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姿的思想之花

多姿的思想之花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绍兴日报副刊“山阴道”一直坚持这一做法,每年都有相应报告文学或散文获浙江省新闻奖和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奖。作为一个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绍兴,更需要一些黄钟大吕式的东西,更需要有更多的优秀文化去延续我们民族的传统,续写我们民族文化的辉煌。这已经成为文化界经常碰到的“生存还是死亡”的课题。也有的办刊人员感到迷惘。还有的同志认为副刊世俗化是精神家园的失守、文学艺术的悲哀。

副刊:多姿的思想之花

任何时代的副刊,都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都必须以适应时代语境为前提。这也可以理解为副刊是一种“新闻性文艺”。从这个意义上讲,副刊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由先前单一的文艺副刊,发展到如今涵盖社会、生活、教育、法制等各种类型的副刊,并且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会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新闻实践表明,如果仅仅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做副刊,容易导致下列情况:一是副刊信息容量不足,思想蕴含淡化,审美享受可能取代思想启迪;二是热点捕捉力度不够,副刊策划水平下降,难以实现好看、参与、实用的功能;三是由于片面倚重文学的美感,容易形成副刊单一的面孔,最终使得这块优雅的审美绿地走向荒漠化。

而以“新闻性”为支点的副刊,要把“真、短、新、活、深”的新闻运作理念自觉移植应用到副刊的编辑出版当中,通过引进新闻观念和策划手段,对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最新发现、焦点人物等等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副刊特有的叙事方式来形象地表现。绍兴日报副刊“山阴道”一直坚持这一做法,每年都有相应报告文学或散文获浙江省新闻奖和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奖。如《百年流韵》、《解读秋瑾》、《唐诗之路诗意画》、《走进鲁迅故里》、《山阴道上》、《酒性绍剧》、《从农民儿子到奥运冠军》、《遥远的背影》、《智慧东山》、《绍剧“秋瑾”在台北》、《绍兴:在青川废墟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艺术圣徒文化孤旅》、《千年文化:飘扬在古城上空的一面旗帜》等,都是思想性、新闻性很强的获奖作品。

文以载道是中国一个悠久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文化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报纸副刊的基本功能和职责。虽然,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一些休闲娱乐,但是,休闲和娱乐与文以载道应该是统一的,报纸副刊应该把积极的思想内容和轻松的娱乐形式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审美情趣的读者需求。作为一个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绍兴,更需要一些黄钟大吕式的东西,更需要有更多的优秀文化去延续我们民族的传统,续写我们民族文化的辉煌。

有人作过统计,发现许多不断扩版的都市类、生活类的报纸和文化类期刊,扩充版面大多都被千奇百怪的社会新闻、案情追踪和明星轶事等娱乐文学占据着;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和各种由明星把持的专题节目,已成为电视台除新闻和电视剧之外的主打产品;被炒作得火爆异常的演出,几乎全部是流行的时尚化商演。而与此相对的却是学术研究的冷寂、学术阵地的萎缩和诸多高雅文学艺术作品的“无人喝采”。面对文化娱乐化浪潮愈演愈烈的态势,是坚守,还是退却?这已经成为文化界经常碰到的“生存还是死亡”的课题。这就是报纸副刊是否必须坚持思想性、新闻性的现实背景。

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存在的,它是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产生的。发行、广告等多方位的竞争焦点都集中在争夺读者上,各类报纸的受众意识同时也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反映在副刊上,则纷纷越过精巧雅致的纯文学庭院院墙,走进和融入百姓日常消费、休闲和情感生活的各个层面,呈现出世俗化趋势。

在这一趋势中,许多报纸的副刊认真研究大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欣赏心理、阅读习惯的变化,积极更新内容,扩展领域。也有的办刊人员感到迷惘。还有的同志认为副刊世俗化是精神家园的失守、文学艺术的悲哀。另外有少量副刊把世俗化变异为庸俗化,以暴力、色情、猎奇迎合某些低层次读者的需求。这两种态度截然相背,认识上却陷入同一种片面性,均认为高品位和世俗化无法并存,教化功能与市场效应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看到两者对立的一面,看不到两者统一的一面。

看来,如何在保持副刊思想性、新闻性品位的同时,尽量满足读者多方面需求以有效扩展教化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如何突破这个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思考和努力。

第一,坦然迎接副刊格局的变革,努力发掘新领域的文化内涵,在多方位服务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消费理念。

随着经济日益繁荣、假日逐渐增多、社会开放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消费和休闲方式也日益丰富多样。为了适应人们多方面需求,报纸副刊纷纷扩版,增设了医药保健、旅游房产、服饰美食、电脑汽车、婚姻家庭、升学择业等众多实用类专版。副刊由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人们新的生活理念、新的鉴赏对象、新的审美情趣也随之得以交流和体现。

当然,副刊格局变化并非简单等同于文化内涵的扩展。盲目趋俗和过度商业化炒作,会使扩容后的副刊貌似琳琅满目而内涵浅薄贫乏,甚至出现某些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大潮会带来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报纸副刊有责任正确引导消费价值取向、消费审美情趣、消费品位和消费心理,坚持应有的思想文化格调,促使合理的消费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第二,主动适应群众阅读心理的变化,更快捷、更深入地反映变革中的社会现实,以鲜明的时代感和贴近性吸引广大读者。

在各种竞争日益加剧、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渴望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矛盾有透彻的了解,已经不再神定气闲地品赏清词丽句,而希望看到反映当前改革开放、展示和阐释种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内容;希望能够从副刊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找回昔日的美好念想,以放松整天忙碌的神经和肢体;希望有更多的文学体裁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于是,纯文学的钟情者逐渐减少,纪实类作品和抒发即时感受的小品成了新宠。杭州日报副刊栏目“倾听·人生”这些年大行其道并频频获奖,绍兴日报“新周刊”日益受到读者关注,同属此理。

这种变化不表明副刊读者欣赏品位的下降,这是读者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对文学副刊提出的新需求。它要求文学更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更热切地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间,更敏锐地捕捉社会生活变化的印迹,更深入地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此,报纸副刊的作者和编者应当更加深入社会实际,锤炼犀利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表现力。副刊既不能无视时代和群众的新要求,固守象牙之塔,也不能曲解读者欣赏兴趣的变化,满足于提供内涵肤浅贪乏的“文化快餐”,更不能自贬文化品位,以庸俗、无聊之作迎合一些读者的低级趣味。要努力做到,题材上力求丰富多样,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表现上富有感染力,同时版式要活泼而不失端庄,蕴含文学韵味。

(2011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