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十分重视管理的作用

要十分重视管理的作用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管理尽管不是一项独立的生产力要素,一旦运用于现实生产过程时,就可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由于轻视管理,其直接后果是造成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管理干部后继乏人。

要十分重视管理的作用(15)——学习管理是生产力运行要素的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物质资料生产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生产的质和量是人类社会以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无法比拟的。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年代里,劳动者凭借简单的生产工具,就可以个人为单位,分头进行耕种、纺织、狩猎等生产活动,基本上不需要专门的机构、人员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日益社会化,从劳动者中间分离出来一批从事管理的人,专门从事对生产的组织、管理、协调和规划。否则,社会化的大生产就一天也维持不下去。例如:人造卫星上天、核武器试验、葛洲坝水利工程、修筑地铁、开挖隧道等等特大型工程,都是依靠各兵团协同作战的结果。如何把众多学科技术工艺糅合在一起,把科研、生产、建筑、后勤、政工,人事等等各个方面军组织起来,协同作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学的管理。通过专门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依靠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把各个分散的部门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管理已经渗透到生产力中去了,成为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离开管理,要形成一个强大生产力是不可想象的。

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它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除了三个基本要素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把科学技术视为生产力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此外,还应把管理,或者叫科学的管理也视作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之一。管理与科学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彼此之间有联系,但不能等同起来。这里讲的管理,从宏观上讲,应该包括对生产项目的决策、布局结构、分工协作、规划设计、组织培训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科学。”这里很多都是讲的管理问题。如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主要靠管理部门专门去组织和培训,科学技术在工艺上的应用,也要有专人去组织、去宣传、去推广,这也是个管理问题。至于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如组织公司、集团,打通产供销渠道,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等等。所以,管理尽管不是一项独立的生产力要素,一旦运用于现实生产过程时,就可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

既然管理也是生产力要素之一,就应十分重视发挥管理的作用。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生产(工作)的好坏。大到卫星上天,小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都是如此。就学校来说,它虽然不是物质生产部门,而是为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人才的场所。但也有一个管理问题。诸如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环境管理等等,通过管理,把教学、科研、后勤、政工等各部门组织起来,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培养合格人才这一目标。

但是,目前对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应有认识,社会上从上到下,并没有把管理看成是生产力要素之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重生产(业务),轻管理。认为生产是硬的、管理是软的,把管理干部看成是“万金油”,不承认管理也是一门科学,评职称时没有他们的份,工资也比专业人员低。由于轻视管理,其直接后果是造成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管理干部后继乏人。

第二,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但毕竟不是方向,应该逐步进行改革。应该由社会管的,让社会管起来。如果把企事业都变成一个个小社会,生老病死,吃喝拉撒都管,效率必然是不高的。

第三,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这不符合社会分工原则,某种程度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生产领域中的反映,是与社会大生产相悖的。现在社会生产早已向跨国公司,地区集团发展,再搞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四,重视自然科学,轻视社会科学。我们从不重视或不太重视知识、人才到开始重视知识、人才是一个大的进步,一个大的飞跃。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又片面地把知识、人才仅仅看作是或主要看作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这种对知识、对人才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彻底的。由于对社会科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是当前各个方面管理水平普遍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党的十二大、十三大,都十分重视管理这个问题。把加强管理、严格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放到战略地位上去考虑,这是十分令人鼓舞的。如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了各种类型管理干部学院,设置了一大批管理专业,把现代化手段引进到管理领域中来,这些都是很必要的。但如果在理论上进一步解决管理的地位、作用问题,明确提出管理也是生产力,再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给以明确的政策导向,走管理科学化、法律化的轨道,那么将会大大推动全国各个方面管理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