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风初度产粮乡

—,春风初度产粮乡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大事件,是标志古老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公社”之下,还有“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两级组织。农村推行“大包干”,符合当时生产力条件,更为农民所欢迎。生产关系的转变,是农村生活中的大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粮食产量迅速上升。

1978—1983,春风初度产粮乡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大事件,是标志古老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

改革初期,农村还沿袭着“人民公社”的体制。“公社”之下,还有“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两级组织。此时,农民虽然还被旧的体制束缚,但在粉碎“四人帮”两年多之后,人民群众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农村推行“大包干”,符合当时生产力条件,更为农民所欢迎。

石楼公社党委在这场伟大社会变革面前,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

首先,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引导全社广大干部群众肃清林彪、“四人帮”流毒,通过认真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再者,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使全社人民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同时,大力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政策工作,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冲击揪斗的248名干部群众,全部进行了平反。对在“文革”中被没收房屋、财产的357户地主、富农,逐户进行了妥善解决;摘了他们的政治帽子并改变其子女成份。对在1957年错划为“右派”的人员,也给予了平反,并安置了工作岗位。这些,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其次,在经济工作方面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在落实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对土地承包的方式,公社也拿出了指导性意见,提出了可按人口和劳动力比例进行分配,实行“人七劳三”或“人六劳四”的方案,敦促各大队执行。

生产关系的转变,是农村生活中的大事。农民群众也经历了由迟疑到欢喜的转变过程。以前社员在生产队劳动靠记工分获得年终收入,“男10女8小孩3”,不管出勤卖力大小,工分标准不变,因此“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吃大锅饭”成了看待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条件。土地改为家庭联产承包以后,也就清除了农村养懒汉的根基。“大包干儿,大包干儿,直来直去不拐弯儿”,“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些流传在乡间的民谚反映了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衷心拥护和生产热情。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粮食产量迅速上升。仅以1980年为例,这一年虽遭遇了严重干旱,却获得建国31年以来的最好收成:全社33857.5亩粮食作物,总产量3501.4万斤,亩产达到1034.2斤。这一数字与“文革”前的1965年相比,总产增加975.9万斤,亩产增加339.8斤,总产增长38.6%,亩产增长48.9%;与“文革”止的1976年相比,总产增加413.5万斤,亩产增加105.5斤,总产和亩产分别增长13.4%和11.4%。向国家交售公粮1030.7万斤,比1965年增加395.7万斤,比1976年增长11.2%。

社队工副业也有了相应发展,1980年全社工副业总收入723万元,比1965年增长9.8倍,比1976年增加1倍多。其中,社办企业纯收入48万元,是1965年的161倍,比1976年增长7.8%。社队将工副业所获收入,用来购买农机或进行基础建设。

实行改革带来的成效,使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收入大为增加。1980年,全社总收入1123.4万元,比1965年增加681万元,比1976年的844万元增长33%。人均收入192.68元,比1965年的84元增加1.5倍,比1976年的121.82元增加70.86元,增长58.2%。社员吃粮水平也由1965年的409斤增加到490.2斤,比1976年的432.3斤增加了57.9斤。农民的生活消费出现了新的气象,至1980年底,全社拥有自行车5900辆,手表6950块,电视机296台(其中社员户的电视机150台,占59%)。社员储蓄存款128.4万元,比1976年的31.8万元,增加3倍多。从1976年至1983年,社员盖新房的有3000户,占总户数的43%,共计盖新房9000间。曾为六七十年代农民追求的“三转一提溜”,在短短几年间成为现实。过日子有奔头儿,是那时农民的感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