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忘教师“三大件”

难忘教师“三大件”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我对这三大件记忆犹新,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当年用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的艰辛而愉快的往事。作为一名教师,除了钢笔、粉笔之外,一支铁笔、一块钢板、一筒蜡纸,应该说是教学必备的三大件了。由于在学生时代,我已经有了刻写钢板蜡纸的一定基础,当了教师后,我使用铁笔、钢板、蜡纸这三大件就似乎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难忘教师“三大件”

□石英才

现在的一些青年教师,坐在电脑桌前,轻松地敲击键盘,为学生编制习题或试卷,然后从打印机里拉出美观而清晰的文卷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铁笔、钢板和蜡纸这三大件的“辉煌”经历。但我对这三大件记忆犹新,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当年用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的艰辛而愉快的往事。

时间要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还在念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经常叫我去办公室干些小“差事”。一次,我去办公室,老师正在埋头刻蜡纸,只听得铁笔在钢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清音,蜡纸上就留下了一大片白花花的文字。我站在旁边,觉得新奇好玩,就提出想试一试的要求。老师随即找了半张废弃的蜡纸让我试刻,不想我拿起铁笔刚往蜡纸上一碰,就戳成一个小洞;再一碰,蜡纸裂开了一条细纹。当下吓得我不敢再碰了。老师说我用力太重了,鼓励我再刻。我手握铁笔用力轻多了,蜡纸上只留下淡淡的痕迹。老师看了,笑了笑对我说,这次虽然没有刻破蜡纸,但用笔太轻了,笔尖穿不透蜡纸,就油印不出来。原来刻蜡纸是重不得轻不得,用力要有度。后来,老师又让我多次训练,还破例允许我把钢板带回家刻写。一个月后,我终于第一次将一篇文章刻写在蜡纸上,交给老师油印了五十张。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稚嫩得很,但字迹还算清晰。发到班级同学手中后,老师表扬了我,同学异样的目光投向了我,那时我别提有多激动了。此后,我就喜欢上了用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

上了初中,我当语文课代表,接触老师的机会更多了。我自告奋勇地讨要刻写蜡纸的任务,除了测试题外,课堂练习和复习资料等文字大多由我包揽刻写。在多次艰辛的磨炼中,我领悟出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的诀窍:下笔要轻,运笔要沉,熟能生巧,全凭手感。

读高中时,我看小说《红岩》,看到书中地下党组织出版的《挺进报》是用端庄的仿宋体在蜡纸上刻印出来的,于是,我就学着刻写仿宋体。经老师指点,原来钢板有斜纹与直纹之分,刻仿宋体时,蜡纸要斜着放,将蜡纸的格子与钢板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的线条平行,这样刻出的字,笔画正直,端庄美观。高中毕业前一学期,我用仿宋体刻写了班级第一张《挺进报》,那当然不是地下刻印的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我还学会了在刻写时纠错的土办法:蜡纸上不小心刻错了字,可点燃一根火柴,稍后吹灭,用火柴梗上的一点火星,轻轻靠近蜡纸错处重新融化,待蜡风干后,又可在上面刻写了。不过,这时蜡纸已变薄,刻写时得更加小心。

大学期间,教学用的讲义资料多数是由专职打字员用铅字手动打字机打印的,铁笔刻写蜡纸的机会自然就少了。但在“文革”非常时期,蜡纸刻印的宣传品也多如牛毛。那动乱的年月,我在业务上唯一的收获是学会了当时盛行的新魏碑字体,这种字体较之仿宋体的端庄刻板,更显放纵自如、清秀灵动。此后,我就一直喜欢用这种字体在钢板蜡纸上留下它们的身影。

1968年,我踏上了教育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教师,除了钢笔、粉笔之外,一支铁笔、一块钢板、一筒蜡纸,应该说是教学必备的三大件了。用铁笔在钢板面上平铺一张蜡纸,刻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文卷,几乎是每位教师必修的功课;一手过硬的铁笔钢板字和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同样是一个教师引以为豪的基本功。

由于在学生时代,我已经有了刻写钢板蜡纸的一定基础,当了教师后,我使用铁笔、钢板、蜡纸这三大件就似乎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我用新魏体刻印的资料和试题,字形清晰,美观秀气,得到同行和学生的好评。有的学生还临摹我的字体跟着我学刻钢板字,我总是根据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同切磋,求取长进。

想当年,一般的学校没有专职的油印员,教师刻好蜡纸后,都要自己印刷。起初,我总是叫一个学生来帮忙;后来,我学会了一个人印刷的方法:先把纸张分成左右两叠,刷完左边就把蜡纸放右边纸上,左边面上印好的那张取下,再刷右边,如此循环,直到刷完预定的张数。刻写与印刷一体化有个好处,能自己检验蜡纸刻写的质量。一般来说,一张蜡纸只能印刷100次左右,印数多了,蜡纸就会破裂。为了确保一定的印数,刻写蜡纸时一定要掌握好运笔的轻重力度,特别是碰到刻画表格时,还要在横直线条的交叉点轻轻地断开。由于注意了这些细节,我刻写的蜡纸一般都能油印100次以上。后来,学校有专职人员使用滚动油印机推刷,那印数就更多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办起了《简报》《通讯》之类的油印小报和学生习作汇编成的小刊物,从组稿编辑到刻印发行,都是自己动手一条龙操作。起先,这类小报小刊物是单色油印的,后来,为了追求美观,改成套色油印,一般是套红色。把报头、标题或图案需套红的部分先用一张蜡纸刻好,另一张蜡纸上刻写正文,然后分两次印刷。套版要准确,否则,两种颜色互相重叠就难看了。

当然,在蜡纸上捣鼓出文章的标题和各种各样的图案,是项精细的工作。好在薄如蝉翼的蜡纸是几近透明的,不善美术的人也能在上面复制:只要先把所需插入的图案衬在蜡纸下面,用铁笔轻轻地勾勒下图案,然后抽掉样本,就能在钢板上按图刻画出各种图案。上世纪70年代中期,文具店里还出售一种专用于刻钢板的有机玻璃质地的衬板,板上镂空设置着各种花边和小图案,大大方便了刻制简单的图案和版面的美化。

用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确实是一项费时、费力又费神的技艺。一张蜡纸刻下来,常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手指生疼,眼睛发涩,脖子酸硬,甚至背心渗汗。但看着那蜡纸上留下的一行行秀美的文字,似乎植入了我的每寸骨节里,顿时感到如沐春风般的轻松愉快。

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学校先是添置了铅字打印机,后来逐步普及了电脑打字,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一体化打印机相继问世,铁笔、钢板和蜡纸这三大件连同油印工具退出了历史舞台,离我们渐行渐远。这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但我的心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电脑打印的文档虽然清晰美观,却少了蜡纸油印品那种独特的个性和人情味。望着我保留下来已经生锈的一支铁笔、半截钢板和泛黄的几张警钟牌蜡纸,我忽然觉得,它们正在诉说着世事的变迁。也许有一天,它们会走进历史陈列馆,像农村的水车和石磨一样,成为沧桑巨变的比照……

在我重回工作了28年的柴桥中学筹备明年60周年校庆之际,我要深情地呼喊一声:别了,我的老伙计——铁笔、钢板和蜡纸!

(2011年12月9日7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