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必人间无好汉

未必人间无好汉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充实、完善中央政权机构,要大臣封德彝负责举荐贤才。太宗严厉地批评了他:前代的圣君明主选用人才,好比使用器物,各取其所长。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期,罗兰夫人曾认为法国遍地都是侏儒,没有人才。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人物产生于风气”,不独古人这样认为,今人也多有论列。看来,人才济济的生动局面的出现,固应归因于多种因素,但是,关键还取决于当政者的思想与行动。

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初即位。为了充实、完善中央政权机构,要大臣封德彝负责举荐贤才。但等了几个月,也没见选上来一个。太宗发出了责问,封德彝答复说:“并非老臣不尽心竭力,实在是找不到奇材异能之士啊!”太宗严厉地批评了他:

前代的圣君明主选用人才,好比使用器物,各取其所长。他们选拔有用之才都立足于现实,难道还能向异代去借用人才吗?其实,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有贤才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认真地加以识拔。

可谓批评得正确,责问得有理。

无独有偶。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期,罗兰夫人曾认为法国遍地都是侏儒,没有人才。列宁不同意这种观点,把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偏见,斥之为“罗兰夫人的错觉”。列宁针锋相对地指出:

人才多得很,只是需要抛弃那些尾巴主义的思想和清规,只是需要让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计划”和“谋略”能自由发展,那时我们才配做伟大革命阶级的代表。

中国古代一些哲人也都说过:“十步之内,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贤才之生,日月相属,未尝乏绝。”(王符)“经纶中兴业,何代无长才!”(杜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这些论述和诗句,都阐述了人才历代都有、到处都有的道理。纵观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灿若群星的各类人才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成为民族的脊梁,创造出丰功伟业。

那么,为什么有时却会感到人才难得呢?

古代人才论者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看法:

就人才自身来说,屈居下流,没身草泽,没有机会施展才智,脱颖而出,是一个重要原因。正如西晋文学家左思所说的:“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所以,应该注意从“隐处”求才。对此,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有过透彻的剖析。大意是:

楹柱以用笔直的木头最为坚固,辅世以公道、正直的人为贤才。而直木生长在僻静幽深的树林里,直士来源于人民群众之中。因此,君主选拔人才,一定要到下层去。这些贤才的情况多种多样:许多人居于隐处,或怀才恋土,有乡土观念,甘愿与一般人同处;或有卓越才能,因有种种考虑,不愿应召入仕;或忠君、孝亲、善事师长,地方上有贤名,但无人加以推荐;或以隐居、行义造就名声,指望朝廷慕才而见用;或忠质于君,但被朋党毁谤排挤,外人不明真相。

诸葛亮本身就有这方面的经历。“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唐汪遵诗)所以,执政者深入下层,主动访贤延士,是很必…要的。

从识才者角度讲,有一个如何认识贤才,对待贤才,亦即坚持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执行什么样的用人政策的问题。没有顺乎潮流、比较宽容的人才政策,就不可能发现和发掘出各方面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南宋诗人刘克庄有一首《贺新郎》词,是这样写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作者从挽救民族危亡的大局出发,呼吁济困扶危、力挽狂澜的英才。上阕以国家命脉到了危险的境地领起,慨叹自己没有机会投身战场,杀敌制胜。接着指出:英才是有的,关键在于要能放宽用人的标准。并以出身行伍的抗金名将韩世忠为例,说他既没有黄石公授予兵书,也未曾遇到骊山母为说《阴符》,但他在北宋末年统率少数部队,在河北东路、西路一带屡次打败金兵,克敌制胜。

下阕说,自己少年时很喜欢下棋联句,但现在衰颜已现,功业无成。听说元兵南侵正急,边城受到严重威胁,切不要以为敌军渡过长江是不可能的。面对敌寇猖獗的形势,要保卫边防,不能只依靠金城汤池这坚固的防御工事,主要的还是要依靠人才,依靠张巡、许远那样大有作为的贤杰。最后呼唤广大读书士子投笔从戎,共赴国难。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才成长环境、主要是社会风气问题。曾国藩在《原才》一文中有一段很好的论述。大意是:

古代圣帝贤王治理天下,使贤能者居要职,掌权势,教化民众以仁义道德,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后来世道衰微,那些贤能之人不能全都在重要岗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还会宣扬出来得以广泛传播而造成声势。这样,势必吸引众多的人跟着实行,逐渐也能形成一种风尚。随着志同道合、相率成习者集聚增多,一时的人才也就产生出来了。像《周易》中说的“水就湿,火就燥”的原理,凡所感召都能得到呼应、感应。现在的掌权者,往往说“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却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人才,反而以“无才可选”相推诿,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人物产生于风气”,不独古人这样认为,今人也多有论列。著名学者钱穆先生在其《历史地理与文化》的演说中,曾就此做过专门的阐述。他说:

人须有生气,在人格上、学识上、性情上,各方面都该有生长,如在春风中,经过一段气候,才成长一人物。……《易经》上说“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是一片自然产生万物。人文陶冶,教化作育,是在这许多原料中精制出很多理想的品种来。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是另一个天地,这个天地,在我们人的自己手里,要能造成气候,生长人物。……所以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中,要提倡有一种风气,在此风气之下,须能作育,陶铸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改换历史。在某时代,某地区,具备这种风气,就出人物了。这种风气过去了,人物就不出了。

他还举出北宋时的实例,说朱光庭到程明道先生家住了一个月,回来后,别人问他,你到了程先生家,得到什么印象?他说,如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也有人说,程明道非常和气,你一接触到他,你的感情、理智各方面,都会受到这种和气的滋养,成长为一种人格境界。

看来,人才济济的生动局面的出现,固应归因于多种因素,但是,关键还取决于当政者的思想与行动。就是说,“这个天地,在我们人的自己手里,要能造成气候,生长人物”。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两句诗:“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在人才方面,如何破解这一“禅关”,应该是一切为政者都须认真加以考虑的带有根本性的课题。

(198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