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挽留城市记忆

挽留城市记忆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起担任嘉宾的,一位是桥梁专家,另一位是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点击、翻阅着浅褐色的页面,像面对一部上海史书。决策对外白渡桥“修旧如旧”的官员和具体操作的技术人员、工人们,是以物质形式挽留一份城市记忆;而我,则是以文字形式或者说精神形式挽留。象征着现代上海起源的外白渡桥,正是寄托情感、表达文化认同最合适的载体。听桥梁专家说,外白渡桥的人行道已经恢复了1907年初生时的木质桥板。

挽留城市记忆

去年春天,外白渡桥搬移去船厂大修的时候,上海很多媒体都不惜版面大做文章。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我一一浏览,唯恐遗漏,觉得相当过瘾。虽然有些报道略显粗糙,但那份珍惜历史的用心眷眷可鉴。这才像上海的媒体啊!

欢喜之余,却不止一次听到同一种质疑的声音:不就是修一座桥嘛,技术难度比造船低多了,有必要这么连篇累牍吗?

而今,大修之后的外白渡桥安然回归,质疑之声犹在耳边,上海媒体也依然不惜版面大做文章。我很开心,自己在这“不惜版面大做文章”的人群中。

前天,应新民网之邀,我在上海大厦面朝苏州河、外白渡桥的直播室里,望着窗外的桥体复位,聊外白渡桥的故事和上海人的苏州河情结。一起担任嘉宾的,一位是桥梁专家,另一位是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我的身份呢,是第一个为苏州河写书的作家。

新民网此番又开出专门的页面,连着两天全程直播外白渡桥“回家”。专家分析、嘉宾解读、名人访谈、征照征文征画、知识问答、“晚报记忆”……平面的、立体的,全方位展示。点击、翻阅着浅褐色的页面,像面对一部上海史书。

我在直播室里,讲到《心动苏州河》的写作过程——

刚开笔时,并无意写成一本书,只是觉得做了这么久的上海人,不写苏州河、外白渡桥,不写上海百年的这部分历史,有点枉为上海人。特别是,亲眼目睹新一轮城市建设中,身边值得珍惜的旧物事还在不断地无可挽回地消逝,我心里着急啊,打字的时候越来越感觉是在抢救文物。决策对外白渡桥“修旧如旧”的官员和具体操作的技术人员、工人们,是以物质形式挽留一份城市记忆;而我,则是以文字形式或者说精神形式挽留。

写作过程中,一个意外的发现是,很多很多的上海人和我一样,怀着浓重的苏州河、外白渡桥情结,我的选题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在我的鼓动下,一些朋友大讲相关往事,另一些朋友为可能出版的书画起插图。2007年春天到岁末,我带动了一波怀旧潮……

令人满意的是,这组写百年苏州河的专栏文章,被1897年诞生于上海的老牌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看中,结集出版。

一座城市,怎能没有文化认同?市民的情感,怎能无以寄托?象征着现代上海起源的外白渡桥,正是寄托情感、表达文化认同最合适的载体

不错,新造一艘船,技术含量确实很高;可新造一艘船,不过是多了一艘新船而已,新船是可以无限复制的。而文物古迹呢?毁了就是毁了,不存在了,复制得再像也只是假古董。中华大地上,古董已经被毁得太多太多了,假古董还嫌少吗?

如果,一幅上百年的名画比如张大千力作被修复,媒体充分报道,大概不至于引起疑义吧?那么,大修一座古董级的桥,有没有必要成为媒体追踪的重大题材,还需要问吗?外白渡桥的去与回,勾起上海人对历史的集体重温,稍有文化意识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深意。

听桥梁专家说,外白渡桥的人行道已经恢复了1907年初生时的木质桥板。想象着哪一天,沐着春天的风和阳光或绵绵细雨,重走外白渡桥,我的心头,掠过一阵温暖一阵惊喜。

更使我温暖惊喜的是,听到比自己年轻的媒体人说,大家一起努力,来保护老上海的优秀文化……

上海,有外白渡桥、有苏州河的上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上海,才是我们的灵魂可以栖息的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