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山圩带给我们的启示

青山圩带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23-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是鄱阳县防汛进入新世纪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截至7月6日19时,降雨量达到1596毫米。青山圩,地处鄱阳县城西郊,它和沿河圩一样,也是一道城防圩,它得名于圩内的一个万亩湖泊——青山湖。沿河圩为鄱阳湖区二期防汛工程第五个单项之一。这是因为,1998年洪灾之后青山圩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年除险加固,如今已成为一道坚固的防汛大堤。

青山圩带给我们的启示

∠刘剑冰

2010年是鄱阳县防汛进入新世纪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截至7月6日19时,降雨量达到1596毫米。自6月22日启动防汛Ⅲ级响应以来,全县46座圩堤有30多座圩堤共出现险情200余处,413公里的长堤上处处险象环生,几次告急。

几乎所有圩堤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险情,却有一座圩堤在这次汛期中巍然屹立,它就是青山圩。青山圩,地处鄱阳县城西郊,它和沿河圩一样,也是一道城防圩,它得名于圩内的一个万亩湖泊——青山湖。该圩段从黄泥岭至双港镇桥下,全长7.8公里,保护耕地面积9000亩,现已并为沿河圩的一部分。沿河圩为鄱阳湖区二期防汛工程第五个单项之一。青山圩段在2005年10月开工,2006年11月完工,国家投资180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堤身高23.22米,另有1米防浪墙,堤顶宽8米,内、外坡比皆为1∶3,防洪标准达到可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并且这两年正在修建堤顶防洪公路和填塘固基工程。从远处望去,青山圩外坡上都是红色的新土,加上青草妆扮堤身,红绿相间,壮观的圩堤十分抢眼。

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历史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1998年特大洪灾,全县96座圩堤中的87座漫决,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对薄弱的县域经济几乎造成“灭顶之灾”。当时青山圩是全县险情最重的圩堤,洪水从堤段多处漫入城区,浸泡时间达数十天之久,当年市县领导、部队官兵、乡村干部和县直机关干部,见证并参与了那惊心动魄的抢险场景,圩堤算是保住了,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在今年的汛期中青山圩没报一个险,安然无恙,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青山不老,生命之树长青。这是因为,1998年洪灾之后青山圩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年除险加固,如今已成为一道坚固的防汛大堤。

半个月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鄱阳县的广大党员干部们带领群众昼夜坚守堤坝,顶高温、冒酷暑、克服蚊虫叮咬,查险排险,表现出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大无畏精神,着实令人感动。现在水位渐退,静神反思,今年汛期鄱阳湖最高水位在区区20.43米的情况下,就让大部分圩堤险情迭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管理滞后恐是直接原因。实际上,由于鄱阳县十年未曾遇到大水,十年里在该县绝大多数圩堤上没有看到红旗飘扬、万头攒动的大规模冬修水利的场景,水利设施也疏于管理。防洪的根本举措在于平时舍得投劳投资,对工程不断加固培修,不断提高抗洪能力。同时每年加强水利设施管理工作,不能大水过后抓得紧,大水不来就放松。冬修水利是我们开展农业基础建设的优良传统,应大力发扬,并坚持年年实施。居安思危,痛定思痛,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县上下一心一意搞建设,集中精神谋发展。

经历了1998年那场洪水,鄱阳县防洪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资。牢记历史的教训,大灾之后大兴水利,真正使防洪工程在今年这个大水之年中打一个翻身仗,建立一个足以抵御大洪水的防汛系统,而不是在遇到洪灾后再设法补救。防洪工程是为百姓守护家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则经济兴、鄱阳兴。

(刊于2010年7月8日《鄱阳湖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