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世和风大西沟的杏儿熟了

当世和风大西沟的杏儿熟了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尝够了平原地儿的“鲜”,集市上的杏儿过季半个多月,眼看进入七月,大西沟的杏儿才开始熟。这里的杏儿熟得晚,有两个原因:一是山高林密,一是老品种。进了杏儿秋,就到了大西沟大忙季节。整条街弥漫着杏儿的甜香,吸引很多小蜜蜂在村街里飞。大西沟的杏儿是招人喜欢的。现在大西沟人已经做好申报民俗村的各项准备。

第二辑 当世和风大西沟的杏儿熟了——山乡今日风情速写之一

好话不嫌慢,好饭不怕晚。

大西沟的杏儿熟得就晚。

家乡杏儿,数坨里村一带“骚子黄”熟得最早,小麦刚要开镰,它就下来了。没多久,平原和半山区的串铃、香白、大白、坨罗儿等品种一个一个跟人照面。尝够了平原地儿的“鲜”,集市上的杏儿过季半个多月,眼看进入七月,大西沟的杏儿才开始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遮掩在南窖山乡里的大西沟村,自然植被出奇地好。果树成林,野生植物茂密,小山村因袭的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经济

大西沟有很多应该挂牌保护的老果树。“栗树祖”、“核桃爷”、“杏树奶”,足可让你聚神心动。

这里的杏儿熟得晚,有两个原因:一是山高林密,一是老品种。这里海拔高度四百多米,气候偏凉,比平川差一个节气;沟长谷深,树木成荫,那光照也不及平川充裕。生长环境诚然不使它早熟,但最主要的,还是这儿的杏品种老,天然不在早熟品种之列。那让老北京人齿颊留香、津津乐道,京西最具特色的“黄嘴杏”,也不知在这山窝窝里隐藏了几个世纪。

那原本的“黄嘴杏”有什么好呢?首先说它品质纯正,味道香甜。捏开它,红黄红黄,沙棱棱、水汪汪的果肉离了核,瞬间带出一缕香甜气。这是祖上传下的老品种独有的魅力。它的唯一缺陷就是晚熟,让耐不住性子的人等得心急。

现代人的意识说不清,或者因为浮躁,或者为了显示科技威力,入口的鲜食贪图又早又快,全然不计事物成长的客观规律。一蒙“转基因”,满足了不少人的虚荣,而天然营养和口味,却差着距离——转过头来还得承认原生态物种结出的果实品质好。

家乡的果物是离开家乡的人对家乡心底的记忆。就算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果物,儿时尝过的滋味,终生也不会忘记,合着人情水土的味道把他和家乡牢牢拴在一起。有一个从这块山地走出去的老干部,少小离家老大回,见多了人间变幻的他,不相信家乡还保留着原本物种。当村里娃娃摘来一篮儿“黄嘴儿”让他尝时,老人情绪非常激动,喃喃自语:“总算把好物事保住了!”

杏儿熟了时,在大西沟是一道很好看的风景。坡坡岭岭,沟沟岔岔,各种鲜果挂满枝头,呈不同颜色和形态:桃儿努红嘴儿,李子绿又密,柿子顶青盔,核桃翠着皮。果林里各色各样的鲜果,或密密匝匝,或疏星朗月,招人兴趣。

进了杏儿秋,就到了大西沟大忙季节。清晨,树叶山草还挂着露水,村民就一个个背篓提篮去摘杏了。杏树下是农田,看准一棵应奔的树,都要钻过玉米地,迈过白薯秧,脚踩过湿漉漉的农田后,才可引颈悬篮尽心尽意地舒展身姿。这个时节也是学校放暑假的时候,以家庭单元的采摘集体里,就也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暑期行动。中午和晚上收工了,你会看到从密林深处走下满载而归的身影。整条街弥漫着杏儿的甜香,吸引很多小蜜蜂在村街里飞。

大西沟的杏儿是招人喜欢的。果实清香爽口,酸甜适度,还大部分甜仁。山川造物,和人性相通:青枝绿叶映衬下的那杏儿的泛红果色,就像是青丝满头刘海下边露出的山乡女的健美容颜;那甜津津,脆生生,剥开嫩皮即见的洁白的杏仁,光光润润得又像是山乡人纯洁的心怀。

——杏循人性,人亦与仁果同仁。

以杏为媒,以景候客。现在大西沟人已经做好申报民俗村的各项准备。依托绿色资源的小山村,旅游经济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2008年7月11日晚七点

于房山旅游大厦工作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