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浓墨重彩书华章

浓墨重彩书华章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张掖市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劲风鼓帆,乘势而上,浓墨重彩挥写产业化新篇章,农业结构调整亮点频闪,新特名优品种俏销南北,龙型经济链条金光灿烂。金张掖面粉厂、丝路春酒厂等153家面粉、方便食品、食用工业酒精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年消化小麦玉米2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量2.84亿公斤的70%。

浓墨重彩书华章——张掖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纪实

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张掖市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劲风鼓帆,乘势而上,浓墨重彩挥写产业化新篇章,农业结构调整亮点频闪,新特名优品种俏销南北,龙型经济链条金光灿烂。今年仅7个百分点压粮扩经的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就带来2030万元的收益,全市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人均净增收入103元,纯收入达到2951元。

增收亮点盯着市场闪

围绕市场调整结构,怎样调,调什么?张掖市走出了结构调新、品种调优、耕作调细三步棋。梁家墩镇五号村一社刘旭林的一棚反季节精细蔬菜抢在岁末年头上市,每斤西葫芦卖到2.5元,收入超过7000元。像这样种高档精细反季节蔬菜的农户2000年已发展到1.5万户,全市的蔬菜面积达16万亩。眼下,虽是隆冬,但该市的南关、甘州市场等34个蔬菜批发市场车水马龙,8000多蔬菜贩运户每天把335万公斤40多个品种的鲜嫩菜运销到全国23个省市168个地区,年外销量达2.5亿公斤。半亩温室几亩田。市场意识很强的张掖农民,建造被他们誉为“绿色工厂”或“绿色聚宝盆”的日光温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投入1200万元,新建日光温室1280座,当年收入高达800万元。涌现出蔬菜种植万亩乡(镇)6个,千亩蔬菜专业村28个。梁家墩镇三工村五社22户农户1999年7月建起33座日光温室,当年反季节精细蔬菜总收入达15万元,每座温室平均收入达5000元。

高科技培育出俏销货

张掖市石岗墩高新农业示范区集国内外高效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之大成,无土立柱式栽培的茼蒿、生菜流绿滴翠,硕大满枝的人参果令人馋涎欲滴,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4座以色列大棚内樱桃珍珠等品种的西红柿流光闪亮,一年四季不断开花结果,1.7亩的一座温室产量可达1.5万公斤。眼界大开的张掖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情有独钟,市上每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150多个、新技术40多项,今年引进农、林、牧新品种多达206个,推广农业实用技术48项。小河乡梁家堡村农民张虎,引进新特红枣品种育苗3万株,亩收入超过5000元,实现了靠科技新品种增效。沙井子乡南沟村1729亩耕地上种植番茄杂交、精细蔬菜、名贵花卉制种田1208亩,亩均收入1365元,总收入达165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120元。有了科技的推动,以前只能种普通小麦、玉米的种上了硬质优质品种。全市的甘春20号硬质小麦由去年的1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5万亩,专用玉米由5000亩扩大到5万亩,实现了由普遍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尝到科技甜头的农民纷纷投巨资发展高新科技农牧业,上秦的畜牧科技示范区、党寨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新墩的高效蔬菜示范区带动辐射周边万千农户致富。特别是暖棚养畜、青贮氨化、混配饲料等一批高新畜牧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商品率,猪牛羊鸡的饲养量较去年增长20%以上,珍禽饲养量比去年增加60万只。全市涌现出4万头以上养猪专业乡4个、20万只养鸡专业乡8个、万头养牛专业乡3个、4万只养羊专业乡3个,养殖大户达20389户,占总农户的23.4%。养殖业收入占去年净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科技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56%。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部立项的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也通过初步验收。

高效产业全凭龙头带

以张掖甘绿脱水蔬菜集团为龙头的全市36家脱水菜厂,年加工转化蔬菜1.14亿公斤,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带动了6万亩脱水蔬菜基地建设,产品旺销日本、美国等地,年创汇近千万美元。金张掖面粉厂、丝路春酒厂等153家面粉、方便食品、食用工业酒精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年消化小麦玉米2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量2.84亿公斤的70%。仅上秦镇安里闸村就有粮食加工企业94户,年加工转化粮食5万吨,产值达1.6亿元。该市的饮料食品集团、人造板厂、猛士达酒厂、1200吨气调冷藏库等33家林果产业龙头,不仅拉动优质果品基地、优质苗木和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的长足发展,而且年加工转化果品35万公斤,使果品商品率达65%,有效地解决了卖难。张掖金象种子集团公司实施名牌战略顾客盈门,去年承担国内外30多个制种单位的制种任务,繁育粮、菜、花优良精特新品种213个,与5000多农户签订合同制种面积达10.2万亩,户均收入高达5200元。日前,金象公司在销售旺季每天以5个车皮的总量,把加工的1800万公斤良种发往山东、河南等12个省市及西欧、拉美一些国家。全市的400多家粮、棉、菜、畜、果农业企业,与8.5万户基地农户签订合同田31万亩,加工转化增值2亿多元,农户受益8000万元。龙头带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该市的粮经比由前年的67∶33调整到去年的60∶40,促进了农业高效、优质、成规模地发展。

(《张掖日报》2001年1月15日一版头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