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喜欢阿昌沧的理由

喜欢阿昌沧的理由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百名作家的6册签名本,以18.8万元售出,其中001号以6万元高价售出。全部善款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没有曾元沧的点子和督促,就不可能有这本书,他为推动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曾元沧对朋友可谓赤胆忠心。

喜欢阿昌沧的理由——曾元沧《手上阡陌》跋

曾元沧兄的新作《手上阡陌》即将出版问世,甚感欣喜,值得祝贺。

平日我称元沧为“大哥”。他个性鲜明,疾恶如仇,还分明带有几分侠气;他对朋友讲情义,称得上真心实意;他爱家乡爱父母,一片赤子之心;他是《新民晚报·夜光杯》的资深编辑,热爱自己的工作,组稿编稿一丝不苟,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曾元沧早已名闻遐迩,他写作勤奋,作品颇多,常以家乡莆田作为创作题材,特别是他的广为流传的思乡精品《桂圆情》,真切生动,让人过目难忘。正是这种历尽厄运而依然真诚地拥抱生活的大爱让这篇散文有别于众多的思乡之作,使之具备了某种时代与社会、命运与人生的深厚内涵,从而使作品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我认识并真正与曾元沧交往,是在1999年5月调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以后。我们十分投缘,彼此成为可以讲心里话的朋友。曾元沧是很想做事情的人,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心态对待人生、对待事业,让我十分敬重。

新世纪之初,一天中午,曾元沧找我聊天,说是否可以编一部《上海作家散文百篇》,目的是为了展示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作家在散文创作领域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全国乃至世界华文读者更好地了解上海作家的精神风貌。我当时沉默不语,心想这是一件好事,但又是一把“双刃剑”,肯定会得罪人的,上海作家逾千人,选谁好呢?搞不好会惹出是非来。而后每次见面,元沧兄总要和我谈起这件事。于是,我请他写一份策划书。想不到他很快就写出了详细的计划,叫我没有退路。

在他的督促下,此书的出版工作终于大张旗鼓地搞了起来。我们还策划组织了上海作家大型签名售书活动和百名作家签名义卖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尤其是签名义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慈善事业,向社会弱势群体伸出友爱之手。此事得到文学泰斗巴金的关注,得到老中青作家的支持。最后百名作家的6册签名本,以18.8万元售出,其中001号以6万元高价售出。全部善款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现在巴金、施蛰存、杜宣、陆星儿等人已驾鹤西去,这部高规格的书尤显珍贵。没有曾元沧的点子和督促,就不可能有这本书,他为推动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2002年1月,我们又编辑出版了《四季青作家丛书》,收入顾行伟《晚秋偶赋》、朱大建《心弦之歌》、曾元沧《无语东流》、钱汉东《岁月留香》等4部书。曾元沧的这部书写真事、吐真情、讲真话,保持了20世纪60年代他赤脚从福建莆田乡村走进大都市学习和生活的淳朴与善良,内容丰富,文风清新,又一次赢得了美誉。

他对自己的家乡倾注了深厚的情意,家乡的一草一木、喜怒哀乐都涌现在他的笔端。他的很多文章写出后让我先睹为快,我从心里佩服他怎么会有写不完的故事。他的散文同那些小男人散文完全不同,他对民族对民生关注的程度超过了一般人,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2004 年10月,由我建议并策划、由中国散文学会、上海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和新民晚报社联合举办的“曾元沧乡情文学作品研讨会”,对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会的众多学者、作家对曾元沧乡情文学创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个远离乡土30多年、久居大都市的作家,饮水思源不忘本,写了这么多的乡情佳作,在上海作家群里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作家群中也不多见。

曾元沧对朋友可谓赤胆忠心。他有本散文集就以《朋友》作为书名,宏气高谊可圈可点。真情与正气交织,构筑了他的人格力量。我与曾元沧在同一屋檐下工作,元沧兄对我帮助指导颇多。我决定写田野考察报告《寻访中华名窑》一书,他得知后全力支持,凭他长期做记者编辑特有的敏感,认为这部书前无古人,嘱我一定要花大力气做好,还让我在《新民晚报》上开专栏。我有时因忙于事务而耽误了交稿时间,他会打电话督促我。因为要写稿,我只好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古窑遗址,可以说我的许多文章是被他逼出来的。

他还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如这部书封面上的英文China独特的创意就来自元沧兄的灵感。《寻访中华名窑》一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现在已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列为48本推荐书之一。今年元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文汇新民报业集团联合在文新大厦举行“《寻访中华名窑》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给我以很大的鼓励。

曾元沧在研讨会上发表了精彩的讲话:“汉东是我熟悉的朋友,每个礼拜要碰一两次头。有人说陶是父亲,瓷是儿子,陶瓷相连就是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以前我不说他好话,今天我要说两句。我想说三点感受:一是聪明。他看上了与陶瓷相关的文化历史,我认为这是抓住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脉。二是有韧劲。大家知道,他是发行量超过15万册的《新读写》的主编,他牺牲了自己节假日的时间往外跑,走向荒凉,走向寂寞,走向神秘之地,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三是前面两点都源于他对生活、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有大爱才有激情。每每有了收获,他会像小孩一样说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我分享他的喜悦。这一切都是非常可贵的,所以要向他表示祝贺。”话语不多,但显示了他的睿智和风格。事实上,作为真正的朋友无需多说好话,只要在关键时刻、重要场合,挺身而出就够了。他的胸襟是那样的宽广、真诚和坦荡,真令我感动。

还有一件小事让我惊叹不已。几年前,曾元沧,一个福建口音很重的人,竟然也学会了用“全拼”打电脑写作,并且有一定的速度,表现了他的聪明能干、与时俱进。这事对我刺激颇大,我终于在榜样力量的推动下学习电脑,在电脑上完成了21万字的《寻访中华名窑》的写作,虽然不无艰难,但充满了乐趣。这件事也是让我钦佩他的地方。他有志向、有智慧、有毅力、有斗志,这样强势的人物,天下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曾元沧,真是一个让人喜欢的人。

纸短情长,想说的话还很多。我常想,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和什么样的人为伍。我能与元沧兄为友,幸哉!幸哉!

2006年1月10日于无闲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