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蓼秋欲燃

红蓼秋欲燃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荷花清纯,蓼花红艳,互相映照,一扫秋天的寂寥萧索之气。齐白石的《红蓼蝼蛄》《秋色佳》……皆以红蓼为画面主体。他往往内容少少而意味多多,红蓼花的聚散、穿插,笔触精炼,点垛有力,非大手笔不可为。古诗中描写蓼花的句子很多,“雨湿蓼花千穗红”,“水痕天影蘸秋霞”。诗人往往以蓼花点缀清秋之景,衬托离怀别绪,以及羁旅乡愁。

红蓼秋欲燃

许多年前的一个深秋,应友人之约,到岳阳访洞庭湖上的君山,最让我难忘的是水边那一片如雪如絮的芦花,衬着如火苗跳跃其间的红蓼花,秋风吹处,红白互揉互杂,那一种美丽无可言喻。后来在一处湖滩上,竟有一大片鲜艳夺目的红蓼花,怒放在秋天秋水之间,远处有雁落黄昏,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烟茅屋起平沙。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滩红蓼花”(元·朱德润《沙湖晚归》)。

喜欢美术,家藏多种画册,便于闲时翻阅此中画红蓼的作品,以重温多年游湖所见红蓼盛开的情景。

吴昌硕的《清艳》一画,使我心醉,他以白荷、荷叶、荷梗占住四分之五的画面,都以水墨为之。而在画的下部,画出几丛蓼叶、几穗蓼花。蓼花以笔蘸曙红,点成穗状的花型,疏疏密密,缀在淡墨写成的蓼叶之间。荷花清纯,蓼花红艳,互相映照,一扫秋天的寂寥萧索之气。

齐白石的《红蓼蝼蛄》《秋色佳》……皆以红蓼为画面主体。以淡墨蓝或赭杂绿大笔涂出叶子,以墨或浓红勾叶纹;以小楷羊毫蘸淡红写出花茎,然后以大楷羊毫蘸深红一笔一笔自上而下移动,叠成花穗,艳而不浮不碎,显出一种力度,再配上蝴蝶、蝼蛄,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浓浓的情趣。他往往内容少少而意味多多,红蓼花的聚散、穿插,笔触精炼,点垛有力,非大手笔不可为。

《楚辞芳草谱》说:“蓼生水泽。”《群芳谱》载“蓼花其类甚多”,有青蓼、香蓼、紫蓼、赤蓼、马蓼、水蓼、木蓼、天蓼、白蓼诸种,尤以马蓼、天蓼最美。

“秋始花,花开而细,长二寸,枝枝下垂,色粉红可观,水边甚多,故又名水洪花(或水红花)”。“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宋·梅尧臣《水荭》;“夏砌绿茎秀,秋檐红穗繁”(宋·宋祁《蓼花》)。尤以唐人白居易的《竹枝词》最为人称道:“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低。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蓼花还有个别名,曰:游龙。典出《诗经》“隰有游龙”。蓼花在汉代已在宫苑栽植,“长沙定王故宫中有蓼园”(《述异记》)。古诗中描写蓼花的句子很多,“雨湿蓼花千穗红”,“水痕天影蘸秋霞”。诗人往往以蓼花点缀清秋之景,衬托离怀别绪,以及羁旅乡愁。比如,“丛丛满眼,伴离人泪”(元·张翥《水龙吟》);“簇簇复悠悠,年年拂漫流……故溪归不得,凭杖系渔舟”(唐·郑谷《蓼花》);“……水天忽忆江南梦,落日放孤逢。影迷初雁,香留残蝶,点缀西风”(清·叶申芗《秋波媚》)。

蓼花可以入药,其性辛温无毒,实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去疬疡,止霍乱,去面浮肿,疗小儿头疮。

齐白石在七十九岁时,客居北京,乡思渐切,便想起了红蓼,于是写下《明年八十记事》一诗:“星塘龙背隔垅遥,三角园平蓼叶高。骑马出门四十载,只今赢得悔乌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