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不在别处,在巴黎

生活不在别处,在巴黎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穿越发生在巴黎,注定了《午夜巴黎》会是一部不同凡响之作。吉尔虽然身为好莱坞知名编剧,但又非一个典型的美国人,他有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对巴黎一见钟情。这是对“生活在别处”的另一种注解,别处,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影片引导观众对“生活在别处”进行思考。

在一个有着无法抒解的浪漫情结的人心中,巴黎,是场旧梦。

看过不少有关巴黎的电影,诸如《巴黎野玫瑰》、《戏梦巴黎》、《巴黎最后的探戈》,但巴黎只是作为背景存在,并不曾如《午夜巴黎》一般,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欧文、玛丽昂、瑞秋等一众炙手可热的影星,在这部电影里的演出,也只如报幕员或旁白一样,甘心地把巴黎更完美地介绍给观众。

影片一开始用了长达三分半钟的组镜,从晨光熹微至华灯初上,香榭丽舍大街、塞纳河左岸、艾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寻常巷陌、公园、咖啡馆、游乐场,或晴或雨,染以昏黄的怀旧色调,铺以优美的音乐,全方位呈现了巴黎之美。

但若只是要拍一部风光片,非伍迪·艾伦之所愿为;而迎合观众顺应潮流地拍一部爱情穿越剧,更非伍迪·艾伦之所愿为。当穿越发生在巴黎,注定了《午夜巴黎》会是一部不同凡响之作。

若要简要概括剧情的话,简直让人感觉索然无味:美国人吉尔与未婚妻一家到巴黎旅行,在经历了数个奇妙的穿越之夜后,吉尔决定留在巴黎生活。然而一部好的作品,其真正厉害之处就在于——举重若轻,不着痕迹。

法国与美国,一个是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浪漫国度,一个是高度发达的新兴移民国家,在影视与报章中,透过信息的零星拼凑,我们知道,美国对法国是又爱又恨的。爱,是因美国多少算是欧洲诸国共同繁育的儿子,美国对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诸国,有着敬畏和依恋;恨,则是恨其不争,法国从不肯如英国般那么买美国的账——法国民众鲜讲英语便是最好的例证。片中,这种爱恨交织的情绪也借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有所表达。吉尔虽然身为好莱坞知名编剧,但又非一个典型的美国人,他有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对巴黎一见钟情。而其未婚妻一家却是务实的、精明的,浑身拧紧了商业社会的发条,他们爱美国,不屑于巴黎式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这种矛盾在另外的电影里也有体现,如《海上钢琴师》。20世纪初期,那么多做着美国梦的人疯狂涌向美洲大陆,现代文明蒙住了人们的眼睛,古典、浪漫、文艺之根本被抛于脑后,而坚守理想者,只能漂泊于海面,没有归依,直至沉沦。

但总是有寻梦者。20世纪二十年代,也就是吉尔心目中巴黎最好的时代,一些美国作家、艺术家聚集于巴黎,如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艾略特、卡尔波特等。更何况还不止美国,还有达利、毕加索等。小说、诗歌、音乐、绘画,现在想来,那的确是奢华得让人舍不得的阵容。当巴黎午夜的钟声响起,吉尔跳上一辆老式汽车,就可以在左岸的咖啡馆里遇见他们,与之宴饮、舞蹈、大醉、畅谈。

阿德里亚娜是片中虚构出的人物,一个生活在1920年代的“艺术果儿”,陪伴过毕加索、海明威,后与吉尔相遇相恋。她与吉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远不如之前的时代好。这是对“生活在别处”的另一种注解,别处,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很多人不肯直面当下生活的种种缺憾,而寄望于在其他时间地点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生活。影片引导观众对“生活在别处”进行思考。在故事开始时便借着“掉书袋先生”的嘴批评了吉尔,而吉尔沉迷于旧梦,并不肯接受。直到他与阿德里亚娜再次穿越到19世纪末期,阿德里亚娜决意留在这个“黄金时代”,他才恍然,并用“掉书袋先生”的话劝说阿德里亚娜。而身处“黄金时代”的高更等人,他们又同样的对自己的时代不满,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是更好……看,这是所有人的通病,与时代的弊病并无绝对关系。对此的批判与反思,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核心所在。

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只是在故事优雅从容的推进中,请君思考。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回答和选择,对个体而言,都将是正确的,唯一的。没有一个时代或地方是完美的,所以,不要遗憾,不要抱怨。最后,吉尔留在了巴黎,和穿越无关,只为能在左岸淘到旧唱片,能在雨中漫步,能在这座充满文艺范儿的城市里,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