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直河岩画

北直河岩画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岩画产生于远古时代,是人类记录历史,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北直河村北5公里的崖壁之间,有清代康熙年间凿刻的岩画一组,反映了三百多年前山乡人民的原生态和对美好生活的质朴追求。以此推算,应为1692年,距今已有314年。上面的诗句与前边的刻画内容字体风格一致,可见,北直河岩画的作者为郭姓村民。综上所述,北直河岩画是三百多年前,房山农民追求平安生活,宣

北直河岩画

岩画产生于远古时代,是人类记录历史,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般说,岩画分为凿刻和线描两种方法。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北直河村北5公里的崖壁之间,有清代康熙年间凿刻的岩画一组,反映了三百多年前山乡人民的原生态和对美好生活的质朴追求

岩画凿刻在宽两米有余,长约三十米的崖面范围内,按内容分为6组,现分述如下:

第一组为“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画长30厘米,宽23厘米。画面为一匹四蹄登开,正在飞奔的快马,韩信则按住鞍鞯,双脚一伸一曲,倒立于马背上。韩信的面部刻画简略,但韩信离开汉营的兴奋之情却如玩耍杂技一样高兴。“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广为流传,说的是公元前206年,胸怀大志的韩信在投靠项羽之后,因不被重用而改投刘邦,不想仍受冷落,韩信便在队伍进入陕西时离开部队。萧何因曾与韩信交谈数语,知其胸藏锦绣,亲予追回。后刘邦拜其为大将。“萧何月下追韩信”,一直是后世艺术家们创作的题材。1980年,房山城关龙门口村就出土过一件宋代绘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三彩瓷枕。岩画的作者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几个字刻在图画的上方,表达了自己有才无处用的复杂心情和逃离不了现实生活的无奈。而在右边书写了“天王雪是东王韩信”。这几个字,其意颇费猜疑。

第二组为“武财神赵公明”图。画面为一高28.8厘米顶盔贯甲的武将,他左手按住膝盖,右手托起一个元宝,双腿叉开,战裙垂于腿间。一望可知这是端坐于椅子上的造型,可惜作者没有把椅子雕刻出来。因为这种造像是参照民间“玄坛赵元帅镇宅灵符”年画的样子凿刻的,区别只是左手没有握着钢鞭。在财神的下面,还有一个高10厘米的香炉,上面插着点燃的三炷香。在民间,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有比干、范蠡,武财神便是赵公明。不同的是前两位历史上确有其人,而赵公明却是个虚构的人物。在道教中,传说他姓赵名朗,字公明。与钟馗是老乡,终南山人氏。自秦时避乱山中,虔诚修道。汉代张道陵张天师入鹤鸣山清修时,收之为徒。这个传说见于晋代干宝之《搜神记》。在财神的左边,还有“马记财神一位”,紧靠这行字的右边,刻有“康熙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八”两行字。以此推算,应为1692年,距今已有314年。

第三组为“盘长葫芦”图。葫芦高22厘米,以盘长变化而成。盘长下边左侧刻有一人,高32厘米,双腿叉开,两手向上,昂头似呼喊状。盘长下边右侧,刻一太阳,直径5厘米。盘长葫芦腰间右边竖写两个字:“鹭鸶”。鹭鸶为水鸟,羽毛洁白,脚高喙长,头顶、胸背皆生长毛如丝,故称鹭鸶。作为吉祥物,鹭鸶之“鹭”与“路”音相通,常见于吉祥图案中。鹭鸶与芙蓉花组成图案,称“一路荣华”,鹭鸶与莲花、荷叶组成图案,称“一路连科”。鹭鸶两字右上边,写有“肖”、“手”一小一大两个字。葫芦上方自左至右写有“化虎化毛难化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康熙三十八四月三十日立碑”三行字。显然,这里的“化”字应是“画”字,“毛”字应是“猫”字,“康熙三十八”后少一“年”字。这幅图的寓意较多,我们先分别叙述各图寓意:盘长是图符的一种,本为佛家八宝之一,佛说它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将它画成葫芦状,再与鹭鸶组合,意为事事顺,路路通。太阳在人们的眼中,能够解除一切厄运。在敦煌遗书中,也有“赤日洋洋,日出东方,此符断梦,辟除不祥”这种驱除噩梦的灵符。至今,广东东莞一带的人做了噩梦,早晨便用红纸写四句话:“夜梦不祥,书之高墙,日头一照,凶化为祥。”可见,这种驱除噩梦的办法从古至今,非常普遍。站在太阳下的人,很可能就是岩画的作者。他祈求平安美好的日子,但现实生活却很不顺利并常作“恶梦”,也可能他与邻居不和,闹出了很大意见,起因可能是财物的丢失抑或是发现了自己生活中不可容忍的事,否则作者不会发出“画虎画猫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感叹,并要“削”其“手”以解其恨。烦恼的事发生在雕刻“武财神”的7年之后,从少“年”错字和散乱的布局看,作者本来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再加上心情烦乱,所以刻画也不规整,鹭鸶的图案欠缺,只好以两个字来代替。作者双手向上,分明是在向天发出呐喊,诉说自己心中的不平。

第四组为“马上封侯”图。画面为灵猴骑于马上,马长23厘米,高15厘米,灵猴高18厘米。灵猴属攀援动物,“猿啼”与“虎啸”是传统文化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古典小说《西游记》塑造了美猴王齐天大圣之后,猴的文化内涵更为深远,但作为吉祥物,他只停留在“猴”与“侯”的谐音中。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设有“侯”的爵位。人们都想加官封侯,所以,猴便成了吉祥图案的首选。猴向枫树上挂印意为“封侯挂印”,母猴背子猴意为“辈辈封侯”。“马上封侯”的图案多见于古代官府的屏、壁之上,亦见于画稿、文具和玉雕等。雕刻者的用意当然并非祈求加官进爵,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第五组为“三郎之位”图。画面为二郎神武士造像,二郎神头戴盔甲,身着战袍,脚蹬战靴,腰胯箭壶,左手持剑,右手握弓。面部刻画生动,三眼圆睁,面部恐怖,造像旁刻“天地王界方神”,在民间,人民对他的崇拜超过玉皇大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横空出世后,许多天兵天将奈何不得时,长有三只眼的二郎神和他的爱犬,却打败了孙悟空。《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叫杨戬,他的原型是宋徽宗时的一个得宠宦官,虽是宦官,却也娶妻。他曾经捉过与他夫人私通的道士,此外没有任何本事。不想,经过两部小说的渲染,最不是神仙的杨戬成了神,而且有了二郎的俗称。除了杨戬以外,二郎神的原型还有在巴蜀都江堰治水的李冰父子等人。民间信仰和崇拜二郎神,源于宋代对李冰父子的祭祀已列入国家祀典。作者刻画二郎神造像,有凭借武力,逢凶化吉的愿望。

第六组为“男女野合”图,画面为两对男女于郊外野合,并有四句打油诗:“赌博贪花上酒楼,三桩都是解人愁。劝君若不回头转,困苦饥寒在后头。”落款为“康熙四十七年春”(1708年),这应该是一首劝善之作,赌博、贪花、酗酒,虽然可解一时之愁,但从长远看,这些都是“饥寒”生活的伏笔,诗虽直白,情却真挚。从“忻州人郭造”的落款看,此人老家应是今山西忻州人,极有可能是明代移居房山的“外地人”后裔。上面的诗句与前边的刻画内容字体风格一致,可见,北直河岩画的作者为郭姓村民。

综上所述,北直河岩画是三百多年前,房山农民追求平安生活,宣泄心中苦闷的载体。从中可以窥见霞云岭乡先民真实纯朴的民风。

(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