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是有惯性和拉扯力的

情绪是有惯性和拉扯力的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觉察保持清明的功课并不需要等到某个重大事件发生才做,也不需要到寺庙或深山老林去,你每天、每时、每刻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道场,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时刻都可能是最好的时机。所以那些你不希望发生的“大事”的到来只是来提醒你,你需要对自己做一些改变,你需要成长了。

我们所熟知的牛顿定律说明,所有的物质都有引力,质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而我们的念头或情绪长时间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作之后也会不断被固化,其能量也会加强。所以一般来说,同样固执程度的人,一个50岁的人想要改变他的模式,一定比一个20岁的人要更难。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情绪很精微的时候就觉知它,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警觉。

我建议,最好不要放任这个情绪超过27秒。超过之后,它就“长大”了,很可能把你给席卷了。而且一定要警觉,不要顺着这个情绪去做反应和决定。

觉察保持清明的功课并不需要等到某个重大事件发生才做,也不需要到寺庙或深山老林去,你每天、每时、每刻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道场,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时刻都可能是最好的时机。

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我刚刚结束了一个两天的工作坊在家休息,已经计划好了等孩子们去学校和幼儿园之后的安排。大女儿起床说头痛,不想上学了,想请假。这几天她是有点轻微的感冒,晚上睡觉时会偶尔咳嗽,然而我观察她,走路轻快,食欲不错,远远没到需要请假休息的状态。我试着说服她,告诉她没关系,这个样子是可以去学校的,但女儿还是不愿意。我知道她可能是有点不舒服,同时也想找这个理由在家躲躲懒,休息一下,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也有些为难,如果她请假在家,我今天原本的计划就要被打乱,只能留在家里陪她了。女儿还在一直求我,我说那就留在家吧,看看等会儿情况怎么样,再考虑什么时候送你去学校。女儿暂时同意了,安静下来,然后乖乖去吃早餐。

我给她班主任打了电话请假。先生起床之后,我跟他说了这事儿,先生皱了皱眉头说:我上午有事要办,你刚上完两天课不是想上午去跑步吗?怎么陪她?你看她的样子,哪儿严重到需要请病假的程度,跟她说还是去学校吧,晚点儿去都行,不然今天一天什么事儿都干不成了。

我跟女儿转达了爸爸的态度,女儿很失望,不同意,坚持想请假,我试着说服她,女儿的声音开始带着哭腔:“妈妈,求求你了,我今天真的不想去学校。”看着女儿拖着我的裤子坐在地上耍赖的样子,我发现自己已经有些烦躁了。

我意识到,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抗拒,因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和我的预期不同,而我还在执着于我头脑中的计划,开始用头脑对抗现实,在刚才我开始生女儿的气,因为她的行为和我的预期不符,而在那个瞬间,我对她的爱和对自己的爱就被阻碍了。在刚刚这一刻,我忘记了我一直教导别人的:发生的就是最好的。

然后我决定重新选择自己的心情,马上调整了自己,不再和眼前正发生的小事对抗,放下了头脑中原来的计划。于是我对女儿说,行,那就在家休息半天,中午去学校可以吗?女儿非常开心地答应了,并亲了我一下。

我再次回到愉悦的状态中,先生带着小女儿出门之后,我留在家里陪大女儿。既然原计划的跑步无法实施,那么正好利用这个上午在家的时间把一直拖的稿子给写了。大女儿在旁边看书、看动画片、吃零食,自得其乐,而我在旁边码字,喝着咖啡,听着音乐。女儿呼唤我时,我就屁颠屁颠地给女儿拿东西,或者和她闲聊两句,抱抱她,亲昵一会儿……我非常愉快和享受,我很确定,在这一刻体验到的喜悦和按照计划去跑步所体验到的喜悦是一样的。我没有被突发事件带走,我在每时每刻都留意我的内在状态,不纵容自己掉进习惯性反应中,随时做选择,把让自己的愉悦感放在第一位。

你应该也有过这种体验吧?你期待一个小时能开车准时到达约定地点,可是几乎不怎么堵车的时间段在今天却奇堵无比。你嘀咕着“真是见了鬼了”,开始担心自己会迟到,然后开始持续焦虑,你很烦躁,开始抱怨交通,甚至抱怨政府的无能,抱怨出门时伴侣磨磨蹭蹭让你出门晚了。这一刻你的心情变糟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你却完全不在意,不去把注意力收回来放在自己的心境上,不去观察自己的念头和情绪。

大多数人没有习惯去思考自己正在抱怨的语言或者正在考虑的念头对此刻心境是否有帮助,对现有的情况能否有改善,很多人只是本能地反应。因为人们觉得这样小小的坏心情太平常了,它每天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好多次,你已经习惯时不时掉到这种小剂量但高频率的坏心情里,甚至把这种状态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生活的常态。

很多时候我们会莫名地急躁,急着把这件事做完赶着去做下件事,可问题是做下件事时真的能比做眼前这件事更让你开心吗?我们只是被焦虑和急躁的人格背景长期笼罩,没有觉知时就会认为是别的事情和所相处的对象带给我们这种感觉,实际上创造出这种感觉的却是我们自己。

越是对自己的情绪不敏感的人,内在的状态就越不稳定,情感就很容易被身边的人、事、物影响。当自己的稳定感很弱时,我们就会期待身边的人或事稳定,永远在某种“顺利”或“正常”的范畴中运行。越多期待就会引发越多的失望和随之而来的糟糕情绪。

这样的坏心情可以被很多很多事件引发:约会的人迟到、新做的头发不好看、同事漠视了你做出的工作……甚至吃饭时溅了一滴油到衣服上,说出一句话可身边的人完全没给你期待中的反应,都可以导致你坏心情的爆发。如果那些更小的事情你都允许它来影响你,没有任何的自我觉知,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却期待熬过这些“艰辛”的小日子,等待着某个大日子来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么最终你会发现,那些你渴望翻转你人生的大事,永远也不会来到。因为正是我们每时每刻面对小事时所做的那些选择,最后决定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生活色调的层次。

所以那些你不希望发生的“大事”的到来只是来提醒你,你需要对自己做一些改变,你需要成长了。而你对于这种提醒越不敏感,那么来到你生活中你不喜欢的事情就会越频繁,也会越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