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科常见病治疗偏方

儿科常见病治疗偏方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咳嗽、小儿腹泻、小儿夜遗尿、腮腺炎、小儿夜啼、小儿口腔溃疡、小儿湿疹、小儿厌食、小儿蛔虫、小儿发热、预防小儿感冒、小儿疝气、小儿疳积。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同时口服补液盐。适于半岁以内小儿腹泻。荔枝干性温热,体质偏热的小儿慎用。荔枝干治遗尿,主要针对肾气不足的小儿,食用前须请中医师辨证。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08 儿科常见病治疗偏方

小儿咳嗽、小儿腹泻、小儿夜遗尿、腮腺炎、小儿夜啼、小儿口腔溃疡、小儿湿疹、小儿厌食、小儿蛔虫、小儿发热、预防小儿感冒、小儿疝气、小儿疳积。

治疗小孩咳嗽的偏方

1.新鲜的枇杷树叶两三片,洗净,将叶子烤焦;将烤好的叶子,放在小锅里,加1碗到1碗半水,大火烧开,小火煮至水变红色即可,将煮好的水放凉后,可以当水喂给宝宝喝,不限次数。一般2~3天可见明显效果。

2.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小儿腹泻

1.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严封固定,每两天换药1次。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同时口服补液盐。

2. 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从鸡蛋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

3. 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蒸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可常吃。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

4. 干莲子20克,研成粉末,加米汤200毫升,煮至150毫升,加少许白糖,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适于半岁以内小儿腹泻。

5.藕粉30克,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小儿夜遗尿

1.每晚睡前一小时吃荔枝干6枚。选个大、色泽好、外壳完整、无破损、无霉变的荔枝干为好。荔枝干性温热,体质偏热的小儿慎用。荔枝干治遗尿,主要针对肾气不足的小儿,食用前须请中医师辨证。

2.五倍子、肉桂各等份,研细末,以葱汁调和均匀,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两天换1次。

3.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共研细末,醋调后敷脐部,纱布覆盖,每晚换药1次,连用3~5次。

4.生姜30克,捣成泥状,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敷于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2~9次可愈。

5.牡蛎6克,陈艾叶15克,百部9克,花椒6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即成,也可用公丁香10粒,八角3个,桂圆核3个,益智仁10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制成的药袋可系于患儿腹部,5~7天换1个药袋,直至痊愈。

6.将韭菜籽研末,与白面粉加水做成饼,蒸熟食用。

7.鸡肝。把鸡肝切片,然后炒成焦黄,出锅后研末,每次10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3天。(男孩用公鸡鸡肝,女孩用母鸡鸡肝。)

8.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膀胱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与猪膀胱共炖至熟。每日2次,吃肉饮汤。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尿。

9.羊肉25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适用于肾虚之遗尿。

10.车前草15克,猪膀胱1具。二者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的小儿遗尿。

11.珍珠草15克,鸡肠1~2具。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遗尿。

腮腺炎

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以免传染。预防性应口服板蓝根冲剂。

1.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清热解毒透痧。

2.六神丸适量,用醋少许浸泡成糊状后,调匀涂搽患部,每日数次。

3.葱白2根、生大黄30克,葱白捣烂,生大黄研末,调膏状,涂于患处,每日1次。本方有较强解毒散结的作用,同时又可清热泻火。

小儿夜啼的民间偏方

1.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与粳米同煮为粥。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

2.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把。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

3.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

4.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入乳汁中调入食糖。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

5.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入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

6.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次20~30毫升。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

7.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每日3次。适用于小儿夜惊啼哭。

8.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

9.大茴香、小茴香、锦文大黄各10克,面粉60克。将药研成细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个小饼,外敷肚脐处,上加热水(以小儿能承受为度),每日早午晚各敷1次,3个饼交替使用,连用3天。

小儿口腔溃疡

1.将维生素B2药片1~2片压碎,撒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

2.将西瓜瓤挤取瓜汁后含于口中,2~3分钟后咽下,再含服新瓜汁,反复数次,每天2~3次。

3.将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同时取绿豆适量放入陶罐内,用冷水浸泡10多分钟,再煮沸约2分钟,在绿豆未熟时,把滚开的绿豆水倒出冲鸡蛋花饮服,每日早晚各1次。

4.将鲜芭蕉叶用火烤热后,贴敷口腔溃疡处,每日2~3次。

5.取西红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咽下,每日多次,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竹叶代茶饮用,治疗多例婴幼儿口腔溃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为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要药。可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口糜舌疮诸症。中医认为,口腔溃疡一症多为心移热于小肠,故用竹叶导邪热从小便而出,此法既可收显效,又便于婴幼儿口服。

7.南瓜蒂适量,烧灰,调菜油涂患处,连涂至痊愈为止。

8.鲜铁海棠茎叶10~15克,红糖适量。捣烂外敷,每日换1次。

小儿湿疹

1.湿疹汤。金银花8克,连翘、菊花、桑叶、黄芩、黄柏、蝉蜕各6克,蒲公英、白鲜皮、地肤子、当归、生地各5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2.黄瓜皮适量,水煎代茶饮。

3.鲜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4.炒槐米、香油各适量,将槐米研细,加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5.红薯适量,捣烂取汁,用消毒纱布放在红薯汁内浸透,折成两层,贴患处,然后用干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6.僵蚕适量,去嘴研末,煎汤浴洗,每日或隔日1次。

7.土豆1个,切薄片,敷擦患处。每日数次。

小儿厌食

1.白术、生谷芽、生麦芽、焦山楂各10克,神曲9克,枳实、陈皮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个疗程。健脾和胃、行气导滞。加减:偏于湿重者加苍术10克;偏于胃阴不足者加生地、石斛各9克;病程长、偏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

2.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将山药、鸡内金研成细末;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再加入米、山药末、鸡内金末共煮粥,熟后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佐餐食。山药是甘平之品,可健脾益气;鸡内金能健胃消食、开胃消滞。两者合用,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同时,山药和内金性味平和,亦养亦消,对小儿饮食停滞和脾胃虚弱都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3.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楂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做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4.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将鲜麦冬捣汁,入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晚2~3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

5.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1000~1500克),红糖适量。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时,滤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块,用油、盐炒过后,即将过滤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小儿蛔虫

1.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

2.南瓜籽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每日2次,连服2~3天。

3.生南瓜籽20粒,去壳饭前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

小儿发热

1.黄瓜豆腐汤。黄瓜250克,豆腐500克。加水共煮,每次饮1杯,每天2次。

2.用新鲜的芹菜捣烂,取汁反复涂擦手心、脚心、前胸、后背、腋窝。

预防小儿感冒的民间秘方

1.热水搓耳:每晚睡觉前,用热毛巾搓揉耳朵,沿耳郭上下摩擦,可有效预防感冒。

2.热水泡脚:每晚用热水泡脚15分钟,水中可滴入一些醋,可有效驱除体内寒气,预防感冒。

3.自制葱姜粥,防风寒感冒。250克粳米洗净,放入约有2000毫升清水的锅中;水开后改用微火,熬制六成熟时,加入葱白碎末100克,姜粒25克;熬制九成熟时,再加入100克红糖;熬熟即可食用。

4.早晚洗鼻:很多病菌都是通过鼻腔传入体内而引发疾病,坚持早晚清洗鼻腔,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双手捧清水,鼻子轻轻将水吸入鼻腔,停留片刻,再用力将水喷出,反复3~5次。

小儿疝气

1.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于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疝气患者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

2.用茴香15克,先煎后取其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两次食之。有行气止痛功效。适用小肠疝气治疗。

3.小茴香9克,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2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4.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治疗。

小儿疳积

1.栀子20克,桃仁20克,杏仁20克,白胡椒7粒,江米7粒。蛋清调糊,贴脚心,男左女右,每次贴12小时,一副即可。

2.鲜石榴叶 (早晨露水未退时,采小嫩叶为佳)1~3克,煎汤内服。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面黄肌瘦。

3.南瓜叶60~90克,水煎服。

4.鸡内金5克,捣细,白面30克。白砂糖适量,烙成极薄脆饼,当点心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