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前红尘花后禅

花前红尘花后禅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原因,诗的终极其实与宗教与禅,归于一理。诗家至情至纯之时,心已入禅;僧家参禅悟道,心亦入诗。其差异,往往诗在红尘,禅在尘外。这本《神鸟的暗示》共分了五辑。在《禅茶一味》里,我们可以领略向未禅意的精道。诗与禅在这里自然地交汇了。所谓“禅”,以佛家解释,不过是悟也。除了禅意,更有许多神秘,甚或玄妙之处。这些诗多源于僧人修行、打坐、参禅时的净心深思而得。

【雷抒雁】

这么多年,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僧人的诗集。

自古以来僧人多有诗家,《唐诗纪事》计八十一卷,僧人即占六卷,有名有姓,形迹可寻者共58人。僧皎然不仅诗写得好,且有诗论集《诗式》传于世,影响甚大。究其原因,诗的终极其实与宗教与禅,归于一理。诗家至情至纯之时,心已入禅;僧家参禅悟道,心亦入诗。其差异,往往诗在红尘,禅在尘外。红尘里难免烟火气重,红尘外则清净超然。

向未,只知其为僧人,并无交往。这本《神鸟的暗示》共分了五辑。第一辑写的是他皈依佛前的遭遇。写得悲苦凄惨,让人同情,得以洞悉他出家的缘由。

向未是清明那天的生日,他在《那时清明的天空一片湛蓝》里写到生日这一天的感悟:

两只眼睛,中间一个鼻子,鼻子下一个口

我的脸分明就这样长成一个“苦”字

少年丧母是人生的第一大不幸

可怜的母亲,我来你坟头捡拾残剩的母爱

一个阴间,一个阳间

相依为命的母子哭诉阴阳两隔

在别的诗里,他又写到爷爷奶奶、父亲等家庭成员的离世,更写到他因为一篇文章,被人吊打的遭遇。凡此种种使一个少年最终上山皈依了佛门,这选择自然是一种无奈,他得在青春年华里伴随晨钟暮鼓,诵经礼佛。

他的《背着故乡流浪远方》这样结尾:生我的人死了,养我的人死了,埋葬了父亲等于埋葬了故乡。

处处他乡处处异乡,从此我一个人背着故乡,背着所有漂泊的痛和伤,走啊走啊看不到前边的路,蓦然回首也找不到来时的方向。

世事纷繁,万丈红尘中,自然有看不透的日月。苦难,挫折,冤枉种种不幸与不平,原是红尘里题中应有之义。人生就是在这红尘里挣扎,摸爬滚打,有胜者也就有输者,有升迁也便有跌落。如我七十载红尘人生,酸甜苦辣尝尽,也难说已看破红尘。向未皈依佛前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他的这些凄苦的诗,让我读来心疼,不仅仅是同情,难免对社会的漠然也有不满与谴责。

一入佛门,就得斩断尘缘,忍受青灯香火的清冷,那寂寞是常人所难以想象。《古寺入秋》可以让我们看到他佛门生活之一斑:

半边残月

一棵老树

我和我的影子

便是两个和尚

三声乌鸣霜满天

你无法不想到李白的对影成三人,无法不想到形影相吊的孤苦。残月、老树、乌啼、一个小和尚。简洁到让人想到八大山人的简笔画。既可呼之欲出,又可推纸而入。

他在《修行》中回忆了做小和尚的功课:

挖地、挑粪

种菜、打柴

煮饭、炒菜

这是广种福田

撞钟、击鼓

上香、扫地

背经、持咒

这是培植慧根

每天早晨4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过午不得食,实在饿得肚皮贴着脊梁,就去菜园偷根萝卜充饥,然后,还得去佛前忏悔,说是爱护色身。所谓色身,便是凡夫之身体。诗人说:“这副臭皮囊/成为我在人世移动的家。”

只有用目光入世:“青春像爬山虎还在皱纹里爬。”但当“花儿谢了/我已正在老去。”

向未的诗如“三秋树”,谢尽繁华,落尽黄叶,只留下意象和禅意。这正是他得写诗之道的功业。红尘里流行繁华琐碎、堆砌、无章、无思。向未的诗和他的人生走在一途。

在《禅茶一味》里,我们可以领略向未禅意的精道。他说“往事虽然旧了,黄了/可一打开还能闻到月光的芬芳。”何其妙也!他说自己“真想是一口缸/所有人都可以把苦水吐在缸里/然后闭着眼,我再把众生的苦/一饮再饮。”苦茶里品出人生,品出济渡苦众的理想。这是佛家的胸怀,亦是诗家胸襟。诗与禅在这里自然地交汇了。

在《求佛》里,他的想象自然而丰富,每个意象又都包涵着他对佛的真诚。

“我忽然想躲进一棵发芽的树枝,躲进一朵绽放的花苞,等你路过时,我假装漫不经心地开放再等你假装漫不经心地将我折断我一瓣一瓣遗落桥下,随水流向远方”躲进树枝,花苞,假装漫不经心,等佛假装漫不经心摘折,然后落入桥下,随水而逝。这种漫不经心的造句,自然而然,又是意象又是禅意,让我想起泰戈尔的诗式。

古寺清冷,钟声凉了,月光也凉了,和尚也凉了,作为和尚的诗人,心却被诗燃烧了,作起诗来,要“挖下一个圆坑/倒上一盆水/葬下月光/葬下前后事”。一个坑可以埋下月,但身前身后事,何以埋得了!

向未的诗,韵味悠长,语言简明,意象清新,可以透见诗人心底的纯净。所谓“禅”,以佛家解释,不过是悟也。古代僧人的诗,叫“偈子”。除了禅意,更有许多神秘,甚或玄妙之处。这些诗多源于僧人修行、打坐、参禅时的净心深思而得。

红尘中人,披以名枷利锁,难得有清净的时候。不悟已成积久的诟病。明人李贽在《焚书》中说“破疑即是悟”。他感叹说:“学人不疑,谓之大病。”

今人多无疑,无破,无悟,如此,何来禅意?向未的诗,如夏日食冰,让人清凉,让人静思。难得!

(作者系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