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型歌舞剧《花儿故乡》的遗憾

大型歌舞剧《花儿故乡》的遗憾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海原县的文艺工作者辛辛苦苦排练出了大型民族歌舞剧《花儿故乡》后,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海原县文化中心的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各方面的响应和支持。经历了千辛万苦,大型歌舞剧《花儿故乡》终于诞生了。2000年8月,《花儿故乡》在海原县县城公演,连演4场,场场爆满。《花儿故乡》在海原县县城首演时,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一位自治区文化厅领导,曾当场鼓励他们要“走出海原,打出去”。

大型歌舞剧《花儿故乡》的遗憾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养育了二三十年、既聪明又漂亮的女儿,因备不起嫁妆而老在家中、嫁不出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宁夏海原县的文艺工作者辛辛苦苦排练出了大型民族歌舞剧《花儿故乡》后,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

位于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海原县,是闻名全国的贫困之冠——西海固的一部分,也是个回族聚居的地方。那里,地域特点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深厚。现在已经形成一个重要流派的民间歌唱形式宁夏“花儿”,就顽强地生长在这块贫瘠而神奇的土地上。在海原县,现在约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哼唱“花儿”,其中在全国知名的“花儿王”就有好几位。

前年,党中央、国务院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38万海原县人民深受鼓舞。当地有关负责人敏锐地意识到,西部大开发,决不仅是经济开发,还应包括文化的开发;西部大开发,文化要先行;文化的开发,可以促进经济的开发。何不利用“花儿”故乡的优势,搞出一台大型歌舞剧?海原县文化中心的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各方面的响应和支持。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的海原县文工团立即活跃起来,几位编导、歌手立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之中。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创作,他们拿出了第一稿。随后,他们不断征求意见,不断修改,最终完成了第四稿。在得到各方面肯定之后,立即投入排练。

县文工团演员不够,有关部门就动员业余文艺爱好者来参与;没有排演经费,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就专门开会,动员全县各机关、各单位积极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60个单位共赞助了17万元。其中赞助最多的也只有3000元,最少的仅有300元。赞助的钱虽然不多,但这对于一个山区穷县来说,已经相当不易。这样大范围的社会赞助活动,在当地也是多年所未见的。但这笔来之不易的钱,对于整个演出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不论是专业演员,还是业余演员,都不要报酬。他们毫无怨言地参加义务演出。一些乡下来的群众演员,不但没有报酬,还要自己负担食宿费。连剧组的主要创作人员也在办公室里支上一张床,图的是省点钱。排练期间,演员们白天苦练了一天,晚上还要加班。有些舞蹈演员跪烂了膝盖,磨破了裤子,累得连床都上不去也不吭一声。有关负责人感到这上百人的演职员队伍过于庞大,曾几次要精简,但就是精简不下去。人们的参与热情实在是太高了。再说,大家都是不取报酬,义务演出,有关负责人也不好硬要精简。结果,精简的事也就只好放下了。

经历了千辛万苦,大型歌舞剧《花儿故乡》终于诞生了。该剧由上篇《神奇的西海固》、中篇《贫瘠的西海固》、下篇《奋进的西海固》和尾声四部分组成,通过“花儿”演唱、民族舞蹈、诗歌朗诵、器乐演奏等艺术手段,艺术地再现了西海固地区曾有过的富饶和眼下的贫困,展示了西海固地区人民的坚定信念和美好追求以及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合作给这里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2000年8月,《花儿故乡》在海原县县城公演,连演4场,场场爆满。几乎每场演出,剧场外都围满了无票的群众。为了看演出,有人甚至从几十里外的山沟里远道而来。一时间,在海原县县城的机关里、商店中、街头上,到处都有人在谈论这个剧目,哼唱其中的歌曲。直到记者最近前去采访时,许多人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盛况

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剧组解散分手时,演职员们相互拥抱,有人还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人们为在心中积蓄已久的艺术激情得以释放、得以展示并且受到广泛欢迎而激动不已、兴奋异常。

一个月后,曾观看过演出的固原地区领导邀请剧组到固原县城演出一场。演出同样受到广泛好评。

此后,便是长时间的沉寂。直到2001年,他们才又硬撑着在海原县县城又演出了两场。

就这样,他们花费无数心血、克服无数困难排演的剧目,在一年多时间内总共才演了7场。

《花儿故乡》在海原县县城首演时,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一位自治区文化厅领导,曾当场鼓励他们要“走出海原,打出去”。这何尝不是他们的愿望呢?海原县文化中心主任黑富宏、副主任王宗华最近对记者说,我们费了那么多心血搞出这么一台剧目,就这么被束之高阁了。我们不甘心啊!我们渴望到宁夏各市县去演出,到首都北京去演出,到对口扶助宁夏的福建省及厦门市去演出。我们相信,不论到哪里演出,都会受到欢迎!我们并不希望通过演出来挣钱,可每场演出那么多人要吃、要住,再加上演出的其他费用,每场没有5000元不行。可我们自己从哪里能筹到这笔经费呢?记者问他们能否尝试进行商业性演出。黑富宏说,我们是山区穷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小剧团,也没有什么知名度,观众怎么会买账?

他们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来考察他们的剧目,为他们走出海原、走向自治区首府银川、走向全国提供一些必要的扶持。

采访结束时,记者也有同感:是啊,这么好的“姑娘”嫁不出去,做“父母”的哪有不着急的呢?

(原载2002年4月6日《光明日报》二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