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阴阳消长的极反性

阴阳消长的极反性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极必反,是事物中存在着的客观自然规律。中国古典哲学对此有着充分的论述。《易》经及《黄帝经》等中国古典哲学书籍,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它在中国尚无文字使用以传播和传承道理的遥远历史上,是作为64幅图案性卦画传播与传承哲学载体中的一个总纲性哲理图案画出现的。在卦象之中,多表现事物发生变化之初与变化的结果,出现好变坏、坏变好的情形。而《泰》卦九三爻的爻辞中,更直接地提出了“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哲学命题。

六、阴阳消长的极反性

物极必反,是事物中存在着的客观自然规律。中国古典哲学对此有着充分的论述。《易》经及《黄帝经》等中国古典哲学书籍,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易》经在表述极反规律方面,运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手段。

(一)太极八卦图上的显示

太极八卦图并非如今人所猜测的那样,是什么后人所伪造,而委实是与六十四卦一起创立的。它在中国尚无文字使用以传播和传承道理的遥远历史上,是作为64幅图案性卦画传播与传承哲学载体中的一个总纲性哲理图案画出现的。只不过它的八经卦排列,是依照“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的立卦原则而定位画出的,与周文王为搞卜筮而改画的“后天八卦图”不一样。太极八卦图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的,其太极图中的阴阳两势,就表现的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物极必反的规律。其8个经卦不仅按天南地北、符合24个农时节令的方位画出,同时,其阴阳爻符号也同太极图非常一致地呈现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消长变化。

(二)卦图爻位上的蕴涵

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6个爻位,极反规律在爻位上的蕴涵是很普遍的。此依《乾》卦为例,其爻辞依次为: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其《象传》《文言》之意大体相近。《文言》曰:“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在卦象之中,多表现事物发生变化之初与变化的结果,出现好变坏、坏变好的情形。如《益》卦就是好变坏的例子: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家迁国;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三)卦、爻辞的直接表述

例如,《泰》卦的卦辞说:“小往大来,吉,亨”。接下来的《否》卦,其卦辞正好与《泰》卦相反:“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而《泰》卦九三爻的爻辞中,更直接地提出了“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哲学命题。

(四)卦名与卦序排列的显示

《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都呈现阴阳对称性,这自然是由卦画、卦象所决定的。在现存《周易》卦序及《序卦传》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在极反规律的表述上则仍很明显。如《序卦传》:“《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五)《系辞传》的阐述

《系辞下传》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生焉……”。

(六)卦象上的体现

客观事物中所存在的极反规律,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变化,机械地从这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通过量的积累改变了事物的性质而出现的,是一种质的变化。这一点,在卦象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如《剥》《复》《夬》《姤》等卦都是如此。至于,《坤·文言》中就说得更加直截了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对量变引起质变的论述,《系辞下传》又作了充分的发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这样,就从“积善成名、积恶灭身”,这些人人都能明白的事例之举上,明白、透彻地将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哲理说明白、说透彻了。

关于极反规律,从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失传了两千年左右的《黄帝经》中也能体现出来。例如,在《经法·四度》中这样说:“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管仲辅齐桓公,他结合治国实际,也有运用极反规律的独到议论:“君有三欲于民,三欲不节,则上位危。三欲者何也?一曰求,二曰禁,三欲令。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求而不得,则威日损;禁而不止,则刑罚晦;令而不行,则下凌上。故,未有能多求而多得者也,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未有能多令而多行者也。故曰:上苛则下不听,下不听而强以刑罚,则为人上者众谋矣。为人上而众谋之,虽欲毋危,不可得也。号令既出又易之,礼义已行又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故曰: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必竭,数也。”[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