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舍与得的人生课

舍与得的人生课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殊不知,舍与得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在“舍”的同时,孕育着“得”,“得”的同时预示着“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舍与得的智慧。我们会因“失去”得到锻炼,获得新的体验,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可是,“得”并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当你得的时候,不妨学会放弃,有舍有得,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很多人都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喜欢抓住已有的东西不肯放手。他们之所以不肯放手,是因为害怕失去,之所以害怕失去,是因为没有理解舍与得之间的真正智慧。

通常来说,人们总是把“舍”看做失去、利益受损,把“得”视为收获。殊不知,舍与得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在“舍”的同时,孕育着“得”,“得”的同时预示着“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舍与得的智慧。

在一座山上生长着一朵小花,它的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松树。小花认为自己是幸运儿,因为有松树为它遮风挡雨,它几乎将大松树视为生命的保护伞。可是,有一天山上来了一群伐木工人,将大松树砍倒了。

小花失去了“保护伞”,它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起来,于是整天痛苦地抱怨:“上帝啊!人们把我的保护伞夺去了,我会被那些嚣张的狂风折磨死的,倾盆大雨会砸碎我的花瓣,我再也没有安宁的日子过了……”

“哦!朋友,你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不远处的小草对小花说,“只要你换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失去了大松树是一件好事。你看,阳光会直接照耀着你,雨水会滋润着你,你会长得更加茁壮,你的花瓣在阳光下将会更加灿烂。当人们看到你时,会因为你的美丽而称赞你,难道这样的日子不是你想要的吗?”

小花听了小草的引导和点拨,豁然开朗,从此以后,它换了一种心态去生活,果然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了。

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突然失去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我们长久依靠的。在失去的瞬间,我们一时间难以接受事实,我们会为失去的感到惋惜,甚至会埋怨命运的不公。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受到那些失去的东西的影响。

因为失去不是绝对的,失去了月亮,我们可能会发现星星的灿烂;失去了阳光,我们可能发现雨露也是那么美好。我们会因“失去”得到锻炼,获得新的体验,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只要懂得换一种心态去看待“失去”,你就会发现,在失去的同时,也能获得许多。

可是,“得”并不是人生追求终极目标。当你得的时候,不妨学会放弃,有舍有得,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比如,功名、利禄等,该放弃的时候应该放弃,懂得放弃,才不会盲目地追求,才不会陷于得与失的苦恼之中。

有位女强人讲了发生在她孩子身上的故事。那天,她在厨房里做饭,忽然听见4岁的儿子在客厅里号啕大哭:“妈妈!妈妈!快来呀!”哭声中夹杂着惊恐。

她一听就感到大事不妙,于是赶忙跑到客厅。这才发现,原来儿子的手卡在一个花瓶中拿不出来,因此痛得哇哇大哭。

她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法将儿子的手从花瓶中拉出来。看着儿子满脸的泪痕,她急坏了,后来找来锤子,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敲破了。

费尽周折,终于把儿子的手拿出来了,这时她发现儿子的小手紧紧地攥着拳头,怎么也不松开。

她吓坏了,以为花瓶把他的手卡得太久变了形。可是当她小心翼翼地把儿子的小手掰开时,才发现原来孩子的手里攥着1角钱的硬币。这让她哭笑不得,因为刚被她敲碎的花瓶是价值3万元的古董。

为了1角钱,她砸掉了3万元的古董花瓶,她忍不住问儿子:“你怎么不把手松开,放下硬币呢?那样就可以把手拿出来了,妈妈也不必打烂花瓶了。”

儿子怯怯地说:“妈妈,花瓶那么深,我松手了,钱就跑掉了。”

孩子的回答是可笑的,但笑过之后,我们却不得不思考,这个发生在4岁孩子身上的故事,其实在很多成人身上也普遍存在。许多人也喜欢将手中的东西紧紧抓牢,最后因小失大,甚至导致悲剧的产生。当然,他们手中紧抓的不是一角钱的硬币,而是很多在他们看来十分重要的东西,比如成就、权力、利益、面子、职位……他们之所以不肯放手,大致有两个原因:

第一,不懂得放手是为了得到更多,总认为放手就是失去,就是舍弃,因此,在现实心态的作用下,他们没办法果断地放下。

第二,没有空杯心态,不懂得适时归零,不懂得只有倒出自己“杯子”中的水,才可以装进新鲜的水,而不至于让原来“杯子”中的水发臭。

要知道,捍卫自己的权益和有价值的东西是很正常的,但不管获得了什么——金钱、名声、权力……都不能紧抓着不放,更不能自我膨胀,得意忘形,裹足不前。这就是说,“舍”也是必要的,因为那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