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刮目相看”奢侈品

“刮目相看”奢侈品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称仅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已达6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据预测未来4年中,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将达到每年约25%的年增长率。而到了2015年,中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这种中国电影的“三高”现象正显示了国产影片贵族化的端倪,也迎合了某些人在文化产品方面的极品消费观。笔者以为,发展奢侈品消费对眼下的中国还是早了点,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刮目相看”奢侈品

近来有关奢侈品的话题益发多了起来,有的消息真是令我辈平头百姓莫名惊诧。如不久前国内各大报都纷纷刊载了《中国成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一文。据称仅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已达6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据预测未来4年中,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将达到每年约25%的年增长率。而到了2015年,中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

读罢这则消息,我不知一般的国人该做何想?所谓奢侈品,也就是精品中的精品,即极品。如法国路易·威登的各种高级皮包、瑞士的劳力士手表等。前不久在北京的王府饭店还出售了国内唯一的一支产自美国的天价钢笔,售价高达600万元。

眼下有关奢侈品消费的消息与故事不时地从各种传媒中跃入我们的眼帘。享受极品消费似乎成了所谓成功人士的专利。如前不久弄得沸沸扬扬的影片《无极》的宣传从2005年底就铺天盖地,而到了2006年2月初的奥斯卡评比中,却榜上无名。就是这样动用了各种宣传手段展开营销攻势鼎立推出的影片,其广告费用竟超过了1亿元。而另一部与其抗衡的国产大片《千里走单骑》,其首映式票价为1888元一张,创造了国产影片最高的票价纪录。并仅售了32张观众票。据称此首映式耗资1800万元。正如专家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某些国产大片前期高投入,首映高规格,观众高票价。这种中国电影的“三高”现象正显示了国产影片贵族化的端倪,也迎合了某些人在文化产品方面的极品消费观。

极品消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某些媒体热炒的中国顶级别墅檀宫,共18套,每套过亿元,每平方米售价7万元,而一套别墅每月物业费就得10万元。住要豪华,行也不甘落后。杭州市从2004年9月起引进了100辆原装奔驰作为出租车,并通过竞标投放市场。令人难堪的是,每4公里12元价的奔驰车并不被市民接受。由于找不到足够的承包司机,近半数的车压在仓库。承租的司机艰难上路,每天要做450元(不包括油费)才能够保本。不少司机运行一年亏了一万多元。尴尬的运营局面,使得不少河南籍司机集体驾车出逃回到家乡。一时,杭州奔驰车事件轰动全国。这是豪华车遭遇滑铁卢的首例新闻事件。这件事还未彻底平息,从南京又传来了建造豪华客船的消息,据说连面包都是进口的。近年来的豪华风还席卷了整个餐饮市场。如豪华粽子、豪华月饼、豪华年夜饭不一而足。像豪华年夜饭,有的地方竟开到一桌19.8万元的天价。不过,热炒了半天也无人问津。

笔者见过各地不少的豪华商厦,平时几乎见不到什么顾客,然而一到节假日就熙熙攘攘了。买者几乎都是开车而来,以令人瞠目的价格,轻松地买走了豪华商品。自然地,许多人是用他人送的购物卡而消费的,还有一些属于公款消费。真正用自己挣的血汗钱去买一件几千元的T恤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我们总是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可是当我们看到有的国人竟如此阔绰的消费,连是富庶之邦的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也会自叹弗如。眼下我国名列全球消费奢侈品前三甲,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不少国人畸形的消费心态。

目前贫富悬殊日益加大,这对党和政府打造和谐社会是极为不利的。笔者以为,发展奢侈品消费对眼下的中国还是早了点,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对此,应当全面降温为好。

作于2006年9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