总是要在百般坎坷的折磨之后,才能看到阳光照射大地的光芒。而亦正是这些挫折,才使得阳光更加灿烂。

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唯有在一心向善中,生命的光辉才得以显现。人们在万恶面前,只有保持纯净的初心,放下该放下的,承担该承担的,在苦难的磨砺中成长,才能领悟生命,参透人生。

苦难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沉稳含蓄,是历经世事变迁后的从容淡薄,是先使身体得到自然的洗礼从而进一步荡涤内心的过程,更令人变得强大的动因。因而说,苦难过后,便会是大好晴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