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河卫生学校发展小记

白河卫生学校发展小记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河县卫生学校创办虽早,但规模办学和真正起步是始于1988年。全体教职员工始终牢记“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校训,经过探索和实践,白河县卫生学校得到了生存和发展,并为白河培养了大批“养得起,留得上”的实用型卫生人才。

白河卫生学校发展小记

风雨十八秋  蹚出成功路

白河县卫生学校创办虽早,但规模办学和真正起步是始于1988年。1989年,在国家重点县建设中,争取资金27万元,自筹10万元,新建校舍1000多平方米,增加了学校设施,使学校初具规模。那时办学是:校舍,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办班,是长短结合、灵活多样;师资,是走出去,请进来,专兼职结合。办学思路是“先培训,后就业,择优录用”。全体教职员工始终牢记“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校训,经过探索和实践,白河县卫生学校得到了生存和发展,并为白河培养了大批“养得起,留得上”的实用型卫生人才。经过努力,1991年以后的毕业生争取到由省教委验印、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中等专业毕业证书。

白河,自然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广大农村缺医少药,正牌大中专毕业生分不来、留不住的现象严重,于是,县卫校成了培养农村实用型卫生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一批又一批毕业生走出卫校,扎根黄土地,成了全县农村卫生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保住了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为农村防病治病做出了贡献。

在取得了初步成功经验后,县卫校又把目光投向县外甚至省外,使新疆、河南、湖北及本县临近的郧西、旬阳、夹河等数十余县、乡的学员慕名而来到白河,学成后服务社会,学生分布全国各地。

校长殷红卫是一个思想很前卫的人,他摆脱传统的办学模式,在深入调查研究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几任校长的共同努力,开始了县级卫生学校的大中专学历教育之路。按照“宽进严出”的开放办学思路,采取“横联纵挂”的联合办学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办学办班,使县卫校走上了中专、大专学历教育的轨道,培养了大批医疗卫生骨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为全省医学教育“1245工程”和普及“两专一本”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以来,校长殷红卫在全省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历届年会上交流和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办学理念和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同行业好评,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使白河卫生学校跻身于宝鸡、南郑、武功等著名卫职校之列。先后和省卫生厅职工卫校、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渭南市秦东技校、省建筑职工大学医科分校、安康电大、河北沧州渤海学院等大中专学校(院)联办,联手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回首该校走过的历程,他们一直坚持“以中专班为主线,以乡医培训为重点,坚持大、中专并进”。

近年来,随着全县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县卫校与时俱进,采取了“订单式”办学模式,先落实用人单位,再定向招生培养,以办学为手段,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和输出安置了大批医、药、护专业人才。2006年春季,学校又成功在北京儒康大药房、西安交大制药厂、西安汉唐制药厂、西安寿而康药品超市等医药单位安置了59名毕业生,学生和用人单位颇为满意。

“十八年来,先后有1000多大中专毕业生从白河卫校走出,就业率在90%以上,我们是风雨之后见彩虹,但是,今后的路还很长,面临医学教育改革,我们将不停地去拼搏”。采访中,这位曾经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中年汉子殷红卫如是说。

(原载2006年5月24日《三秦广播电视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